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一个深圳大哥的要求,那我就斗胆说说这一个阶段在操作短线上的思路,选股方法与技术。给我自己也留一个印记。
....... ............. (省略!)
我说说亚玛顿的理由:一是大周期的形态。它自打我截图的前面放量冲上去后,就回杀了,
调的幅度大致是前面涨幅的一半左右,然后开始逐步放量上来,横盘震荡于一个相对窄幅的区间,当量能又在逐步放大的时候这个时候跟不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它加进来观察,这是技术上的理由,最重要的是市场中那个阶段的热点就是在炒高转送预期的。就是说热点题材是首选,然后在这个板块中挖掘出来有可能的留待观察。亚玛顿我就是这么找到的。从财务数据中挖掘出来。各项公开财务数据要符合我的标准。技术上它在第一个长停板前的一天,相当大的量开始助推了就,日线技术上看,就是直接一个倍量阳破掉整个平台的高点。这类的属于异动型。热点题材技术量能价格形态此时已经具备了持续拉升的标准,我也就跟着几千手的单子也进了。
实际上能跟得上当时市场的热点才是关键,这个向上的概率性就非常大,会引起市场的共鸣。二就是技术手法和形态。技术上的要求就是前面一定要放过量的,然后回洗不破位,最强的就是前面一个长停板上去或是一个超过五个点以上的倍量阳线后回洗不能够破掉这个前面这个大阳的底点。
当时题材上和技术上和亚玛顿当时没启动的时候非常接近的只有
宝塔实业 。它和
002623在技术上一个类型。这个容易发现。那么在启动的时候跟进就是了。
我:说说
上峰水泥 ,同样的道理,实际上只不过是时间周期不同,上峰水泥选它是因为当时水泥板块就强,受益于
一带一路 热点,大家全去做什么中铁类的,我的想法是盘子太大了,国家队干的动才对。我又不是特别喜欢这种。受益于一带一路上下游整体的连动性,建设上需要钢材需要水泥,需要建材,而且水泥还在涨价中,这是事实,而且最早翼东水泥涨的时候,上峰没有涨还,但上峰最大的特点是前期曾经爆拉过一次,然后就砸下来,水泥涨价是一,二是它前面爆发过,锁仓了筹码,时间跨度上超过了亚玛顿和595,越是横的时间长不破位的,越是容易爆的,因为技术说明了一切。加上上峰是丝绸之路上的水泥,甘肃地区的建材类企业。一带一路又热,水泥又涨价。技术上题材上,经济环境上水泥类的价格还在涨。所有因素基于一起。我判断它一定要爆。它的技术和亚玛顿是一样的,上峰曾经留下过二个炮,就是上面的一行业二热点三技术四形态五量能,所有的因素集大成于一个个股身上,它不爆都是怪事了。
我:我当时判断它会比亚玛顿拉的高是因为它的横盘时间长。比亚玛顿长,就是说上峰水泥的前面拉三板的那一波的资金是有备而来的资金,而且主力也判断相当准确对于宏观和市场上的热点。我实际上很服气上峰水泥的主力,不管是游资还是什么人搞的,它们可以忍受2016 7月一直到年末这一大段时间的洗盘过程。不停反复的吸筹码和洗盘。这个时间普通 人是煎熬的,这是我对上峰的判断
然后说说同力,
同力水泥 是我做了上峰的同时发现的同力,因为水泥板块我全找了一遍,象海螺工,翼东水泥啊什么的这些形态和量能它就不具备爆拉的可能性。当然我只是主观臆断了。
同力和上峰是一个道理,形态技术原因是一样的,但是我对同力的看法偏弱是因为它的时间跨度上
不够充份,就是横的时间太短了,我当时就不是百分百确定,但是我能判断出来它要涨,我是既确定又不确定,确定的是行业同理,最不好的是横的时间有点短。上峰和同力是一样的,包括亚玛顿宝塔上峰同力,全是一个路子出来的。
上峰被点名查了,说操纵,我不是特别认可这样的说法,但实际上真要懂技术的我真不认为是操纵。这个主力也是有备而来的,资金形成合力后,不长停往哪跑啊,同力砸下来是因为上峰的事情,但它也有自身的弱点是前面的时间周期不充分。所以它砸是对的,但是不影响它调整完再上。
我:说说
步步高 。当时我点它是因为
三江购物 点爆的市场,我研究究过步步这个企业,虽然是一个做电子游戏机的,但是它在这些年已经横跨了好几个领域,包括
VIVO手机,还有OPPO,如果华为上市或许能占一份额,或许就没有步步高的事情 。就是在手机领域中它的市场份额这二个已经不次于华为,而且据我看的报告它要超越华为,最星要的是,它新建立一一个全球性的网站,购物网站就云猴网,这个才是和三江购物最契合的点,既有线上的采购又有线下的体验店,而马云收购三江最重要的思路就是从线上走到线下体验再刺激消费。
那么这几个点,步步高全具备,所以也同样是企业,热点,技术,量能,配合出来的结果。步步的走法,绝不是单一的就是一个炒作,炒作是需要市场一起共振出来的效应。消息面信息刺激出来的结果。如果说单纯是炒作的话,我还不是那么认为的,然后才引爆了百货类的走强,三江刺激 步步高和百货,是因为在消费的从传统到网络再到传统结合网络,这个过程点火了市场。是市场在人们对于购物的理念上或是管理上发生了又一个转变。原来是传统,后来是O2O 什么的,引发了前些年O2C、 C2C 等等模式,经过了几年的验证,存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才会有阿里收购三江的事件。是通过这些来传导到市场引发了百货类实体百货的整体板块走强,我是这样看待的。
总结到最后,技术是排在后面的,一定要先找到热点而且是持续性的,能够引领市场的,然后是在这些板块有限的个股中挖掘个股,如果技术上再符合。那就ok了。我都是这样做的短线,如果说一定要从技术上入手,我还并不是那么单纯仅从技术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