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华大基因可能这周末申购,潜伏基因股等华大消息

17-06-13 10:17 8211次浏览
独一味007050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众多资金己开始潜伏,从基因股中优中选优,个人偏向$千山药机(sz300216)$ ,一是回调充分,市值在基因股中不大不小,适合资金进出,二是今年是其业绩暴发年。在看其基本面,绝对比肩华大基因的中国基因医疗A 股龙头!近期千山药机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基因精准医疗 的飓风开始席卷全球,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能和马云 的阿里巴巴 并肩的医疗类公司,而我们认为A股中最佳的备选公司就是千山药机,千山药机一年以来的动作频频,从制药机械类公司迅速转向为基因医疗 类公司,动作之快之精准令人震惊,很多公开信息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只说一说我们觉得有可能大家没注意到的一些有可能决定你本次投资成败的细节。首先控股上海申友,上海申友表面看只是一家基因医疗类公司,但由于上海申友隶属的上海人类基因组是与华大基因一起参加人类基因计划的单位,所以实际上本次收购等于将千山药机的技术升级为与华大基因平级,加上高血压 芯片 上市的迅速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隐隐超过了华大,华大可是搞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千山药机这么大的动静。所以控股上海申友这件事绝不是谁都可以办成的事,不被陈竺认可的你拿多少个个亿人家也不会让你控股。我们看一下上海人类基因组介绍,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是人类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单位,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技术平台,已在大规模人类基因组测序、基因的发现和功能鉴定、中国人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次美国商用以及申报商用的相关基因项目以及衍生项目43000多项,中国仅仅200多项,国内未来潜力巨大。千山药机控股上海申友,有了前卫生部长这个金字招牌的人脉和名声,实在是为打通基因全产业链打下了坚实的伏笔。在采访中刘董事长说未来肯定是要以基因医疗为主进行超速发展,同时制药机械为公司提供坚实稳定的现金流并有利于提升公司各方面财务指标和整体估值,另外,公司收购宏灏基因科技时受让了高血压芯片方面专利,近日有幸观看了宏灏基因的宣传片,片中得知宏灏基因目前已经开发出了糖尿病 ,肿瘤,精神疾病等多个病种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芯片。既然宏灏基因已经开发出了上述芯片,是否可以理解为宏灏基因科技公司已经获得了或者受让了上述芯片相关专利及其制备技术?我们在看一条华大与千山的旧闻,就可知华大上市千山也是最大受益方。( 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一行来访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8月12日上午,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主任刘昭前一行来访华大基因,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加强在基础研究与新技术开发的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共享。 周宏灏院士表示,希望与华大基因在专业人才培养、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强联合。会上,杨焕明院士代表华大基因学院向周宏灏院士颁发了特聘教授聘书。 华大基因主席杨焕明院士、董事长汪建、华大医学执行总裁尹烨、华大医学执行副总裁易鑫、华大医学执行副总裁王学刚、华中片区负责人牟峰、武汉华大副总经理周锐等出席签约仪式。 说明: 1, 战略合作:完整产业链=上游-基因测序 公司(华大基因)+下游-个性化用药(宏灏基因); 2, 宏灏基因公司股权分布: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79.73% 周宏灏 16.216% 长沙中南升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资管公司)2.027% 湖南安信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7%) 因此:考虑到该股可炒作的题材及时间点层层叠叠的不断延伸,所以我们认为该股即使在大盘和创业板都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也很难有像样的调整,未来的走势基本上就是上涨--横盘--再上涨--再横盘--再上涨,所以大的资金想低吸的想法经过这几个月的较量后终成镜花水月,而已经持有该股的最好的操作无疑仍是长线持股,因为基因医疗未必就是刘祥华唯一和最后的归宿。另外网上进行基因检测技术上对千山已经没有难点也是一个不小的促点。可以说目前的千山药机已经具备了成为当年的长虹,海虹控股 的条件,未来的走势应该不会比的一些医疗器械 股差,比如长春高新 等。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2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独一味007050

