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一张图撕烂叶檀她那张装逼的脸!

17-06-05 09:49 15261次浏览
perkins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停发新股是A股结束熊市的先决条件,没有哪次例外.

当然不是一停就马上转势,任何生态修复都需要一段时间.这应是常识.
打开淘股吧APP
18
评论(10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perkins

17-06-21 09:08

0
一方面指责投资者不该买进垃圾股,一方面又将大量的垃圾股倒进股市,这安的是何居心?这样的IPO难道还不该“背锅”吗?这些垃圾公司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向股市,显然也是由于不合理的IPO制度造成的。
perkins

17-06-18 13:20

0
  陈大禹:中国股市和中国股民的最大悲哀!
  中国股市近三十年了,历经8届证监会主席,平均在任时间三年多,主席频换,说明什么?说明都干得不好!究其原因,谁真正懂股市?外行领导内行,又只唯上,只追求融资。以致近三十年来,把中国股市办成了一个世界第一的圈钱市,一个连最基本的股市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的畸形市,最该被保护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反而是最大的牺牲品,这才是中国股市和中国股民的最大悲哀!
perkins

17-06-18 13:16

1
股市监管的十大乱象
  1、证监会一直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监管的取向路在何方,经常是朝三暮四,指东打西,让市场手足无措失去方向。
  2、八届证监会主席全部来自于国有商业银行,用管理间接融资的方式来管理直接融资的股票市场,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
  3、行政化趋势日益显著,行政化手段越来越多,股市完全偏离了最基本的市场化取向。
  4、国有思维的典型特征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一直是历届证监会的不二选择,在制造“漂亮50”的同时造成了中国股市两年来的第四次股灾,股灾5.0正觊觎着市场。
  5、一级市场归交易所,二级市场归证监会,这是全世界股市的基本分工。中国证监会却把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一锅端,市场监管出现了严重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
  6、证监会不唯市,发行新股成为其最大业绩,造成市场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动员旗下媒体和券商厚颜无耻地把股市的最大负能量硬说成是正能量。
  7、证监会负责新股审批,其实质是用国家信用为上市公司担保和背书,但一旦出现公司上市就业绩变脸或是发现财务造假,证监会就一推六二五,风险只能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承担,从来也没有追究过发审委委员的审核责任。
  8、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乱做。连投资者买什么卖什么、买多少卖多少都要直接干预,市场一片凋零景象。股市的基本制度建设从未提上日程,欧美股市中一个都不能少的基本制度在中国股市却一个也没有,市场交易、市场运行和市场监管完全没有制度依托和基本屏障。  9、监管者用无知的思维和情绪化语言干预市场,“妖精”、“害人精”、“10送30全世界都没有”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外行和非专业术语流行市场。  10、最小的市场干预和最大限度的投资者保护,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宗旨;最大限度的市场干预与最小的投资者保护,是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取向。中国证监会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结果,是市场的垃圾股遍地,是投资者的血流成河,是大小非的一夜暴富和投资者的黯然神伤!
perkins

17-06-18 13:14

0
  郭施亮: IPO高速发行的重大风险不可忽视 

  IPO高速发行,是最近一段时期市场的真实写照。时至今年6月8日,证监会受理的首发企业为578家,IPO堰塞湖问题依旧严重,但按照当前的IPO发行速度,IPO堰塞湖泄洪也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面对IPO高速发行的背后的重大风险,我们仍然不可忽视。
  企业带病发行、带病上市,容易导致上市后业绩快速变脸的风险最为突出。对于排队企业而言,需要承受一定的时间成本,而对于部分周期性企业而言,这种潜在不确定性更为明显。在企业排队之初,容易满足发行上市的条件;但经历一定的周期之后,就无法满足相应的上市条件。部分企业为了尽快完成上市目标,宁可承受一定的风险,甚至粉饰业绩 “蒙混过关”,而企业一旦完成上市,业绩真相很快暴露,高位接棒的投资者只能无奈忍受长期套牢的尴尬局面。
  随着IPO发行节奏的高居不下,每周每月获得IPO核准批文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种潜在的“带病发行,带病上市”风险也会水涨船高,企业信披质量参差不齐,发审委审核力度不严,也容易增多问题企业的数量,从而降低整个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水平。
  就目前的市场环境分析,IPO堰塞湖已然不是最核心的问题,而现阶段市场最关注的问题,似乎已经由IPO堰塞湖转变为限售股堰塞湖。虽然有减持新规“升级版”的配套落地,且对部分隐蔽的变相减持渠道进行了约束,但限售股减持解禁风险,只是延缓了集中抛售的时间,减缓了集中抛售的压力,限售股解禁这一风险并未彻底清除,更可能是把风险后移,未来市场终究还需要面临巨量限售股的解禁压力。
  在IPO高速发行的同时,股市退市率依旧低下,且市场整体违法违规成本不高。由此一来,在股市容量持续攀升的背景下, “有进不出”的市场环境,实际上也降低了股市的整体活跃度,优胜劣汰功能未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对于震荡市场乃至熊市市场,IPO发行更需要充分衡量其所对应的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而实施灵活IPO发行节奏的调节,这才利于股市投资者信心的修复,逐渐修复股市适度的赚钱效应。
杭州一嫂

