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杀机隐现 避其锋芒 待其力竭 择机介入

17-05-17 13:59 43831次浏览
czh175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个多月以来,上证跌幅不大,但个股普遍跌幅比较大。这几天的上涨,是最后的逃生机会,短期反弹过后,就是大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暴风雨来临前往往是平静的,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升温,等有察觉已被套牢,多数人会自动锁仓等解套。
熊市重要的底部往往是猛烈的,采用疾风骤雨的方式,一天一个暴跌,最大限度制造恐慌,等到他们需要的价格,迅速拉上去吸货,在底部来回反复折磨吸货。等少数人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吸货完毕上拉一段,价格令人犹豫彷徨,等多数人反应过来,已经到了后期。
在暴跌初期,不要去接下落的刀子,到了人心最大恐慌的时候,其实已经力竭,似危实安。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诱导你出错。
到了历史大底,却会采用最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既不大跌也不大涨,每天慢慢吸货,夯实根基。底部横有多长,将来竖有多高。横的时间越长说明控筹度越高,这和竹子生长一个道理。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最重要的是躲开即将到来的主跌,抓住这几年熊市最重要的行情。
打开淘股吧APP
13
评论(58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czh1753

18-12-24 00:27

5
十几年前我上大学后开户,前面几年只操作一次,2007年开始研究股市。经历2008年的暴跌,2009年初从一些迹象推断中国股市可能是人为操纵的,但我对这个结论没有信心,因为这个结论意味着我所接触到的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书面上所有书籍的大部分观点也是错误的,我要走一条没有前人经验沿袭的道路。此后磕磕碰碰,到2015年才确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一个不受任何制约的股市,一定会让掌权者利益最大化”,历经坎坷才得出这个结论。[淘股吧]
    2015年下半年的三次股灾,我都买在上证最低点当天,当时投入资金不多,卖得过早,赚的不多。买在底部有一定的运气成分,2015年下半年和2008年的走势非常相似,我对国家队在2008年几个阶段性底部的控盘手法印象非常深刻,如果不是这种非常相似的背景,当时我可能抓不住。这进一步坚定了我走独立道路的信心。
    我根据自己对中国股市的理解,建立大盘的宏观分析理论,把中国股市每一次牛熊循环周期分解为进货、洗盘、拉升、出货等阶段。三次股灾之后,多数人认为已经处于历史大底,当时我认为处于熊市初期,中小创下跌才刚刚开始,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定性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能“一招吃遍天”,进货、出货往往持续好几年,期间有多次上涨和下跌。熊市期间,多数个股总体趋势是下跌,如果随意操作,可能十赌七输。2016年4月之后,我看不懂大势,我只知道今后几年中小创总体趋势向下,什么时候反弹不知道,以我的心性,做不到空仓几年等熊市结束。如何避开下跌抓住反弹,需要正确的微观判断依据,将宏观的每一个阶段分解细化。我根据自己对中国股市的理解,对照过去二十多年的走势,这两年不断完善微观分析理论,用客观理性的依据取代过去的主观臆断。微观分析建立在宏观分析之上,大方向错误小方向必定错误。
  我认为,如果要在中国股市高买低卖取得成功,一半技术一半心态。最近一年逐渐建立个股的判断依据,这些理论相辅相成,综合判断后形成买卖依据:
    一、大盘、板块判断依据(技术)
    通过大盘的宏观分析理论、微观分析理论,分析上证(大盘股)、创业板(小盘股)、深次新股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
    我多年前就发现板块对个股的影响,但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近期才着手建立板块判断依据。多数个股因同一行业、概念、地域等因素,组成一个或多个强关联的板块,所以我们看到白马、次新、地产、银行、钢铁、光伏、创投等板块通常同涨同跌。比如17年下半年,白马股大涨,如果预判正确,就算买入的白马股表现较弱,也比多数股票强得多。
