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点评:电池材料释放业绩力保高增长
05-11 13:26 长城国瑞证券 潘永乐
1条评论
事件:
格林美发布2017年一季报,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3亿元,同比增长37.42%;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94%,符合快报预期。公司预计2017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为20-60%,归母净利润变动区间2.06-2.75亿元。
投资要点:
三大业务同步增长,电池材料贡献突出。公司2017年一季度及2016年全年业绩表现良好,电池材料、电子废弃物、镍钴钨三大业务业绩同步爆发,确保公司业绩实现持续增长;其中电池材料业务增速最快,已成为公司目前第一大业绩贡献点。2016年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0亿元,同比增长35.57%;实现毛利4.62亿元,同比增长58.70%,毛利率达到22.32%,较去年同期提升3.28个百分点。2016年公司电子废弃物拆解量突破1000万台,同比增长20%;营业收入达14.00亿元,较上年提高27.70%。2016年镍钴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32亿元,稳步增长13.16%;受益于钴价上涨和钨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毛利率水平显著提升。
深远布局完善动力锂电闭环,三元动力电池回暖带动公司电池材料业绩增长。公司的
新能源 电池材料业务是我们持续关注、最为看好的板块。近年来公司着力打造“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全生命周期循环价值链,通过与三星、东风等电池厂、车厂合作,构建了新能源绿色供应链;以江苏凯力克和无锡格林美为中心,构造“凯力克—兴友—无锡格林美”动力材料产业链;以荆门为中心,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元前驱体原料基地。目前公司四氧化三钴产能突破10000吨,三元前驱体已建成产能20000吨左右(其中NCM前驱体产能15000吨,NCA前驱体产能5000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10000吨,未来随着在建产能投产,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产能仍将继续扩大;公司还以武汉为中心设立电池包开发生产业务,将迅速建成3GWH动力电池包产能。目前公司在电池材料领域的循环产业链布局已逐渐完成,同时依托自身多年积累的镍、钴、锰、锂资源回收加工技术优势,电池材料业务的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我们认为,随着
新能源车 补贴政策明确以及三元锂电池客车申请新能源推荐目录的资格得到恢复,新能源车市场短期面临的不确定性正逐步消除,三元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回升,公司电池材料业务有望从中收益,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2017年受益于三元动力电池材料出货量增加的前提假设,我们预计2017、2018年公司EPS分别为0.14元、0.21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47.93倍、31.95倍。以目前锂电池指数(884039.WI)的P/E水平42.89倍来看,公司目前的估值已较为均衡,考虑到公司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材料全产业链的布局前景,我们继续维持其“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三元锂电池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与重点新能源车企合作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前行情资金肯定集中炒作长这样的股票>>广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最新评论

mx_264063586
5-14
1
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