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华山论道:一、asking股市心法 (凝炼详解版)

16-12-10 08:51 46619次浏览
明心明德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帖将陆续搜集整理国内实战派投资高手的经验心得(随机搜集,顺序无关排名)和关于心性修养方面的重要论述。也欢迎各路英雄、少侠亲临本帖为广大股市投资者传道、授业、解惑。

华山论道:一、asking股市心法 (凝炼详解版)


一:与人为善,知恩图报。


二:我只跟市场走,不预测,不操纵。

三:十分里边,心态,控制力占7分,技术占3分。

四:超短线,心态最关键,有了良好的心态才能成功

五:小钱要搏,大钱要稳。

六:只做超强势股的追涨和守株待兔.

Asking详解:

一:与人为善,知恩图报。

人真的有命啊,不信都不行啊感谢上天。

职业炒手:炒股求财,小富靠勤 中富靠运, 大富靠命。

二:我只跟市场走,不预测,不操纵。

1. 炒股一定要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硬干是不行的,顺势最关键


2. 一定要做市场高度认同的票,要不独脚戏可不好唱哦。


3. 这年头哪有主力,上涨靠的是市场合力,快换换脑筋吧


4. 其实我是很少去预测大盘或个股的,一切以盘中走势为准.因为我们不是神仙,即使你有80%的准确率.那20%的失误都有可能把你的利润都磨平.


5. 谁买谁卖不重要,关键是市场的认同度.当然,机构的号召力是很强的,需要加以重视


三:十分里边,心态,控制力占7分,技术占3分。

四:超短线,心态最关键,有了良好的心态才能成功。


1. 索罗斯说过,晚上睡觉腰痛,第二天就砍仓。承受力就像每个人的性格一样,天生了。有赚就好啦,心态好,集少成多,时间能带来一切。

2. .股票会长期赚钱的人,肯定是个淡定从容,温和处事之人。绝少极端冲动的人。

行情好多做,一般都轻仓。这样子人轻松,不累。多赚少赚没事,身体要紧。买多只吧,热点为主,波段为辅。看上市公司公告或三大报公开信息,基本自己选。

3.会发财的都是胆大心细的人,首先您要有想法,然后再慢慢推敲论证。炒股一样,首先您先要找强势股,再去想他为什么会涨起来。然后你择机进去分一杯羹,仅止而己


4.发财心切,炒股之大忌。


五:小钱要搏,大钱要稳。


1. 小资金要想快速变大一定要超短线,只有超短线才能做到一年10多倍。才能最快速度挖到第一桶金。


2. 99年到现在,专门做超短线.99年100%的收益,2000年获利12倍,2004年大概赚了300%,今年少点,有赚了将近190%.明年只要求翻一番就好了,因资金太大了,要想大幅获利不易。

哪有办法每年翻番,除非他是精神病,这几年能稳定在50%,以后一年都能赚20-30%,我就心满意足了,现在要是只有几十万,一年随便赚他个2-3倍的,轻轻松松的

3.(关于操作的随意性,)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也经常犯。一般随意了一二把,第二天立马就纠错。不会跟他纠缠,然后把他忘记,重新谨慎再来。


4. 我觉得超短一定要及时获利了解,在稳建的前提下尽量做大成交量,赚还佣。行情好时我都是满仓滚动操做,因为这时亏钱概率小。不好时应尽量轻仓小玩玩。

盘不好就少做点.但是天天都要做,锻炼盘感,免得行情一来摸不找北.

5. 任何时候,只有半仓操作的股票迅速赢利的情况下,才能动用另半仓资金。


6. 不动明王兄,你好.追涨停这招只能在市场活跃疯狂时好用.一但市场陷入盘整或下跌.那是输多赢少.容易使人失去信心


追涨停是一件很耗精力的事,手脚要快,反应还要更快.一般人没个一,二年的实战,很难胜任

涨停那一定要行情活络才好搞,等股票行情来的时候那不是随便买随便赚,一点也不难。赚大钱的都是在行情好,要大干快上。其余的看看啦,有机会赚点生活费就OK啦。

最近(行情不好)涨停要少做,多做多伤心。最近大盘环境明显不适合做涨停,没有赚钱效应,可能今天这涨停行,明天又不行。做得好,赚点点。不好的话,吃锤。难啊当没有赚钱效应时,一定要控制好仓位。不要想着赚钱啦,拿少少钱练练敢觉啦