  大盘和板块是两大外因,主力庄家操控个股,一般是顺势操作,所以我们看到同涨同跌,大盘、板块的顶底是绝大多数个股的顶底。
  二、个股判断依据(技术)
  针对不同类型的股票,建立不同类型个股的宏观判断依据。假设我某一次反弹次新股表现突出,根据个股判断依据选出强势的股票,判断该股的状态,分析庄家当前的意图。
  控盘程度不同、流通盘大小不同、潜在题材不同,个股的走势都不一样。
  今年10月中旬开始的反弹,创投、壳资源这两个板块的股票涨幅最大。市北高新鲁信创投德美化工双林股份顺威股份步森股份摩恩电气大连电瓷等股票我已经放在自选股中观察了半年以上。
  创投、壳资源大涨的股票,80%的股票是流通盘小、控盘不错的股票,其中一些股票高位连续无量跌停,华仪电气、德美化工、顺威股份、步森股份、摩恩电气、大连电瓷等股票都是。
  流通盘小,显而易见,扣除大股东后实际流通盘多在10亿以下,大一些也不会超过20亿。
  控盘不错,怎么看出来?今年高位连续无量跌停。下跌前股价还能维持在高位,说明庄家控盘能力不错,其他题材股这几年股价跌了只剩几分之一,这些股票股价还维持在高位,控盘当然不错。连续无量跌停,无论庄家还是散户,都不能在下跌过程中卖出。今年初,从白马股上涨其他股票下跌的局部熊市转入全面熊市,一些庄家在高位没有及时大量卖出,外部环境恶化后更加难以卖出,如果散户卖出多于买入,庄家就不能出货而是举重了。高位不能出货,那就无量跌停不让里面的散户出来,让他们低位卖出。到了低位,持续横盘,越是低位日振幅越小,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些都是题材股,持股的散户都是短线投机,折磨他们一段时间其中一些人就会卖出,日振幅小他们T都做不了,更加难以忍受。原本控盘不错+低位吸收筹码,控盘能力得以强化。但还达不到高度控盘的程度,因为前期跌幅过大,低位吸货时有些人愿意卖出,更多人往往亏损70%甚至80%以上,因亏损过大不肯卖出。这对庄家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被套筹码都集中在高位,低位拉升不会有大量卖盘涌出,坏处在于难以超过前高,高位集中大量套牢盘。
  庄家吸货后,需要一个东风作为导火线,拉高后有更多跟风盘方便派发筹码,这个东风就是抓住创业板反弹的时机
  以我当前的水平,无法事先判断这次反弹市北高新、鲁信创投会大涨,因为我没发现庄家在吸货。本应判断出德美化工、顺威股份、步森股份、摩恩电气、大连电瓷等股票会大涨。但我这次没有把握好机会。
  判断大势,没有问题,过去两三年已经不断印证我的水平,这次10月中旬提早几天,还算准确预见创业板会有重要反弹。
  判断个股,也没有问题,德美化工、顺威股份、大连电瓷这批股票我已经放在自选股中重点观察很久,我知道这批股票的庄家吸货后有强烈的出货需求。
  问题在于,我无法判断这批股票会在创业板哪一次反弹发动行情,这次、下次还是下下次。
  当时我已经把这批股票放在一起观察,但没有当成一个板块,对联动效应重视不够,这是原因之一。
  这些股票都是辣鸡股,买辣鸡股还是有点心怯,这是原因之二。其实是不是辣鸡股不重要,重要的是判断大势走向。大势下跌,基本面再好的股票再跌不误,今年很多白马股几倍市盈率照样大幅下跌,大势上涨,再辣鸡的股票照样上涨,极少逆势下跌。多年前我就知道这一点,但总是迈不出买辣鸡股这一步。最典型的例子,上一次创业板的历史大底是2012年12月4日,几乎所有小盘股的大底都是那一天,极少小盘股此后再创新低。
  老婆的预产期在今年11月,临产前私事较多,加上准备请半个月陪护假,公事压缩在11月前完成,有所懈怠,没有观察个股异动,不然也可能及时发现买入,这是原因之三。
  另外,根据个股的K线、均线、分时图等技术分析,建立个股的微观判断依据。举例来说,K线加速拉升,分时图“避雷针”式瞬间拉升又下跌,连续几天尾盘拉升等情况,通常已经到了相对的高点,这是诱多的标准。
  三、心态和机制
  技术上判断正确,只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在于心态。良好的炒股心态,应该是战略上重视,反复推敲缜密思考后形成买卖依据;战术上轻视,有一颗冷静、平和的心,不因日常股价剧烈波动而头脑发热。如果股价快速上涨,很容易有各种暴发富的幻想,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一旦有这种思维,就会对各种不利因素视而不见,危险也就不远了。
  近期建立机制,强迫自己每天、每周、每月要做什么事情,重要的事情按照流程走一遍,减少纰漏。如果两个月前我每天花些时间观察自选股波动,也许就能抓住黑马股。
  我花了百万以上的资金,花费大量时间,通过血的教训建立真正反映中国股市的理论,这是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zh1753

