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
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能成功,其根本基础不是经济的繁荣,经济繁荣的阀值是基础之一,但不是根本基础。也不是计算机科技的领先发展,相反,商品互联网领袖全球的成功,反哺了中国科技迅速发展,华为民用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就是这么一个标范。
商品互联网在中国的成功,首先是形而上,有一个马星人。但是形而上的讨论只能局限在酒桌上的笑谈。在逻辑上,可参与人口数是商品互联网在中国的成功的根本基础,当然需要经济繁荣的阀值配合,只要到一个阀值,马星人说
阿里巴巴在2016年直接有效撮合了3万亿以上,其实间接的有多少?多少顺丰快运?多少仓储?多少新式就业?多少额外的电脑it外设消耗?还有迅猛普及的高速宽带、物联网,这些我们的父辈们在我们这个年纪闻所未闻之现实?
可参与人数一直就是中国各方面能成功的最广泛基础。政治历史的不好来举例,忽略。比如只说A股,每次fengtian都对朋友们说,A股最大的成功就是有效维稳,这么多人,给有产者希望,给无产者憧憬,吸引住绝大多数人的身心,并且越来越注重保护这些人,A股的丰功伟绩就完成了。熔断其实不要紧,要紧的是你熔断之后本来吸引住广大投资者一个工作日的规律被打破,开盘半小时收盘那一天,fengtian就和朋友们说肖博士必然要远去了,因为他的政策造成了人群失控的风险,这是最大管理错误。所以A股的考核标准会有,但是一票否决的,就是半小时放出股民。所以西方市场的个体投资者委托专业机构投资的情况在人民币中国不会成气势,因为这不仅仅是国内缺乏合格的专业机构这样浅层次的问题,更主要是不符合系统根本要求的问题。
现在马星人要搞的信用建设,是以前期商品互联网领袖全球之后,再一次的自然进阶,这一次进阶,不止是对商品互联网参与个体的升级,而且平行线上会卷入包括政府行政在内的全体参与,人行的通知,在本质上也是商品互联网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被迫反应。
又一次变革已经开始,只是在前期互联网应用达到普遍的基础上,这个变革会显得如此的顺理成章,如此的顺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