7. 炒股吧很简单,个股活跃你就追涨,追板块的龙头就行啦。反之你就看看好啦,有超跌,你抢一把就走。道理谁都懂,但没几个人能管得住自己的手脚。这就是悲剧。


8. 当身家超越中产阶级之上时。资金管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重坏轻,分分仓,心态好。


9. 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了,超短这种青春饭不好吃得动了。更何况大资金作超短,会精尽人亡。


10.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风险时刻慬记在心

六:只做超强势股的追涨和守株待兔(仓位管理必不可少,否则会做电梯)


1. 股票投机跟艺术创作一样,是有天赋的.它没有什么太多比较固定的规律,经常是飘忽不定的,买入卖出有时就是靠感觉或突然的灵感,当然这需要长期专注看盘积累的.没有天赋,有的一辈子的努力也悟不透其中的窍窍


2. 如果当初没有背过只铁《短线英雄》里那些内容,我不会改中线为短线,但背了书并不表示就会赚钱,我现在的技法也不是从这本书悟出来的。一个炒股者如果看书,当然会看青木、孙成钢、唐能通、只铁的书,但如果依样画葫芦,可能会死得很惨,就如论坛里一些技法:找一两个经典图形,介绍一些共性的东西,就算是一招了。其实,这些招式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而已,大量的求证此招的市场含义工作及细化操作过程都需要大家实盘去体会,任何一招未经过其本人反反复复在一年当中多种周期情况下都实盘尝试过的,都不可能为其本人真正掌握。说白了,想要学好炒股本领,你就拿出钱来,对着人家介绍,你比较喜欢的那一招(不论中、短线),一次次地实盘验证,并写下每一次实盘过程的想法,最少经过一年牛熊行情的更替,你就会初步掌握;再经过一年只此一招的训练,两年后在这招上你肯定也是好手,好了,前两年的亏损第三年可能轻松就赚回来了。可惜这句话多数人听起来以为只是垃圾,其实却是最最精华之处!!!!!!!!!!!!!!!!!!!!!!!!

3. 想当初刚入门时,一心一意都在想绝招,弄窍门,确实也摸到了一点窍窍,刚好赶上5.19那一波,着实赚了一大笔.以为这下找到了金钥匙.那想2001年那一波大跌, 也被打的丢盔弃甲.后来痛定思痛,经过半年的潜心研究,摸索出了多种方法,学会了18般武艺,兵来将档,水来土淹.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越来越丰富,各种技巧烂熟于心.渐渐的到现在基本上靠感觉炒股,虽然也经常出错,但都能下意识的第一时间认错.所以一波行情下来,胜利果实基本都在.运气好得话,在大盘调整时,资金还能不断创新高.说实话,我今天盘中创了新高.没想到今天尾盘杀跌.和预想的有点出入.导致仓位偏重,亏了点钱.明天可能会反弹吧.猜猜而已.其实我是很少去预测大盘或个股的,一切以盘中走势为准.因为我们不是神仙,即使你有80%的准确率.那20%的失误都有可能把你的利润都磨平.


4. 对市场的理解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
至少还应有与选股同等重要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目前仍未讨论:
等待,需要绝对的耐心,发现,需要经验来确认,跟随则是最次要的买入动作了。交易是所有分析以后的结果,并不是盘口随意的追涨。做人气股、领涨股时资金最安全,效率最高。人气股不竟是热点,还是热点中的焦点。一般的资金只是发现和跟随,宁波解放南路是发掘和引导,技术含量要高得多。
我的仓位是这样的,确认是追涨时,先进半仓,当天涨停,次日继续加仓到全仓,让其利润最大化。当天不能涨停,次日择高点先出等回调做守株待兔。做守株待兔时,也是先半仓,获利后出局不加仓。失利后止损不加仓。

