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决心要开始赚钱的时候,我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思索,做什么。
[淘股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想到做冷饮,在我老家有一种将各种水果和冰混合起来的冷饮叫冰粥,镇江这边并没有,我就想到既然要到夏天了,就做这个吧,然后找了3个同班同学,吹了一大波,画了很大的饼,他们都愿意一起做。
另外有个点,当时让我下定决心做这个的是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兰州大学生卖冰粥获得百万财富,后来我真的通过网络找到蛛丝马迹,通过
新浪微博联系到那个人了,聊了很久以后,我觉得确实可以尝试,对了,百万财富是假的,他本人告诉我其实一个月就赚不到2000,我大一的时候他已经毕业了,在兰州那边卖肉夹馍。
每人一千启动资金,购买冰粥机(类似冰箱,有很多小的格子放水果用),刨冰机,食用材料等等,具体的操作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
准备阶段:用刨冰机把冰块打碎成颗粒状,将红豆、绿豆煮熟,把菠萝、圣女果、哈密瓜、猕猴桃切成块,将桔子剥好,另准备新鲜牛奶、椰果
制作阶段:铺一层薄冰,放些许椰果,再铺一层薄冰,将菠萝、圣女果、猕猴桃、哈密瓜按照合适的比例放好,然后点缀红豆、绿豆、牛奶、椰果、桔子,最终完成。
这是结合网上的方式自己又研究出来的,成本在3.5元左右,卖5元,讲道理,真心实惠,各种水果都是新鲜的,光切水果、煮豆子、打冰,都要2-3小时,至于味道嘛,当然是贼好吃了。当时为了去水果市场买水果,翘了不少课,4个人轮流被老师点名缺勤。
那么问题来了,我要怎么卖呢,怎么才能让别人知道呢?
我想到了利用网络宣传和饥饿营销的方式。
首先我先发了一个宣传的QQ空间动态,挨个请同班同学、社团朋友、学长学姐帮忙转发,我记得那天晚上最终的转发量有500多,对于我们这个只有2个学院的小校区,基本上那天同届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然后一周的试吃时间,每天20个名额,对象就是各个社团的团长、各个班的班长、校花,还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每个人吃的时候都会发动态,帮忙宣传,就这样一周下来,不敢说全校人都知道,至少半个学校都知道了。
这里有个细节我现在还记得,我去给试吃的人送冰粥,途中遇到一对情侣,男的对那个女的说,那个刨冰还挺大的,女的说,傻瓜,那是冰粥。当时听了,心里美滋滋,就是这个小事,让我知道我的宣传是很有用的。
那么等到真正运营起来是什么情况呢?
第一天,来的人特别多,前面请试吃的人基本都来了,排着队的火,第一天结束以后我们四个看着装在桶里的钱,真的很开心。
后来连续几天生意都还不错,然后镇江进入了雨季,连绵的细雨下个不停,断断续续的出摊,很难赚到钱,时间眨眼就来到了五一,在镇江世业洲举办了一次大型的音乐节,十万一次,为期3天,一个大四的学长,找我合作,一起进去卖东西,他卖烤土豆片,我卖冰粥,本来他想租我的机器,自己做,但是我没有同意,我觉得这是一次大机会,肯定要进去自己卖,最终我们达成共识,他提供食材,我们4个提供技术、人力,收益55开。
600斤菠萝,4箱哈密瓜,4箱圣女果,加上机器,乱七八糟的弄了一个大卡车才拉到目的地,4月30号晚上我们四个彻夜未眠,就是在准备食材,切菠萝,一个菠萝从削皮到切块,最起码3分钟,4个人一晚上没睡觉,也才只能弄不到200斤。
5月1号我们进到音乐节现场里面时发现,现场和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由于第一天全都是不知名的乐队,所以第一天根本没什么人来,而且最关键的是第一天没电,冰块根本无法保存,一整天下来总共就卖了几份,对了,在音乐节卖的是25元一份,比平时在学校卖的贵了不少。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满满的都是失望。
5月2号迎来了转折点,来的都是一些大腕明星,而且当天太阳特别的毒辣,超级热,我们的冰粥异常的火爆,人群把我们围的死死的,手脚不停的一直制作,3个小时,我们把所有的先前准备好的食材都弄用完了,冰块也没有了,才停了下来,数数钱,4000块,3个小时就卖了4000,一个小时就是1300啊,平时自己出去做兼职,一个小时才10块钱,那天,我的心都感觉要飞起来了。当晚,我们又是不眠夜,简单重复着切水果的机械操作。