19-01-14 18:07

4
日前,证监会官员在第二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新股上市首日有44%的涨停板限制,而当天没有交易量,没有交易量的价格是虚幻的、不准确的价格,扬言要取消首日涨停板的限制。并将新股上市后连续无量涨停的责任推给所谓游资。[淘股吧]
2014年之前,新股上市首日是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的。2014年之后,为了配合炒作,设立首日涨停板的限制,通过连续无量涨停带动人气,将新股卖在高位。
11月25日,我曾发长文分析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内在本质和操纵手法,并预言“熊市下半场以打击人气为主,打击人气的手段首推新股。预计新股的上涨空间会越来越差,但IPO不会暂停。”
取消首日涨停板的限制,是打击新股的重要手段,很多新股上市后,一天之内把涨幅涨完,必定打击跟风盘的人气,反过来又削弱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
出台该政策的本质原因,是随着整个市场股价的不断降低,今后一两年越来越多股票会接近底部,需要打击市场信心汲取底部筹码。新股是市场人气所在,因其盘小也是未来牛市涨幅最大板块,启动之前要锁定多数筹码,所以打击新股的人气是熊市下半场的中心工作之一。
不直接出台相关政策,因为今后一段时间可以反复炒作该话题打击人气,我多次说过,核武器要握在手里才能保持对敌人的震慑。
czh1753

18-11-21 23:36

4
一个压根不受任何制约的权力,一定会选择让掌权者利益最大化的路。[淘股吧]
所以,中小创今后两三年总体继续保持下跌态势,是必然的。只有进货成本压到尽可能低,利益才能最大化,现阶段的条件,估值可以压低到比上一个历史大底更低的水平。
确定创业板会跌破1184点,不确定同一时段上证跌破2449。
如果我来控盘,创业板跌破1184时不会让上证跌破2449。跌破2449,必定有大量场外资金涌进抄底,很多人等着“政策底”下方的所谓“市场底”。
先拉上去,几个月后等中小创反弹到位,再安排上证砸下来击破2449,把抄底资金诱入接盘套在高位。
今年就有类似的情况。6月19日,我说“接下来再有一个暴跌,短期见底了,记住,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底部,只会生成一个小反弹。没有被套的股民,大部分会在这里进场被套。”事实印证了预测,创业板6月21日大跌之后,6月22日开始反弹,那一波进场抄底的人,被套在高位,当时创业板是1600点左右,预计创业板3年内看不到1600点。今年4月和5月,我说反弹到位,中小盘股的价格犹如天上的浮云,6月份暴跌过后我认为还是处于高位。
我认为这是针对多数人心理弱点的最佳策略,但我不知道他们有无更好的策略,所以说“确定创业板会跌破1184点,不确定同一时段上证跌破2449。”。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是中国股市的上帝,有无数的聪慧之士,有海量的资金,有天量的大数据作为参考。也许这次的阶段性底部,他们能找到一条更好的路。我相信,每次他们都能找到一条最佳路径,我每天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最佳路径,所以这几年对指数的预测越来越精准。
届时上证是否跌破2449对我不重要,创业板跌破1184点之际,预计将会“千股跌停”。“千股跌停”之后,无论上证处于什么点位,我都会进场。我没有买入大盘股的打算。如果准备买入白马股,我才会特别关心上证和上证50的走势。
今年之前,我主要研究上证指数,成功预测3次股灾和2017年1月的底部。第5次阶段性底部,上证出现在2017年5月,创业板出现在2017年7月,次新股出现在2017年8月,我在6月进场。这种上证、创业板不同步的情形,之前我难以把握,对创业板指数缺乏有效的判断依据。
今年主要研究创业板指数,近期又研究了深次新股指数,加强对中小创趋势的预判能力。其实预测创业板指数和深次新股指数要比上证简单,所以今年更多发帖预测中小创的走势。
大部分人盯着上证操作,上证主要作用是误导他人,会设置很多障眼法,会有重重迷雾。创业板指数和深次新股指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接近他们的实际意图。举例来说,今年7月-9月,上证4次跌破2700又不破2638,期间媒体宣扬“熔断底”不会破,跌破2638之前会被某队拉回。如果听信进场了,就被套住,当时中小创一路下跌,一些白马股后来还崩盘了。4次诱多还不够,需要设置“双底”结构,等很多人敢进场了,再砸下来,才是真正的阶段性底部。如果这次预测准确,我会引以自傲,因为这是创业板历史上最复杂的底部,说明我对指数的预测水平已经登峰造极,今后会将更多精力投入个股研究。
czh1753

