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聊下最近的行情

17-10-30 22:01 4849次浏览
塞外孤鹰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晚上时间不多,简单说点自己对今天以及后续市场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帮助:

1, 近期个股的调整和分化会比较激烈。三季报中一些被大小非,基金等大笔减持,且没有明显新机构入驻的个股,后面几个月坚决回避,不要碰了。存量资金博弈,有抛售预期的个股,现在不会有人炒的,市场不缺机会,有人卖的股票,肯定都会等砸坑的,别去当炮灰。

2, 关于新开板的次新股,除非是做次新的老手,否则我建议短期就不要参与了。我之前八月份有篇谈次新股投资机会的文章,买入的核心理由是,开板早估值低。现在这个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很多开板个股后面必然是长期的阴跌,而且现在的市场氛围也不适合做这方面的投机,风险收益严重不成比例。

3, 银行保险等是A股市场的基石,无论是权重还是估值水平。今年一些大金融的PE从4到5倍,炒到了8到10倍,三季度之后,我们还慢慢看到了部分资源股的估值水平从10倍PE涨到了20倍PE的水平, 而后随着消费类股票近期的加速上涨,我们看到了这类板块股票从20PE左右涨到了30倍PE。
总的来说就是,一线蓝筹的上涨,带动了二线蓝筹估值水平的上涨,我相信部分质地优良,并且今年滞涨的一些三四线品种,以及一些科技创新类企业的估值,后面必然将逐步水涨船高。但是可能需要点耐心,今年是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板块只能逐步慢慢轮动,但是应该都会轮到。

4, 对于一些上市已经几个月,但是不足一年没有大小非减持压力的这部分次新股,里面有不少质地优良的品种,近期走势独立于大盘,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的形态,可能随时会有加速的动作。这里面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板块效应,也许会以题材加次新的形式出现,也许会走个股形态,我建议大家可以多花些时间关注,后面几周这里面可能有些不错的个股跑出来。
打开淘股吧APP
12
评论(3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天龙八步

17-11-04 20:04

0
多谢分享!
云哲

17-11-04 16:36

0
现在真是的感到迷茫,但是听了老哥的话,感觉有一丝曙光,谢谢[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云哲

17-11-04 16:31

0
都是真心话,必须给赞[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云哲

17-11-04 16:28

0
无脑短线已死[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两万

17-11-04 15:36

0
星云股份[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塞外孤鹰

17-11-04 15:16

5
对于后市的投资机会,我觉得还是要看个人的风险偏好。稳健的话,去选择估值洼地,等待补涨的到来。激进一点的,在最近一年上市的次新股中去掘金,选股要点是:次新+行业+趋势+三季报。
给大家一个建议,每天晚上复盘的时候,不要再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研究宇宙总龙头了,近期而言,意义真的不是很大。分出来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下次新股吧,每晚翻看个几十家,把行业或者走势有亮点的挑出来,后续再深入研究和筛选,逐步加大这些股票在自选股里所占的比重。
我相信所做的这些功课,后续带给你账户的帮助,应该会大于每天费劲心思的琢磨什么龙虎榜,杀猪榜,什么情绪博弈,竞价预期,或者什么题材潜伏,事件预期等等这些。先从盯盘和复盘的惯开始改变,给自己找个出口,从现在极度严重的同质化交易中跳出来。
塞外孤鹰

17-11-04 14:30

5
前面说PE估值,是希望能够帮助我们看清现在市场边际。现在说下所谓的投机或者说价值发现。

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两年的市场,投机的负面作用被过度夸大,投机资金也被严格的监管和打压。过多的行政干预,让我们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价值发现方面的功能被削弱。而类似特停,限制交易之类的监管,更是直接改变了股票的短线预期,进而影响到了整个超短的生态。 

但正是由于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也让很多可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公司,或被市场错杀,或是放慢了上涨的步伐,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从容的思考,来评判公司的估值,来选择买卖的时机。比如8月份的华大基因,就是市场错杀的典型例子。

给银行,地产这样的公司算估值,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看待一些现在几百倍PE的公司,比如现在的华大基因,比如科大讯飞江丰电子中科信息等等,也许有些公司的股价已经飞跃了山巅,而有的则是刚刚起步。这些都是股票市场的风险所在,但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过多的市场干预,加上GJD引导的一二线蓝筹的赚钱效应,对很多股票形成了资金的挤出效应。这时候,如果我们放平心态,跳出每天都要抓涨停的这种超短的思维,现在的市场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好股票的买入机会。
塞外孤鹰

17-11-04 13:06

4
市场总体上没有大的风险,不用过度担心。
关于主贴的第三条,再展开多说点。这么多年来,不管国内还是海外的股市,对于传统行业基本上是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估值体系,这和国家的经济结构,消费水平,货币政策等等息息相关的。如果按照市盈率衡量的话,从低到高,差不多就是银行,保险,地产,消费,科技等等。
如果工商银行的PE从4倍涨到了7倍,中国平安的PE从8倍涨到了13倍,那么只有10倍PE万科,美的,格力就是便宜的,必然水涨船高。而当这些过去常年10倍PE的家电消费股涨到了15PE的时候,原来20倍的茅台和伊利,云南白药这些必然就显示出了估值上的优势,这和股票价格高低完全没有关系,不管他是100块还是1000块,20倍PE的茅台对比上面那些公司就会变成估值洼地,而当市场出现涨到接近30倍PE的茅台之后,你发现20多倍PE的京东方和中兴通讯也有了上涨的道理。后面的40, 50PE的板块都可以以此类推。。
我们不唯市盈率炒股,但是在今年这样一个全市场都在谈估值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会理性的看待市场上的一些高价股和高位股,至少不要陷入的盲目的恐慌或者迷茫之中。在这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基本面分析,也能帮我们发现一些市场的投资机会。

我主贴说大金融其实是目前市场的基石,以前是权重的基石,现在是估值上的基石。大金融不跌,其他很多股票向下的空间几乎没有。。对于金融版块,我觉得不会出现整体估值上的大跌,更多的会在GJD的控制下有序轮动。这也是我不过多担心现在市场整体风险的重要原因。

此外说明两点,1,上面说的任何一只股票,我都没有,也没有吹票的意图,只是给大家举例。2,我所说的公司的估值,都是建立在未来几年稳定营收的基础之上来分析的,现在很多便宜的周期股不在这个讨论范围。
塞外孤鹰

17-11-04 12:14

2
周末了,再来多聊几句,想到哪就写到哪了,大家别介意。
这周的下跌,和前面的维稳行情也是有直接关系的。会议维稳期间,机构是不允许净卖出,游资也被重点监控,因此造成了很多股票在开会期间筹码交换不充分,获利的筹码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兑现,累积到会后集中抛售,就会引起指数和个股的回调。一般来说,会议维稳行情持续时间越长,买卖限制越严苛,会后指数调整就会更加剧烈。这和股票长期停牌出来,不是涨停就是跌停道理是类似的。
今年两会之后,市场也有同样的情况,只不过中间出了雄安题材,中间指数有了一个小反抽,但是总的调整格局后面依然没有改变。这次十九大,时间没有两会那么长,因此市场调整的周期相应也会短,但是由于和三季报形成共振,因此很多个股的风险还是要加以提防。
独一座山

17-11-03 22:33

0
楼主的文章值得看,观点很适合我们小散,谢谢楼主,希望常来给我们指引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