5.下决心付诸行动的决断力


97年期货打暴以后,休息了几个月,钱没了,再去上班赚千把块钱也没这心情了.怎么办,以后路怎么走,想想只能再去炒股了.还好我妈很支持我.到处张罗,总算凑了10来万.于是98春节后,我又杀回来了.其实这是我第三次重返股市了,最早要从94年说起.那一年指数从1500点一直绵绵
在一轮经典的下跌过后,市场面临转势,但我们不知道谁会先涨,资金量大的操作必然会提前布局,而我们需要的就是睁大眼睛,等待最强的那只股票出现,然后闭着眼睛进入就可以了。

6. 选股很重要,是决定性的前提,但选股还不是全部。

任何一种操作方法,哪怕是做下跌通道的一个小反抽,只要是不参与任何级别调整,买了就为了马上挣钱,这种方法都是短线,说白了,不参与任何性质整理!
所以,就我的看法,荣展做的只是超强势股,并非真正的龙头,我和职业炒手兄所找的才是龙头。
我们赚大钱,全是符合这样的条件,而亏钱基本都是不符合而去强做.

我的追涨操作为什么都出现在大盘已大涨的情况下。原因很简单,我不能确认每一次大盘是否能继续向上,所以就挑最强的股票上。大盘如果还向好,最强的股票就会再次大幅向上;大盘如果不行,则最强的股票通常还能横几天,可以果断退出。

任何时候,只有半仓操作的股票迅速赢利的情况下,才能动用另半仓资金。

龙头需要技术吗,不需要,要的是临阵时的果敢和勇气。如果你操作的一直都是市场各阶段最强的股票,那你自然就能做到龙头。

7. (技术指标主要看)成交量均线 K线(收盘后)不用(翻看大量个股),主要看公告,再结合市场热点锁定相关个股。(至于做下跌股的反弹选择)前期热门强势股。


8. 从来暴涨的股票天量见天价的居多

9. 龙头战法之所以美妙,是因为在这个市场中,不同周期之龙头如长江大河连绵不绝,纵横交错,节奏连贯,中龙之套短龙,后龙超前龙,涨停踏浪龙头如履平地。


10. 热点龙头股,涨先涨,跌后跌。

大部份时候题材比形态重要。题材能否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同是判定龙头最关键因素,再结合大盘当时的炒作氛围的好坏决定进出。

11. 强势股超跌;
开赌场的,不怕你赢钱,就怕你不来。对个股来说,只要有量,只要有人搞,就有机会。就像拿一粒球,狠狠的往地上仍,他一定会上上下下好几次。

再低点买当然是最好,但会不会给您呢,要考虑一下概率问题


理论上前期强势热门股超跌都可抢反弹,可越跌越买,不要怕

超跌的厉害的,越跌越买,直至满仓。当然要基本面没问题的

很多强势股都超跌了。但现在有期指,以前的经验也不好靠得住。


12.(游资喜欢打板,那么是谁把股票拉到涨停板去的呢?) Asking:市场的共性,我们只是推波助澜而已。也有的是中长线主力在推动,我们进去抢点食而已。

(玩超短成功的,大部分获利是抢的跟风肥羊的钱,抢中长线操盘主力的钱,不是那么容易。)asking是的。
打开淘股吧APP
51
评论(10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我是短线客kk

16-12-11 12:46

0
说的太好了!好好消化!
夜阑星雨梦

16-12-11 12:27

0
上善若水顺势而为
下雨无忧

16-12-11 12:16

0
学前辈
明心明德

16-12-11 12:09

0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是佛严重的吩咐,他又告诉须菩提,一个学佛的人,要能够做到无相布施,一切相不住。为什么人要布施、要慈悲呢?拿中国古文来讲,就是‘义所当为’四个字,人生就应该这样作。利人、助人、慈悲,这样不住相的布施,他所得的福德果报,大得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须菩提啊,你要记住啊!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如我所教你的,无所住去用心修行,那才是真修行。有些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住在愁眉苦脸的当然不对,一天到晚在散漫无所归的也不对,不空也不对,要一切无所住,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这是大乘菩萨般若道的修法。

