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千山药机(SZ300216)$ 与华大基因合作了。

17-06-08 23:20 8556次浏览
独一味007050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湘雅医院与华大基因达成战略合作·6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与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测序,从基因的层面更深刻的认识病原微生物致病的机理、特性,从而找到其繁殖、侵犯的靶点,研究出更好控制的病原微生物方法,推动医学发展,造福人类。

简单地讲,千山药机的宏灏基因公司为湘雅医学检验所,及其在全国各大医院开展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提供“基因芯片”;千山的上海申友生物公司为湘雅医学检验所,及其在全国各大医院开展高通 量基因测序服务,还有后续的提供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试剂盒。在中国,现阶段有资格开展美国奥巴马总统所说的“精准医疗 ”、中国说的“个体化用药”只有3家,即,中国唯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基地”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3家“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三家医疗机构。然而,资本市场投资者搞错了,把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和紫鑫药业当作“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去炒了,只有千山才具有正宗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概念。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8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窗前明月光YG

17-06-24 13:48

0
@独一味007050 谢谢楼主的深度分析,希望千山药机公司做大做强!
独一味007050

17-06-23 14:54

0
基因板块全面强势期待周末华大公告/
独一味007050

17-06-20 20:03

0
千山药机(300216.):公司此前通过收购及后续增资,获得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9.73%股权,成为其控股公司。宏灏基因拥有“基因芯片 研制技术”、“药物基因组学应用技术”等核心技术,在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产品的研制方面,公司是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导者,并领先于世界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宏灏基因已经成功研发了针对高血压 、恶性肿瘤、糖尿病 、神经系统疾病、器官移殖差异性检测等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芯片。
独一味007050

17-06-13 13:06

0
千山药机:取得《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广东千山医疗器械 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取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该证的主要内容如下:

  证书编号:2017011606971743
  生产企业人名称:广东千山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高赞工业区二环路8号智富园2栋203
  产品名称和系列、规格、型号:智能健康监护手表(带GSM功能)、CHNSUN-HW063、输入:DC5V 1A
  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GB4943.1-2011;GB/T22450.1-2008。
  上述产品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NCA-C10-01:2014的要求。
  发证日期:2017年6月2日
  本次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取得,表明公司的智能健康监护手表在安全性上达到国家标准。该证的取得能推动公司“智能健康监护手表和智能动态血压计佛山产业基地项目”和“基于互联网的基因检测 、远程诊疗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的进展。公司的智能健康监护手表实际销售情况取决于未来市场推广效果,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独一味007050