18-05-01 12:40

4
三、展望未来[淘股吧]
今年1月,上证11连阳,白马股也发起最后的冲刺。茅台冲,格力冲,连市值几千上万亿的银行股也冲。
过去两年是白马股的牛市,群魔乱舞是牛市最后的盛宴。
盛宴过后一地鸡毛。格力蹲,格力蹲,格力蹲完平安蹲;平安蹲,平安蹲,平安蹲完伊利蹲;伊利蹲,伊利蹲,伊利蹲完千股蹲。
是不是千股蹲不知道,现在不蹲不久之后也会蹲。
2016年下半年白马股上涨,股民不知不觉;2017年上半年白马股上涨,少数人先知先觉;2017年下半年白马股上涨,部分人后知后觉。
现在,大部分人已经知道小盘股涨后是大盘股涨,尽管他们中很多人之前对价值投资不屑一顾,但他们不自觉已经成为其中一部分,他们自以为掌握了宇宙的真理。
几个月后,他们才会由衷发出一声感叹“窝草!劳资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
格力在最高价格时融资才48亿,现在已经是65亿。这三个月都是控盘机构在买吗?显而易见,是掌握了宇宙真理的散户们在买。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如果说格力当前12倍市盈率是低点,那两年前7倍市盈率又算什么?
格力周四破天荒将近跌停,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多数人等着杀入,当日成交171亿,周五最后一笔还成交了6亿。
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后会看到。
白马股不能买,那小盘股是不是能买。
今年2月上旬,创业板平均市净率曾到3.5倍以下,现在上证到了更低的点位,创业板平均市净率是4.17倍。你还会觉得这个价格低吗?
3000点已经两年不破,多少人认为这里是底部啊!不是准备在3000上方进场,就是一破3000就进场。
3000点是个坑,无论杀入白马还是次新都是个坑。
3000点必破,白马股占上证的权重很大,仅银行股就不得了,白马下行3000必破。
剧透一下,创业板平均市净率到前低3.5倍附近,会有小反弹,可抓可不抓。类似今年2月上旬的低点,要等到3.0-3.2倍。前段时间已有论述。
因为总有一些股票逆势上涨的,创业板跌四分之一,排除这部分拉升的股票,多数股票最少跌三分之一。
两三年后,人们回想起现在的做法,会由衷发出一声“窝草!劳资抄底抄在天花板上!”
帝都不相信眼泪。
czh1753

17-06-15 11:56

4
昨天等待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其实影响不大。事实上所谓利好利空都不重要,关键在于决定这个市场走势的力量,他们想把利好做成利好,还是做成利空,想把利空做成利好,还是做成利空。一般这种大众认为小利空的消息,在出消息之前他们都会小打压一下,昨天上证跌幅不算很小,但两市涨跌个股基本持平。今天出消息后低开,短期我认为大盘没有大的风险。
  从今天的走势来看,短期还会维持向上的格局,中期的大方向还是向下。
  