所以禅宗五祖教六祖先看金刚经,就是走的这个法门,一切无所住,这就是大乘佛法最基础的修法,也是最究竟的。可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我们看金刚经讲般若,常常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认为金刚经是谈空。金刚经没有一句谈到空,他只拿虚空来作比方,大家认为金刚经讲空法是一个错误。金刚经只告诉你无所住!无所住并不是空啊!无所住,如行云流水,你看那个流水在流,永远不停留的过去了,但是又有来的,而一切是无所住,并没有叫你空啊!这一点青年同学要特别注意。

在第四品中,佛告诉我们一个修行的方法,认识真正佛法,无所住而不是放下,‘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就是这样去修。第二个要点告诉我们,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我们晓得做生意要有三种资本,一种是开设的资金,二是货卖出去货款未收回时,还要占一笔资金,第三笔是周转金。学佛只要两笔资本就够了,比做生意划得来。哪两笔资本呢?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资粮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给朋友写匾额,写一个──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双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报,又有钱又有富贵功名,但却没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穷得要死,世间福报不好,也没得办法。佛境界就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这叫作福慧双修,智慧资粮圆满了,福德资粮圆满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经的时候,念到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两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

  ------南怀瑾先生《金刚经说什么》
明心明德

16-12-11 08:32

0
  华山论道:二、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在这一章,老子回过来说明“以其无死地”,而能够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远存在的道理。同时这章的说明,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发挥。

  摄生处世之道 四两拨千斤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国道家的思想文化,把这个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在西方哲学上可以说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做神,叫做如来。真如、佛,很多的代名词。中国文化中的代名有两种,一种叫道或者叫它天,还有一个用数理的代名叫做易,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道生之”,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即所谓“德畜之”。有“道”没有“德”来保养,这个“道”就不可能修成。我们看佛家以及其他比较宗教的书,讲到“道”时,都要注重行为的道德;没有行为的道德,“道”是修不成功的。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打坐修道,除了坐而言之,坐而定之,还要起而行之。所以道德行为是修道的基础。子思在《中庸》上说,“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没有真正的善行,没有道德的成就,那个“道”是修不成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道”便是生命“生”的力量,等于有了动力能源。但是这个能源,如果没有相当的工具去好好把握它,就会被浪费掉了。要想把这个能源用得适当,就是“德畜之”。

体和用两方面何时起作用呢?“物形之,势成之”,宇宙万有的这些物质,是“道”与“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种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万物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成了“势”,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命,完成一个生命的所需。比如一颗种子,种在泥土里,这是“道生之”,但是必须要得到日光、空气、水来培养他,这就是“德畜之”。慢慢这颗种子由泥土中抽芽,开花而结果,最后我们可以吃到果实如苹果、芒果等,是为“物形之”。但是今天种下一颗种子,不是明天就得到果实,必须要有一个力量形成,那就是“势成之”。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成长,所以在其用上,“势”有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这一个道理是说明宇宙万物生存的“势”,由本体的功能开始,而培养其“德”。在人的行为方面,就是道德成长起来,才会有一个成果;这个成果的构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力量。

讲到“势”,中国文化中,讲得最好的是《孙子兵法》,主张用“势”。这个道理,可以说是由道家思想而来,也就是从老子这里发展出来的。多年前跟美国一个海军将领聊天,因为是朋友谈天说笑,他谈起《孙子兵法》来,我说现在你们西方各国的军事思想,只讲究力,不懂“势”的妙用。你们只讲有多少力,多少制造兵器的工厂,多少钢铁,多少物资原料,有几颗原子弹,都是用力来算计胜负。假如胜负真的只靠这些来决定,那么我们中国就惨了,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咸鸭蛋。中国的《孙子兵法》讲“势”,不是比力的,是所谓“四两拨千斤”。一个四两重的东西,可以把一千斤重的东西转动、推开。这就是“势”,以寡击众,一个人打垮了几百万人!

