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请允许我旗帜鲜明地对周末的政策提出异议

17-05-28 09:38 8667次浏览
蜀金帝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请允许我旗帜鲜明地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提出异议

首先,先满足一下点赞与跪舔者。这类投资者看好点赞这个政策的理由应该有如下几点:
1、减少市场股票供给,减轻市场抛压,减轻股价下跌压力;
2、规范董监高减持行为,使其把重心放到公司经营上来。
3、还有吗?......欢迎留言补充!
争对第一条利好,我谢谢各位,二级市场3个月1%,大宗交易三个月2%,加起来是3%,一年是12%,大宗交易锁定6个月可以递推顺延,如果有人说没有人愿意接盘,我想问:左手接右手有没有愿意呢?这条能阻止多少董监高?(持股超过12%,在过去一年内减持12%的董监高有几个?)而且一年不行,两年就是24%了,三年36%......如果想减持还不是就时间问题而已,而且这样一来,该股随时充斥着减持筹码,存在减持压力,估价的结果自己恶补一下那画面……
这样的规则一旦落地,作为经济参与的理性人假设,所有的董监高、特定股东等等从一开始就算计着如何规避减持政策,现有的就开始认真发掘还有哪些漏洞可以钻,能尽快实现减持目的,谁还把心思放公司业绩上?这假设是为套现的股东哈,本身就勤勉尽责的为公司经营发展努力的股东和董监高任何政策下对他们都一样,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估价很便宜。
其次,该交流一下由此带来的弊端了。
1、 损害了股东减持转让股份的权利,使IPO前、协议转让、定增、PE等股东行为发生改变,IPO可能出现各种交叉持股、代持等现象,不理于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和市场发展留下诸多隐患;
2、 协议转让作为分散现有大股东持股集中度的唯一方式可能被大量运用,50%的控股股东可以通过十个协议转让把股份分解成10个5%的接盘方,半年以后按照一个月3%,两个月就完成减持;
3、 定增入股可能更多选择有限合伙公司底线持股数、上限参与人数入股,以便未来减持;PE等会有同样的方式。而且定增和PE的存量一般含有银行杠杆资金,说好的锁定期不能减持,一大波违约正在赶来……,
4、 就是股权质押等股份流动性降低、变现能力降低,正常的银行会调降质押率,一大波股权质押面临补质押、爆仓风险……这些风险哪个兜底?
5、 另外,这个。。。。。还是说一下,这个政策会使天使投资、VC、PE等对投资拟上市公司等存在顾虑,影响他们的正常退出,这个好像与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是背道而驰的哦。
6、 还有个法律问题,规范性文件与法律冲突的地方好像是以法律为准吧?我是法律外行,留给专业人士。《公司法》已经有了关于限售解禁的规定,再次冲突的规范是否在法理上有效?另外,这种一年一变的政策,是不是属于“三家人斗地主,地主不仅能看底牌,还可以随时改规则,并口头命令农民的双王不准炸”?市场政策预期紊乱,造成各种短期行为。
然后,再说一下股权分置改革。这个简单,更多是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改革?现在是否有走退路的嫌疑?2005年8月开始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行情怎么样?(因为股票供应增加跌了吗?)为什么会这样?限制卖实际上仅仅对拿到筹码的人起作用,而且目前的政策还有很多漏洞可以钻,作用很小。但是,却对买的投资者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供给减少的同时,市场需求以更大幅度减少,实际上在加剧供需的不平衡,带来的结果是流动性枯竭……看着是利好,但每个人都在盘算怎么跑,怎么先跑,怎么快速的先跑……
那么我们真的是担心股票供给影响股价下跌吗?有业绩、有成长性、估值便宜的市场怕他抛售吗?大股东会抛售吗?实际上正常的买卖行为是不需要干预的,谁干预谁负责,那买者自负从何谈起?正常的退出渠道必须保留,这样才能留给相关方以最利于自己方式退出(高价退出),而不是比谁跑得快。。。
监管要做的是保证市场的“三公“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保证股票市场产品的供给端提供合格的产品,而不是一堆假冒伪劣产品,至于产品质量好坏,作为消费者自会给他一个适合的价格。
怎么做呢?个人觉得韩志国已经提到过,减持与业绩挂钩、与分红挂钩,规范财务制度,严查财务造假,财务造假一律购回,否则追究刑事责任,业绩变脸一律不准减持,任何任何时候都不能减。有一种关爱是认为对您好,想当然的政策,不考虑政策机制对理性经济人行为模式的改变,带来的往往是适得其反的作用。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各位看官一笑而过,不必在意,昨天晚上2点写的,但是晚上不能发帖,就当是说梦话了。







欢迎大家交流指正,匆匆行文,难免疏漏,请轻喷,不要人身攻击。谢谢!
打开淘股吧APP
28
评论(8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earofvangogh

17-06-02 10:01

0
外围市场上涨是腐朽的虚伪的充满泡沫的非理性上涨,是血淋淋的资本主义掠夺。我们不能跟随,我们要坚定的走有中国特色的A股血崩之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黑暗的(呸,是光明的)。大家千万要擦亮眼睛,万恶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大家一定要紧密的团结在XXX的周围,喜迎市值归零的到来..........
蜀金帝

17-05-31 11:55

0
你可以有不同观点,但请你把你们的种类名称带走……[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earofvangogh

17-05-31 11:54

0
澡盆子大一碗面,这酸爽
earofvangogh

17-05-31 09:57

0
小芽芽再长长,就可以割了。
wugd901

17-05-30 22:25

0
怎么做呢?个人觉得韩志国已经提到过,减持与业绩挂钩、与分红挂钩,规范财务制度,严查财务造假,财务造假一律购回,否则追究刑事责任,业绩变脸一律不准减持,任何任何时候都不能减。有一种关爱是认为对您好,想当然的政策,不考虑政策机制对理性经济人行为模式的改变,带来的往往是适得其反的作用。
sinosage

17-05-30 22:15

0
是一个巨浪过来被拍死的可能性大,还是涓涓细流被拍死的可能性大?
楼主这么肤浅的道理都不懂,真是让人贻笑大方
龙游股网

17-05-30 22:01

0
为啥大小非会绞尽脑汁,钻规则的漏洞也要减持呢?这个才是根本问题。公司到A股上市初衷就是为了投机,高位变现,有几个是想做大企业的。清仓式减持转手就是几十亿,凭他们的企业干一辈子也赚不了这么多钱,谁不减持谁是SB啊。如果不是政策限制,可以说A股90%以上的民企会立马变成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可怜的二级市场的股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大小非手握着做企业一辈子也赚不到的现金,潇洒的过完下辈子。
earofvangogh

17-05-30 20:35

0
很多人都无法面对现实!
earofvangogh

17-05-30 17:54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苦风子

17-05-30 13:45

0
政策还是太轻了,应该加大力度,直接干死上市为了致富的垃圾人。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