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l2010楼主2024-04-17 21:11只看TA三、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
1、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内控体系。切实发挥独立董事监督作用,强化履职保障约束。
一句话:注册制不是注水制,这才是注册制该有的样子。
2、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出台上市公司减持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型股东分类施策。严格规范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坚决防范各类绕道减持。责令违规主体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并上缴价差。严厉打击各类违规减持。
A股苦减持久也。合理程度的减持,本身是对创业者或者创业初期的财务投资者的一种回报,但最后却变成了人家是想把自己的公司卖掉。
有规则,才会有约束。
寄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绕道减持,本次强调判定原则,将是“实质重于形式”,限售股转融通应该符合该判定原则。
3、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分红是给予投资者的正向回报之一。
促使上市公司重视对投资者的分红回报,是纠正重融资轻投资的一种现实手段。
另一方面,也间接促使投资者因此警惕并反思自己的投资是否理性,思考这家公司到底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实力。
同时,对的确处在发展关键周期,投入研发为重的公司,有豁免。
这里我想提醒一下,某些研发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恐怕同样需要加强监督。
4、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法从严打击以市值管理为名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同样是纠正重融资轻投资的手段之一。
二级市场投资者怎么赚钱?是获得股息,以及预期公司价值提升带来股价上涨的可能。
提出重视市值管理,是提醒大股东重视自己估值的提升。
但不能为了提升而制造虚假消息,或者故意蹭热点概念,甚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市值的提升最终依靠于来内在质量的提升,以及投资者对公司可持续业绩增长的合理预期。
什么叫可持续增长的合理预期?
比如,
新能源汽车早在2015年就成为过主流热点,此后一路沉寂。
因为现实中,
新能源车当时还只是发展最初期,何时才能兑现业绩,无法预判。
比亚迪早在2016和2017年就达到过40亿以上净利润,但此后直到2021年为止,这个利润都是比亚迪的天花板。
换个说法,它直到2021年底,在利润上的成长性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但市场早在2019年底就开始出现强烈预期,股价因此上涨大约9倍。
等到真正兑现业绩的2022年之后,股价也基本阶段见顶。
股市永远领先于实体真实,这算是恰当的一个兑现案例。
小结:
各种监管和要求,都是加持兑现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是促进上市公司良性发展,帮助理性投资者获得财富增长的手段。
市场如此众多的个股,在新国九条出台后第一天发疯大杀,第二天更是高达5000家绿盘。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情绪宣泄,还是一部分公司对自己可能失去上市资格的恐惧?
大股东如果真的认同自己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不认为只能价值这么个低估值,那么,完全可以回购注销。
这既能提升投资者的正面预期,间接上也能因为总股本降低而抬高每股收益。
时间有点晚了,节省时间,后面的解读我不再拆细化。
我相信大家读到这里,对这些政策到底是利好市场还是损害市场,会有自己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