5月3号,有了前一天的冲击感,我们都很有信心,想要再大干一天,各种准备都十分充分,然而命运总是在开玩笑,下午3点左右本来毒辣的太阳躲了起来,开始刮风,天气转凉,慢慢的开始下起小雨,再到中雨,我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样了,冷冰冰的,当我们万事具备的时候,东风没有来,大风倒是来了,那天我们所有的准备都荒废了,根本没什么生意。晚上音乐会结束后,学长带我们收拾东西到半夜,然后拉着我们去洗浴中心,洗了洗澡,睡了不到2个小时,天就亮了。
3天4夜,3个夜晚都没睡觉,连续体力劳动,真的累坏了,当我回到宿舍时,倒头便睡,等我醒来时看了看手机,我以为只过了两小时,但是等我起床洗漱完再一看,原来我睡了整整26个小时,毫无知觉。
音乐节回来以后,我在整个学校一下子“火”了,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校区,还包括主校区和另一个校区,甚至于另一所大学的人都有听说,原来我们学校很多人都在5月2号那天去看演唱会,看到我火爆的场面,一传十,十传百,他们说,我3天赚了好几万,呵呵哒。
有一次我们班的人去其他校区打台球,别人知道他是南校区的,就问他知不知道XXX(我的名字),我同学随口说了句不知道,那个人竟然诧异的说,南校区有不知道他的?!当时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过了几天,学长给我们分红了,4000块钱,8个人(学长那边也有4个人)分,每人500,这就是舆论和现实的差距吧,那件事以后,我明白一个道理:外人永远只能看到热闹,真相只有自己知道。
后来又参加了西校区举办的美食节,兴师动众的去,东西都卖完了,但是他们的热情太高了,我们就去学校附近的水果店买材料,现场做,最后回来的时候发现没赚钱,还亏了,因为后来买的水果实在是太贵了,比水果批发市场贵一倍还多。
冰粥的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忙来忙去,把4个人累的够呛,也没赚到钱,他们3个都打起了退堂鼓,而我自己是不可能完成如此繁杂的过程的,也只能作罢。
在学校里有了一点点小小的名气后,各种在学校搞兼职的人都来找我,考研的、送快递的、营业厅等等,而我都没做,我想到在各个宿舍楼开一个楼栋里的小卖部,每个宿舍楼设一个负责人,集中采购各种零食,让他们帮忙卖,给他们分红,然而宿管阿姨的封锁让这件事进展的很不顺利,搞了一个月,都没赚什么钱。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地方,我和其他楼栋负责人卖东西的方式不同,他们都是发发传单,然后在宿舍等着别人去买,而我除了等待以外,每天晚上10点半以后就搬一个超级大的纸箱子,把每种零食放一些,抱着它,去挨个宿舍敲门,问别人要不要买东西,天天如此,回过头来想,自己当时脸皮还真是有够厚的,呵呵。
学期马上就快结束了,感觉一直在忙,但就是没赚到什么钱,还逃了不少课,我想了想感觉这样不行,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个大四的学姐,参加了陈安之培训机构,被洗脑洗的不行,一天到晚各种励志,然后她邀请我去参加一个上海的商业财富大会,我当时正处于迷茫,所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到了才发现其实就是发微信营销软件的,一大堆的托,但是其中有一个号称北大的老师,讲了一段关于金融的东西,反正就是钱怎么生钱,这一点深深的打动了我,我当时深有感触,纯粹靠体力赚钱实在是太难了,我能不能靠脑子赚钱呢?
就是这样的一个念头,让我开始关心起了金融,回到学校以后,我决定了一件事:自学金融!然后就开始在网上找资料,随即找到了国内最专业的金融lun tan ——ren da jing ji lun tan,就是这个lun tan让我对金融初入门。
那么我是如何从金融这个大项目锁定到股票来的呢,是因为这个lun tan有一些官方群,其中就有一个股票群,我每天看他们各种的说,感觉很好奇,就经常看看,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很好玩。
这个时候我是知道股票这种东西了,但是还不算真正接触,真正的接触在大二上学期,也是正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