17-06-16 14:38

0
华大基因今晚会有消息吗?今年华大基因的发行是万众期待的,是今年证券市场不多的亮点,深圳三宝才是真正的成长股,不是那些大盘蓝筹伪价值。
独一味007050

17-06-16 11:15

0
新型基因药物治疗癌症效果显著,有望获得FDA批准制药公司Loxo Oncology正致力于研发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用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基因检测,了解肿瘤的分子分型,以制定治疗方案。但全面的基因检测费用昂贵且不能被医疗保险给付,需要患者自己掏腰包。

一家叫Loxo Oncology的小公司的目标是治愈包括遗传物质发生稀有突变的、每一位肿瘤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出患者体内发生的基因突变。
该公司正在研发的核心药物larotrectinib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拟用于所有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发生突变的肿瘤患者,而不单单是针对某个特定解剖位置的肿瘤。该药物最早明年投入市场,这对一些肿瘤患者来说是一个可喜的消息。
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TRK基因是结肠癌的罪魁祸首,其突变会导致发育缺陷和某些类型的神经细胞死亡。2013年和2014年,科学家相继在乳腺癌、肺癌和皮肤癌中发现了TRK突变的存在。现在认为TRK基因突变广泛分布于多种肿瘤中,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且与肿瘤的遗传背景无关。
但TRK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很低,加之全面的基因检测在临床上应用的局限,所以larotrectinib的上市将面临着:会有多少病人愿意先花费高昂的检测费用了解自身肿瘤的遗传特征,然后再服用药物治疗肿瘤的问题。
2015年的春天,与Loxo公司合作的医学中心通过基因检测的手段筛选出55名携带有TRK基因突变的肿瘤病人。这些病人包括成人和儿童,罹患的肿瘤类型有17种之多。
Loxo公司以这些病人作为被试,开展了larotrectinib的首轮临床试验。该轮试验耗时两年,跟踪检测了被试15项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接受larotrectinib治疗后,其中38名患者的肿瘤缩小了,有效率是76%。
目前,仍有30名患者在继续服用larotrectinib,他们的肿瘤已经完全失去了侵袭能力,且在接受治疗后的12个月里也没有再患上其他类型的肿瘤。
最近,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年会上,Loxo公司宣布了他们振奋人心的临床试验结果。虽然被试人数较少,但larotrectinib 依然赢得广泛关注。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的针对特定基因特征的肿瘤药物是默沙东的PD- 1 抑制剂 Keytruda,用于成人和儿童实体瘤的治疗。这也是 FDA 首次批准基于生物标志物治疗肿瘤,而不管肿瘤起源于身体哪个部位。
如Keytruda可用于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的治疗。林奇综合征是一种能够增加罹患其他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一种遗传病,主要是由DNA错配修复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对有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病史的家族进行基因检测,应用Keytruda进行治疗,往往都会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Loxo公司的larotrectinib可能是下一个被FDA批准的、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类肿瘤的药物。Loxo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获得FDA批准,将larotrectinib投入临床进行治疗。
虽然极有可能获得FDA的批准,但larotrectinib的上市面临着费用和适用范围的限制。在临床使用larotrectinib前,医生首先需要知道病人肿瘤的基因特征。
肿瘤基因组测序公司Strata Oncology的首席执行官Dan Rhodes表示,目前基因测序仍旧是靶向基因突变的肿瘤药物推广的一个瓶颈。Strata Oncology公司会免费为被试提供基因检测,帮助制定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但像基础医学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Caris生命科学(Caris Life Sciences)和肿瘤遗传学(Cancer Genetics)这类生物技术类公司提供的基因检测,价格昂贵,费用达到5000美元,甚至更多。
据美国剑桥-马萨诸塞州基因检测基础医学公司的消息称,目前只有12%的晚期转移性癌症患者愿意接受全面的基因检测筛选可能的基因突变。TRK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很低,比例大概是1:1500至1:5000。
因此,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肿瘤学家和TRK基因突变的研究者Robert Doebele担心,在突变率低、价格昂贵的前提下,很多医生并不会建议他们的病人去进行一个全面的基因检测。而且考虑到TRK基因突变的稀有性,目前尚不清楚医疗保险是否可以报销这部分基因检测的费用。
Bilenker表示,一旦larotrectinib被批准,那么公司今后的商业策略就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TRK基因突变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同时,公司还需要制定更加全面的基因检测方案,筛选包括TRK在内的多种基因突变,指导肿瘤医生如何应对阳性的检测结果,使更多的医生确信larotrectinib的治疗效果。
Bilenker希望larotrectinib在临床上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促使医疗保险报销基因检测的费用,为未来靶向基因突变类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先例。
独一味007050

