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上大学后开户,前面几年只操作一次,2007年开始研究股市。经历2008年的暴跌,2009年初从一些迹象推断中国股市可能是人为操纵的,但我对这个结论没有信心,因为这个结论意味着我所接触到的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书面上所有书籍的大部分观点也是错误的,我要走一条没有前人经验沿袭的道路。此后磕磕碰碰,到2015年才确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一个不受任何制约的股市,一定会让掌权者利益最大化”,历经坎坷才得出这个结论。
[淘股吧] 2015年下半年的三次股灾,我都买在上证最低点当天,当时投入资金不多,卖得过早,赚的不多。买在底部有一定的运气成分,2015年下半年和2008年的走势非常相似,我对国家队在2008年几个阶段性底部的控盘手法印象非常深刻,如果不是这种非常相似的背景,当时我可能抓不住。这进一步坚定了我走独立道路的信心。
我根据自己对中国股市的理解,建立大盘的宏观分析理论,把中国股市每一次牛熊循环周期分解为进货、洗盘、拉升、出货等阶段。三次股灾之后,多数人认为已经处于历史大底,当时我认为处于熊市初期,中小创下跌才刚刚开始,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定性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能“一招吃遍天”,进货、出货往往持续好几年,期间有多次上涨和下跌。熊市期间,多数个股总体趋势是下跌,如果随意操作,可能十赌七输。2016年4月之后,我看不懂大势,我只知道今后几年中小创总体趋势向下,什么时候反弹不知道,以我的心性,做不到空仓几年等熊市结束。如何避开下跌抓住反弹,需要正确的微观判断依据,将宏观的每一个阶段分解细化。我根据自己对中国股市的理解,对照过去二十多年的走势,这两年不断完善微观分析理论,用客观理性的依据取代过去的主观臆断。微观分析建立在宏观分析之上,大方向错误小方向必定错误。
我认为,如果要在中国股市高买低卖取得成功,一半技术一半心态。最近一年逐渐建立个股的判断依据,这些理论相辅相成,综合判断后形成买卖依据:
一、大盘、板块判断依据(技术)
通过大盘的宏观分析理论、微观分析理论,分析上证(大盘股)、创业板(小盘股)、深次新股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
我多年前就发现板块对个股的影响,但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近期才着手建立板块判断依据。多数个股因同一行业、概念、地域等因素,组成一个或多个强关联的板块,所以我们看到白马、次新、地产、银行、钢铁、光伏、创投等板块通常同涨同跌。比如17年下半年,白马股大涨,如果预判正确,就算买入的白马股表现较弱,也比多数股票强得多。
大盘和板块是两大外因,主力庄家操控个股,一般是顺势操作,所以我们看到同涨同跌,大盘、板块的顶底是绝大多数个股的顶底。
二、个股判断依据(技术)
针对不同类型的股票,建立不同类型个股的宏观判断依据。假设我某一次反弹次新股表现突出,根据个股判断依据选出强势的股票,判断该股的状态,分析庄家当前的意图。
控盘程度不同、流通盘大小不同、潜在题材不同,个股的走势都不一样。
今年10月中旬开始的反弹,创投、壳资源这两个板块的股票涨幅最大。
市北高新、
鲁信创投、
德美化工、
双林股份、
顺威股份、
步森股份、
摩恩电气、
大连电瓷等股票我已经放在自选股中观察了半年以上。
创投、壳资源大涨的股票,80%的股票是流通盘小、控盘不错的股票,其中一些股票高位连续无量跌停,
华仪电气、德美化工、顺威股份、步森股份、摩恩电气、大连电瓷等股票都是。
流通盘小,显而易见,扣除大股东后实际流通盘多在10亿以下,大一些也不会超过20亿。
控盘不错,怎么看出来?今年高位连续无量跌停。下跌前股价还能维持在高位,说明庄家控盘能力不错,其他题材股这几年股价跌了只剩几分之一,这些股票股价还维持在高位,控盘当然不错。连续无量跌停,无论庄家还是散户,都不能在下跌过程中卖出。今年初,从白马股上涨其他股票下跌的局部熊市转入全面熊市,一些庄家在高位没有及时大量卖出,外部环境恶化后更加难以卖出,如果散户卖出多于买入,庄家就不能出货而是举重了。高位不能出货,那就无量跌停不让里面的散户出来,让他们低位卖出。到了低位,持续横盘,越是低位日振幅越小,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些都是题材股,持股的散户都是短线投机,折磨他们一段时间其中一些人就会卖出,日振幅小他们T都做不了,更加难以忍受。原本控盘不错+低位吸收筹码,控盘能力得以强化。但还达不到高度控盘的程度,因为前期跌幅过大,低位吸货时有些人愿意卖出,更多人往往亏损70%甚至80%以上,因亏损过大不肯卖出。这对庄家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被套筹码都集中在高位,低位拉升不会有大量卖盘涌出,坏处在于难以超过前高,高位集中大量套牢盘。
庄家吸货后,需要一个东风作为导火线,拉高后有更多跟风盘方便派发筹码,这个东风就是抓住创业板反弹的时机
以我当前的水平,无法事先判断这次反弹市北高新、鲁信创投会大涨,因为我没发现庄家在吸货。本应判断出德美化工、顺威股份、步森股份、摩恩电气、大连电瓷等股票会大涨。但我这次没有把握好机会。
判断大势,没有问题,过去两三年已经不断印证我的水平,这次10月中旬提早几天,还算准确预见创业板会有重要反弹。
判断个股,也没有问题,德美化工、顺威股份、大连电瓷这批股票我已经放在自选股中重点观察很久,我知道这批股票的庄家吸货后有强烈的出货需求。
问题在于,我无法判断这批股票会在创业板哪一次反弹发动行情,这次、下次还是下下次。
当时我已经把这批股票放在一起观察,但没有当成一个板块,对联动效应重视不够,这是原因之一。
这些股票都是辣鸡股,买辣鸡股还是有点心怯,这是原因之二。其实是不是辣鸡股不重要,重要的是判断大势走向。大势下跌,基本面再好的股票再跌不误,今年很多白马股几倍市盈率照样大幅下跌,大势上涨,再辣鸡的股票照样上涨,极少逆势下跌。多年前我就知道这一点,但总是迈不出买辣鸡股这一步。最典型的例子,上一次创业板的历史大底是2012年12月4日,几乎所有小盘股的大底都是那一天,极少小盘股此后再创新低。
老婆的预产期在今年11月,临产前私事较多,加上准备请半个月陪护假,公事压缩在11月前完成,有所懈怠,没有观察个股异动,不然也可能及时发现买入,这是原因之三。
另外,根据个股的K线、均线、分时图等技术分析,建立个股的微观判断依据。举例来说,K线加速拉升,分时图“避雷针”式瞬间拉升又下跌,连续几天尾盘拉升等情况,通常已经到了相对的高点,这是诱多的标准。
三、心态和机制
技术上判断正确,只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在于心态。良好的炒股心态,应该是战略上重视,反复推敲缜密思考后形成买卖依据;战术上轻视,有一颗冷静、平和的心,不因日常股价剧烈波动而头脑发热。如果股价快速上涨,很容易有各种暴发富的幻想,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一旦有这种思维,就会对各种不利因素视而不见,危险也就不远了。
近期建立机制,强迫自己每天、每周、每月要做什么事情,重要的事情按照流程走一遍,减少纰漏。如果两个月前我每天花些时间观察自选股波动,也许就能抓住黑马股。
我花了百万以上的资金,花费大量时间,通过血的教训建立真正反映中国股市的理论,这是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