17-06-11 19:36

0
千山药机精准医疗(转载**) 精准医疗是一门大数据驱动的科学。从我们的理解来说千山药机之精准医疗(转载**)
精准医疗是一门大数据驱动的科学。从我们的理解来说,精准医疗不同于传统的单个学科的单兵作战,它更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学科,是包括病理科、影像科、分子医学、遗传学、计算科学等领域的综合。当然更重要的,还有我们强调的基因组学。
从大众比较好理解的角度谈一下精准医疗。曾有一个电视节目,将一个东西用五个方面或条件去描述,当只给出一个条件的时候,一般人很难断定它是什么东西,但当把这五个条件都给出的时候,就能很精确的断定这是一个什么东西。相比之下,精准医疗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之前我们去医院会拍片子、抽血,医生通过影像学、血液生化指标来判断疾病状况,但对于很多疾病还是难以确诊和治疗的。现在,我们可以加入遗传指标,就是将部分或全部的30个亿遗传密码的指标考虑进去,这样就可以对疾病进行更加精准的诊治。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之前没有把遗传因素考虑进来呢?主要原因是在新一代测序技术出现之前,获得一个人的遗传指标,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及时间成本是非常大的,而目前获得一个人全部30亿个遗传密码的价格将很快接近1000美金,而且只需要几天的时间。有了这些前提,我们才可以把遗传因素考虑进来。总之,精准医疗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就是将一个人的遗传因素、影像学因素、各类临床生化指标等,并结合环境因素、日常饮食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对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状态做一个精准地判断,实现精准地预防和治疗。
精准医疗是前二年才火起来的,所以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科研、产业层面来说,基本上都是在起步阶段。前进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就目前来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协同创新的问题。像我刚才所说,在拿到一个人包括遗传因素的各类指标之后,如何去进行疾病的诊疗?前提是要有一个足够大的队列,而且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队列,甚至是不同民族特有的的队列。在此大的队列基础上,我们才能运用数据挖掘算法,通过一个人的各项指标计算出疾病或健康状况。目前,美国正在建立百万基因组队列,英国也在建立起了十万基因组队列。同样,我们国家要实现精准医疗也要建立一个大的列队。那么如何去建立?如果政府自己去搞、科研临床的人自己搞、各家企业也搞自己的,都只关注自己碗里的那点东西的话,最后可能谁都没有饭吃。因此,很多专家学者们在精准医疗领域提倡八个字: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人类疾病的种类非常之多,多家 机构没必要在同一种疾病上进行死磕。但这需要将政府的宏观调控力量、科研临床、产业界的力量,以及资本界的力量,协同起来,在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实现合理分配,让每家机构都能真正以人类的健康为出发点,在分享自己数据的同时,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益。
另外一个方面是大众的教育问题,很多人认为,目前基因检测行业不成熟,等成熟了再花钱去做。如果每个人都在等待,这个行业永远成熟不了。这个行业需要更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每个人的参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遗传密码的解读及精准医疗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点是行业内经常被提到的数据隐私的问题。我们的银行卡密码固然重要,但泄露了,可以再修改。而人的遗传密码一生只有一套,一旦泄露,会有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除了数据加密技术需要保证外,个人基因组隐私法律问题也需要严格制定。
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到底我们测的基因有什么用?能不能预知未来,或者预先判断可能患哪些病?这个话题很容易衍生另一个话题:这个基因能不能“算命”的问题. 这其中更多层面的需要大家去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在人体的基因里面可以简单地分成几大类,例如:其中一类是致病基因,即某个人一旦携带某种突变在很大程度上会患上某种病的,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等。得到这一部分人的基因信息就能够判断这类人会不会患病;另外一类,大家比较关心,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的不是非常深刻的就是所谓的易感基因。它代表着整个人群中的一种概率。经常有研究说某个人携带某种易感基因,是否就一定会患某种疾病?这个是不一定的。对于这种情况的判断,在研究层面如果我们掌握的数据,或者说基线越多,就能够越准确地判断个体在未来的疾病风险。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基因是能够帮助预警个体未来的健康状况的。
这个精准医疗和精准健康,目前是基于基因组、转录组等多组学、多个层面的数据来实现的。这些组学的特征就是数据量特别大,其实医学不缺乏大数据,只是现在借助于基因测序来从另外一个维度揭示疾病。目前基因测序的数据量是非常惊人的,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下来大都会达到100G的数据,而我们知道现在一台高性能的测序仪一天能够处理50个人的样本,在数据量巨大的同时,计算量也是非常大的。此外,包括数据传输,数据计算,以及之后的数据解读,这每一步都是计算科学和IT科学的一个痛点。真正的临床应用都需要测序和大数据的分析。
要做好服务,就要把3大块的痛点解决好:
第一、传输。数据怎么快速地从测序端传到计算端,再从计算端传给临床医生,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计算。这么大的数据量,要迅速地找到突变的基因是什么,这是对计算的挑战。
第三、解读。临床医生看到这些突变的基因和临床上的现象如何进行关联,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互联网IT方面,做好这三个方面才能真正地服务好临床,服务于健康。
互联网O2O现代营销模式:三大块:流量、痛点以及简约和极致。在具有庞大的用户流量前提下,探明用户的“痛点”,然后,追求事物的“简约和极致”。千山的庞大用户群:主要是两类慢性病患者-中国高血压患者近3亿;糖尿病患者近1亿。千山找到了患者的“痛点”:用药不能千篇一律、药有毒副作用,通过现代生物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如高血压、糖尿病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等),检测患者的基因型,指导个体患者精准医疗:吃哪种药、多少剂量合适;何时用药最佳。通过便携式、即时化、连续医疗监测设备(如人工智能血压计腕表和臂表,无创、粘贴血糖仪等),解决了用户“痛点”,这些设备看似简单,有的可能还价值不高,但科技含量极高、可移动、人工智能化,方便使用,而且这不是千山互联网医疗的根本,甚至公司并非是指望它们贡献多少业绩,而是将用户(患者)永久地很自然、很情愿、很忠诚地呆在一个闭环的“健康服务生态圈”里,这就完成了“简约”的第一步。
下一步就是医疗互联网的“极致”:为用户(患者)定制药物、定制健康医疗服务,这是一个能享长期盈利的终极目标。千山“粘住”了大量的医院、大量的用户(患者),特别是患者的基因数据,用药类型和数据,这是药厂所需的,这样药厂就会慕名而来与千山合作,共同开发个性化药物、靶向药物,千山从与药厂合作、相互参股、从售药中获利,同时,还通过名人名医坐疹(按:千山已聘请中科院院士、国医陈可翼老人),为患者答疑解难,提供日常保健、养生服务指导。另外,这个“健康医疗服务生态圈”自然也少不了保险公司的加入,如华大基因与平安保险合作。
请问:如今的A股上市公司有哪家做到了?阿里做到了吗?
热龙