17-06-16 11:01

0
小盘股这几天反弹了,跌多了当然要反弹,市场自然规律,我认为有一些前期错杀的小盘股可能见到了未来的最低点,但不等于所有小盘股都具备投资价值,大多数小盘股反弹后还是要换掉的,希望这波反弹持续时间久一些,让广大股民回点血。
zhzrj1128

17-06-16 11:0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独一味007050

17-06-16 10:57

0
一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高,是成长的前兆。 投资要与众不同才能获取非大众化的收益,找冷门而非热门,找三低而非三高,无论是巴菲特还是施洛斯们,他们的超额收益无一不是挖掘低估的、冷门的不被市场热捧的股票。当然与众不同会承担很多压力,但只看当下不看未来就没有未来。
独一味007050

17-06-16 10:39

0
经过这波熊市的教育,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散户的思维已经深刻烙上了基本面的印记,不要再幻想市场很快还能回到靠题材、靠上市公司忽悠依托市梦率的15年上半年的一幕,以后无论是大盘股还是小盘股,谁想走好走长,都必须依托自身的基本面的成长,基本面投资依然是未来很多年的市场主体投资思路。
独一味007050

17-06-16 10:34

0
阿里巴巴突破1207亿营业额,马云回复一段话,励志却有些残酷:“任何团队的员工,都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 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 如果你靠别人的鼓励,要别人监管下才能发光,你最多算个灯泡。我们必须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其他人发光,你自然就是核心!”
独一味007050

17-06-16 10:31

0
一周两度发文,六部委放大招!吁加快免疫细胞、干细胞技术等临床应用昨日,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体育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一周前联合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之后的又一新规划,两次规划中都明确要求加快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免疫治疗等生物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

国际上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其中免疫疗法、基因治疗等生物技术成为重要创新趋向,同时,我国人口规模大,健康产业需求市场潜力大,预计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面对这一历史新机遇,《规划》指出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和规范发展,引领我国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快速发展。

《规划》从产品、服务及平台建设三个方向阐述重点任务,以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开发、产品开发的目标。
1.技术突破。重点突破新药发现、高端医疗器械、个性化健康干预等关键科技问题,攻克10-15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20-30项前沿性技术。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8-10个原创性新药产品、10-20项前沿创新医疗器械、50种高端健康产品。
3.产业培育。积极推进新型健康产业培育,引领发展新型医疗健康服务,培育5-1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企业集群,建立10-15个健康产业专业化园区。

重点任务
基因测序技术、肿瘤免疫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

以精准化为重点方向的新型诊疗服务
抢抓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罕见病等为重点,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肿瘤免疫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建立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等精准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学诊疗模式变革。

重点任务
智能诊断、智能治疗、智能临床决策

围绕健康风险监测、疾病预测预警、疾病诊疗与康复等环节,重点加强医疗卫生健康大数据应用的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推动智能辅助诊断、智能临床决策等新模式发展,提高我国医疗大数据资源开发应用水平,缓解医疗资源供给难题,改善供给质量。