czh1753

19-02-18 14:51

3
发表对下步局势的看法。
目前上证、创业板均已处于顶部区域,预计本周见顶,建议持股的朋友接下来择机及时卖出。
1月31日开始的这一波小盘股行情,看上去很美,连续大涨,实际小盘股平均涨幅仅15%。虽然指数涨幅差不多,去年10月19日之后的一个月,小盘股平均涨幅30%以上。
此前我分析过,再次上涨的目的,是诱入上次踏空的人群。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人空翻多。
每一次重要底部,我说见底了,大声疾呼进场,大部分人说还有暴跌。最近一次是去年10月中旬,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当时毛衣战炒作愈演愈烈,似乎再也不会有行情了,所有的消息都是坏消息。我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假象,中国股市的走向完全取决于权贵资金,他们想做多,任何压力阻力都是纸糊的,你看到的坏消息都是不重要的,目的是配合不断下跌的走势让你越来越悲观最终割在底部,或者底部稍有反弹就卖出。所以当时我再三提醒,要拿稳你的筹码,“不动如山”。
现在,越来越多人看多,我看到的是反弹结束,他们看到的是牛市刚开始,或者大级别反弹还未过半。10反弹到13,如果看好到50,当然还处于底部,问题是牛市没得很,是反弹不是反转。牛市来临,不会连续大阳敲锣打鼓通知你进场的。去年1月,上证11连阳后跟着7连阳,才过去一年多,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后面是黑天鹅降临,逃都来不及,当时我也是提前预警。
中国股市,永远站在多数人的对立面。多数人,永远被玩得晕头转向。
这是中国股市的性质决定的。
czh1753

19-02-11 22:07

3
@skywan  
11月24日,我认为“双顶”的可能性大于“单顶”,因为场外还有很多抄底资金,看空没有及时进场,他们中相当多的人错过10月份的行情非常后悔,“空翻多”希望进场,要给他们机会,否则这些人可能买在底部。
12月17日维持原先的观点,1月份再次维持原先的观点。当前仍然维持这个观点。
所谓“双顶”,我当时也有解释,就是上证再次回到2700上方,创业板再次回到1400上方。
我的态度是谨慎乐观,没有完全的把握,只有7成左右的把握。所以,给出的建议是持币的人空仓或者轻仓,持股的人没有合适的建议,建议卖可能错过更高卖点,建议不卖可能下来。
7成的把握我不会建议重仓,炒股的人都会有一种心态,就是怕什么来什么,这叫墨菲定理。即使上行,过程多有波折,不会一帆风顺,没有足够的信心,特别是全仓,很容易在砸盘过程中半途动摇信心,看到的全是悲观情绪,想到的全是大幅亏损后怎么办,导致亏损。
重要的底部,比如去年2月上旬和10月中旬,我有十足的信心,才会建议重仓进场。
原先我预计上证回到2500-2550,12月出现“双顶”,元旦前砸盘。
行情比我预计的走势要慢的多。
一两年来,我5次以上作出分析,这一次熊市持续时间历史最长,18年不是熊市结束了,而是熊市下半场刚开始,创业板预计2021年前后才是大底,经过2年吸货和2年拉升,预计牛市周期长达十年,不是过去的六七年。
熊市上半场,创业板平均市净率从15年6月的13.22倍跌到18年10月19日的2.63倍,下半场不会这么大跌幅了,2.17倍就是12年12月4日上一轮历史大底,预计会跌到1.4-1.8倍。
跌幅远不及上半场,但持续时间不会比上半场短。下半场下跌幅度不大,反弹幅度也不大,更难赚钱,用时间来折磨,让越来越多的离场。
所以,行情走得很慢,很拖的感觉。
czh1753

19-01-06 09:25

3
券商股行情我认为是昙花一现,短期上涨之后,不具有可持续性。 [淘股吧]
券商股大行情,出现在牛市的中期或后期,上证开始大幅上升的时候,券商靠行情吃饭,股价翻几倍后,只有在牛市才容易派发筹码。其他时间券商股都没有大行情。券商股和创业板关系不大,跟上证关系较大,该板块联动性强。
10月19日后券商股大涨几天,1月4日再次大涨,我认为这是营造牛市氛围,说白了实际是假牛市,把抄底的人吸引进来。很多人误以为牛市来临,类似14年下半年的券商行情,越来越多人跟进,股价就开始下跌了。资金流入当时的强势板块,真正的强势板块创投、壳资源当时资金是流出的,等大家都跟进强势板块,11月2日创投、壳资源开始主升行情。
当前,无论是哪个论坛的股民,都认为已经是历史大底或者历史大底已经不远了。
我认为没这么乐观。
上证,2000点肯定不破,2200都不一定回到,跌幅有限,涨幅也有限,难亏钱也难赚钱。
创业板,还有不少下跌空间,今后两年总体趋势还是向下。
80%的股民还是会追逐小盘股,小盘股进一退二,很多人“一”抓不住,“二”却能搭上车。
不把大众折腾到绝望,无法在底部吸进大量筹码,牛市行情不会有。
czh1753