17-06-17 14:19

0
叶檀现在是单身小富婆,听说很多人追她
yul2002

17-06-17 14:17

1
在利益面前。夜痰之流根本就不要脸了!
perkins

17-06-17 14:03

2
  皮海洲:放纵IPO带病发行 必有第10次暂停 
  要点:A股巿场就像一个重病人,对其输血尚且不足以让其马上恢复健康,相反,还要在其身上抽血,甚至要加大抽血的力度,这不是在治病,而是在加重病情促使病人死亡。
  在5月26日、6月2日连续两周核准IPO公司数量下降之后,6月9日证监会核准的IPO公司数量出现大幅反弹,达到8家。较6月2日核准的4家公司增长了100%,较今年常态化的每周10家只少了两家,IPO表现为再度提速之势。
  为了支持IPO的提速,主流舆论集中火力对A股历史上9次暂停IPO的做法进行了炮轰,表示“每次IPO暂停后,市场趋势都并未就此扭转”,以此来对暂停IPO的做法予以否定。
  暂停IPO没有改变股市下跌的趋势,并不意味着就不该叫停IPO,而是由于股市堆积的问题太多,从而导致市场积重难返。比如2015年股灾期间的救市,由于杠杆的大量使用,导致股市出现疯牛,导致市场出现大量泡沫。这当然不是叫停IPO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叫停IPO在当时又是必要的,因为它至少在当时缓解了股市下跌的趋势,同时也有利于稳定投资者的情绪,使股灾没有发展成为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所以,即便暂停IPO没有改变股市下跌趋势,这也不是暂停IPO的过错,而是由于A股市场存在问题太多。从管理层来说,有必要在暂停IPO的同时,进一步来解决困扰A股市场发展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放任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下去。当然,这更不能成为加速IPO发行的借口。因为暂停IPO没有改变股市下跌的趋势,所以要继续推进IPO,甚至还要加速推进IPO,这明显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就像一个重病人,对其输血尚且不足以让其马上恢复健康,相反,还要在其身上进行抽血,甚至还要加大抽血的力度,这不是要进一步加重病人的病情吗?
  对于A股市场历史上暂停IPO救市的积极意义,舆论方面不能一味予以否定。就像当下的股市,要想IPO保持正常的节奏不被叫停,不是靠几篇文章,靠一群利益中人在市场上叫喊着为自己壮胆就可以,而是必须要面对A股市场上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IPO制度所存在的致命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只有如此,IPO才有望保持正常的速度继续下去;否则,任凭IPO“带病发行”,问题越积越多的A股市场迎来历史上的第10次IPO暂停,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银狼投资

17-06-17 13:10

0
小叶什么都不懂,说她干什么。
perkins

17-06-16 17:25

0
16:34  财联社16日讯,港交所计划延长IPO后控股股东的锁定期。已提议上调IPO的最低市值水平。提议创建新市场来针对未盈利的公司。
perkins

17-06-16 13:45

0
被刘士余邀约共进午餐 韩志国是“A股脊梁”还是“碰瓷”者?

韩志国频频发微博,包括质疑刘士余“为家乡新股开绿灯”。
随后,他与刘士余共进午餐,让他“一饭成名”。喜欢他的人
认为他是良心专家、“A股脊梁”,讨厌他的人说他是“故意吸
引眼球”、哗众取宠的“碰瓷者”。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