5月科技部发布的《“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发布》,其中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现代生物治疗技术、干细胞、生物医用材料与再生医学、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与精准医疗等也被列为发展重点。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态度可见一斑,精准医疗的高速发展及产业化已经可以预见。

在此背景下,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上海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主办,转化医学网、和达高科共同承办的2017国际精准医疗(杭州)产业发展论坛(2017年7月15日-16日)在美丽的杭州盛大召开,届时政、产、学、研、医领导与专家共同探讨精准医疗的现在,展望精准医疗的未来。
独一味007050

17-06-15 14:58

0
2017年金股之三千山药机:超跌+抢先布局基因检测!目前,中国有高血压 患者1.6亿人,一个患者一年的药品费用约3000元。如此计算,慢病中心面向的市场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随着医药工业与医疗卫生方面的“十三五 ”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医疗信息化  、高性能医疗器械  、生物医药三大领域被确定为重点突破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基因测序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等精准医疗有望抓住“十三五”的良机,大举发展。
  而A 股上市公司千山药机,已经率先布局,千山药机董事长刘祥华在介绍企业的精准医疗产业 布局。他已经拥有900多项个人专利。
  在长沙经开区,千山药机正尝试通过精细管理为病人赢得“黄金  两小时”的抢救时间:通过远程健康设备发现患者处于危险状态后,将第一时间进行联系病人,如果两次联系不上,病人的位置信息将被发送到最近的医院  。
  更让人意外的是,原本遥远的疾病基因检测 已经到来。千山药机也在长沙经开区铺展了精准医疗的布局。
  和头发丝差不多粗细的微创实时血糖监测仪。只要将它“贴”在糖尿病  患者的肚脐上,每五分钟患者的实时血糖指数就会传回慢病中心大数据  系统。
  目前,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已经开始建设,中心包括检测中心、医生专家远程医疗  、大数据管理中心、互联网智慧药房。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2017年年初将正式投入使用。这里将汇聚慢病中心专家、医生6000人,每年可服务300万高血压患者。
  按照刘祥华的想法,随着慢病中心的逐步成熟,平台上的很多服务将渐趋免费,如基因检测。  千山药机  300216  现今的主营业务已经涵盖了:医疗包装材料生产、传统医疗器械  生产、高端医疗  器械生产、尖端医疗(全产业链)、智能医疗  仪器生产、医疗大数据  、慢性病管理等业务,市场也已经拓展到了国际。更重要的是,目前这里面的绝大部分业务都处于培育期,还没有体现到财务报表上。这些业务成熟后集中爆发,公司的业绩会出现质的飞跃。公司的转型  升级很坚决,看起来也很激进,其实,并不是这样子。公司的发展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全球危机下通过并购转型升级+最大做强目前的主营业务。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  ,扩大传统强势业务的规模,同时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力保公司转型升级的平稳过渡。所以,公司的转型升级走的还是很稳健的。公司始终把创新发展摆在第一位置,多项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司在智能制造  行业也有不小的前景。 谁先建立了医疗的全生态  ,谁就会成为未来医疗的王者。管理层早就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从上市以来,进行了十几次的资产并购,涉及金额达到了百亿规模。目前,医疗生态圈的雏形已经很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尖端医疗+医疗可穿戴  +医疗器械(传统+高端)+慢性病管理+医疗大数据”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医疗生态圈,其次我看好健康中国 概念,医药股在A股市场里属于那种中规中矩的板块,多年的验证,收益率还是不错的,而千山药机300216的基因测序  概念也是未来医药领域需要突破的前沿技术。再者市值,流通市值只80多亿元,在基因测序概念乃至健康中国概念中,市值不大不小,适合大资金进出,项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件一件落地,值得我们中长线逢低介入。所以我认为该股千山值得我去看好。
  再看技术面,千山药机近期明显超跌!但有止跌气温的迹象!
独一味007050

17-06-15 14:47

0
千山药机(SZ 300216 )$ 场外筹码很少了,大中户都在等消息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