19-01-05 23:21

3
@惜缘1983 [淘股吧]
刚写了一堆分析步森股份回复您,系统跳出来要重新登录白写了,那我就长话短说。
如果创业板向上,这股走势可能不错。不建议重仓,心理能承受的仓位,毕竟这股基本面太差,一旦下跌心理压力会很大。
czh1753

18-11-25 12:08

3
中国的新股很有意思。[淘股吧]
2015年共上市219只,平均上涨5倍打开涨停。2015年下半年IPO暂停将近5个月。
2016年共上市228只,平均上涨4倍打开涨停。
2017年共上市435只,平均每周8.4只,为历年之最,平均上涨3倍打开涨停。
2018年前11个月共上市96只,平均上涨不足1倍就打开涨停。下半年新股的赚钱效应比上半年更差,差不多打开涨停就是天花板了。
按照正常逻辑,今年上市的新股最少,且多数股票比发行价高一倍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应该上涨空间更大才对。
这是散户思维,中国股市不走寻常路,正确的思维是神仙思维。
市场估值越高人气越好的时候,安排更多新股上市,这些新股按发行价计算,通常流通市值不足2亿,有些甚至只有1亿。在一级市场,几家机构控制多数筹码,穿连裆裤每天把股价无量封死涨停,机构的背后是各路神仙。放出少量打新,如果放出30%打新,流通市值2亿的新股,实际只有6000千万资金未锁定,翻10倍也才6亿,打开涨停当天,接盘资金可能都不止6亿,往往还有上涨空间。他们要营造新股良好的赚钱效应,刺激场外资金接盘。当然不是每一只新股都有很大上涨空间,否则傻子都赚钱了,只要一部分新股赚钱效应良好就可以刺激大量资金追逐新股。如此操作,可以差价最大化,无险套利啊,躺着每只新股都赚个8倍10倍。所以,有人说马云是首富,我就笑了,就当这些钱全是他的而且能带走,前100都未必能进,真正的富豪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今年上市的新股,以发行价计算,一般流通市值4亿以上,10亿以上的也有一批,所以今年上市的新股数量虽然只有去年四分之一,上市的总流通市值却是差不多的。
我说今年是熊市下半场的开局之年,判断依据很多,这是其中之一。
熊市上半场把股价维持在高位,把2011年-2014年进的货出完了。熊市下半场就以打击人气为主,打击人气的手段首推新股。所以把潜力差的新股安排在今年上市。
预计新股的上涨空间会越来越差,但IPO不会暂停,维持每周1-2只。
新世纪以来,历经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2年12月三个历史大底。
共同特征是在历史大底前,IPO暂停几个月或一两年。手段颇为高明,IPO暂停后,大幅高开后低走一路下跌,或者短暂上涨后一路下跌,媒体宣扬市场无可救药,不能反映管理层的善意。其实,熊市后期股民对利空消息已经麻木了,再出利空他们也无动于衷。出利好消息,把利好消息制作成利空消息,打击信心的效果比直接出利空好多了。
所以,我一直说,利好利空并不重要,利好可以做成利空,利空也可以做成利好,关键在于他们准备怎么玩。今年10月19日-11月19日,美股大跌比前几个月还多,A股往往低开高走,很多股民傻眼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市场怎么玩的。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股民在这个市场都是无头苍蝇一样乱玩,被耍得团团转。
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历史大底出现在IPO暂停之后,所以要宣布新股发行常态化,也就是说IPO发行一直不会停。那些等IPO暂停几个月后再进的人,可能等不到他们想要的机会。
另外,今后一两年一些小市值的远端次新股可能还有机会。有些次新股上市后经过一两年的下跌,流通市值已经非常小,有些资金可能会炒作一番。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