17-06-10 00:10

0
又长又臭,没有抓住关键裸机。
热龙

17-06-09 15:43

0
吹假消息就没有鸟用。
独一味007050

17-06-09 14:07

0
基因医疗将获国家系列政策支持 相关市场规模将破万亿·基因医疗 将获国家系列政策支持 相关市场规模将破万亿·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基因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并以多项举措推进相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国内多家企业负责人和研究机构表示,基因检测 、基因编辑等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并开始逐渐应用于疾病筛查、癌症 治疗、慢性病治疗等领域。预计到2030年,相关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大关。(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基因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并以多项举措推进相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国内多家企业负责人和研究机构表示,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等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并开始逐渐应用于疾病筛查、癌症治疗 、慢性病治疗等领域。预计到2030年,相关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大关。

  据了解,今年年内,我国将正式启动国家基因库二期工程建设,预计5年内基因数据总量超过美欧日三大基因库总和。同时,我国将加速建立从基因检测到个体化精准免疫的基因技术体系和基础设施。此外,我国将出台相关政策,对经确定为创新医疗器械的基因检测产品等,按照创新医疗器械 审批程序优先审查,加快创新医疗服务 项目进入医疗体系,促进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
  事实上,我国对基因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高度关注。此前出台的《“十三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 》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都对未来我国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系统性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例如,《规划》提出,要在相关技术突破的前提下,加速基因技术在疾病筛查、癌症治疗、慢性病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相比传统医疗手段,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治疗手段更具针对性,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能减轻患者痛苦,其应用被业内普遍看好。目前,多项基因医疗技术均已取得重大进展,并有望在近期进入应用阶段。海银资本合伙创始人王煜全预测,关键性的基因医疗技术将在今明两年取得突破,并在未来三年内进行商业应用。
  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尹烨说,以基因检测技术为基础的疾病筛查将率先得到应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将是未来第一个在医疗领域商业化的应用。对孕妇来说,这一应用能替代羊水穿刺,筛查出胎儿的出生缺陷和罕见病。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 报告(2012)》数据,我国大约每年有17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属出生缺陷高发国家。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有望下降。
  在癌症治疗领域,基因医疗技术同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肿瘤学家卢铀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已获准利用相关基因编辑技术,临床试验治疗肺癌。此外,美国、欧洲、日本的医疗团队,也在着手利用相关技术尝试进行各类癌症治疗。业内认为,一旦相关临床试验获得成功,将促使相应的基因医疗快速应用,并有望改善现有癌症治疗情况。
  此外,在慢性病治疗领域,基因医疗同样被寄予厚望。目前,德国的相关医疗研究机构,正在利用基因技术,配合干细胞治疗 等手段,对糖尿病 患者进行治疗。业内认为,保守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1亿人左右,并有超过4亿人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此外,我国高脂血症、冠心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同样人数众多。这意味着,相应的医疗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更为重要的是,基因医疗被业内公认为未来精准医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石。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讯表示,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等技术将会推进精准医疗的发展,同时会让新药 研发更具针对性,研发进程也会缩短。
  国家建设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也表示,基因医疗的发展和应用,关系到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其应用不但会对上述产业产生积极推动,还会促进我国未来医疗健康 产业的整体发展。
  中金证券、中泰证券等券商研报认为,我国在疾病筛查、癌症治疗、慢性病治疗等领域需求巨大。随着基因医疗进入临床应用,上述三大领域和相关市场将率先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总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300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等第三方机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基因医疗技术和产业应用发展势头良好,前期应用价值巨大的基因检测领域已涌现出上游设备耗材供应商、中游测序服务和数据服务公司、下游医院药企在内的多家企业,产业已基本成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基因医疗的应用进程将加快,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等产业有望因此崛起。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 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以此预测,到2030年基因技术医疗应用如果能够占据10%左右的市场份额,相关市场总体规模就将突破万亿元。
  (原标题:奠定精准医疗、生物医药产业 基础 基因医疗将获国家系列政策支持 疾病筛查、癌症治疗、慢性病治疗等相关市场)
热龙

17-06-09 13:10

0
如果真是千山投资的医院与华大基因合作,题材还是不错的,值三个板,主要问题是如何证明是合作的医院是千山投资的。
热龙

17-06-09 12:58

0
就差公告,不知真假,关键点是华大合作的医院是否真是千山投资。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