《孙子兵法》阐述“势”的道理很有意思,孙子对于“势”的形容只有一句话——“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其余什么都不讲。孙子的秘诀就是这一句话,转动一块圆的石头在“千仞之山”。古人的度量衡,七尺就等于一仞高,约等于现在的一丈高;“千仞之山”等于现在一万尺的高空山上,有一块石头,重不过五十斤,但方向不走呼呼地转。这一来,所有下面每一个地方都要发警报,人人都要准备躲起来了,因为每人都有被打中致死的可能。“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是一个“势”但等到这个石头一掉到地上,只不过五十斤重,那会有什么大力量呢?小孩子走累了,就在上面撒泡尿,用脚来踢它滚一滚,这石头一点威风也没有了。但是当这五十斤五头在半空中一转,那个势一旦形成,百千万人都要跑掉。所以孙子这么一句话,就说明“势”的道理,四两可以拨千斤。

“势成之”,生命的力量形成为“势”,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懂得修道。所以要把握住那股“势”,不管打坐、学佛、练工夫;甚至身上气脉动了的时候,只要把握住那个“势”,生命的力量就可挽回。比如中国的医学,有时候对病人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真正最高明的医生,利用病人本身生理最后一点点微细的“势”还存在的生命力量,药下去刚巧把他生命的力量调动上来,把他救了。医道到达这个程度,差不多近乎“道”了。虽然只是医学上的一种技术,却都是高度的智慧,这不是一般读了几本医书的中医所可以了解的。所以说,万物的形象,万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的形成,都与“势”有关系的。因此,把握“势”这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势”。

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台风刚刚起来时,海里、河里看到一片浮萍叶子漂在水面上,忽然浮萍摇动起来,从浮萍的底下冒出了一个水泡,立刻感到风起来了。最初只是那么一点,然后愈摇愈大,逐渐扩大成台风,可以把山岳吹垮。台风的中心也愈转愈大,台风中心是空的,叫做台风眼,里面闷极了,热极了,没有风,也没有雨,是由一个“势”形成的一股力量。

生命的功能也是这样,有些人打坐时有了内热的情形,身体内部的力量起来了,也就是台风起来的道理。学道学佛的修持工夫,如果不懂物理医理,不懂这些哲学上的道理,就没有办法进步。在修持过程中,每一个境界,每一个情况的出现,都要晓得它的道理,晓得运用那个“势”,而后成之,才可以得到长生不老的效果;否则,反而修成短命缩年,那就很冤枉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四个程序,就是物理世界由幻有而形成的原则,也就是摄生之道,同时又是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成功事业之道的一个大原则。这四个程序要发挥起来,含义非常深远,也非常之多,这要我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去了解了。

  道之尊,德之贵,不是乡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老子指出“道”与“德”的重要。当然在老子的时代,对“道德”两个字的观念,并不是我们后世现代的观念。现代一般人以为,对人对事温笨笨的态度就是道德;其实那个样子不是道德,而是乡愿,是很坏的行为。道德是对善恶是非有正确的认定,而且有所作为,不是一般人所讲的中庸。一般所认定的中庸,开不是真正的中庸含义,那只是乡愿的马虎、含糊、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孔子说,“乡愿者德之贼也”,这种所谓乡愿的人,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有道德,实际上为善不能,为恶也不敢,根本谈不上道德。一个乡愿之人,在乡巴佬眼里看起来,是个滥好人,如此而已。可叹的是,后世道德的观念,差不多都属于乡愿的范围。

把“道”当成道德,也是错误的;“道德”的真正解释,在老子的学说就是四个字,也可以说是六个字,那就是“道生之,德畜之”。所谓“道”给人生命,给人安全,是生生不已。“德”能够养育万物,养育众生,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是尊重它的体,“贵德”是注重它的用。这是老子指出来的体与用的重要。

他又强调:“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他.说这个“道”为什么那么可尊呢?“尊”者尊重也,高也。这个“道”是那么高远,那么伟大,那么了不起!“德”是由“道”发出来的用,又是那样的宝贵。这一切是谁做主的?上帝吗?菩萨吗?还是阿拉吗?到底哪个做主?“夫莫之命”,其中生命的根源,不可说不可明!不能用人世间功利思想的看法解释。那是自己本身的一个力量,是至善“而常自然”的。

千万要注意,所谓“自然”,不是近一百年来所谓自然科学的那个“自然”,现代自然科学的“自然”,只是借用了老子的“自然”名词,而叫做“自然科学”。在老子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自然科学”这些名词。老子的“自然”,是他所创的一个名词,含义就是:本身当然如此,也是必然如此,不需要另加解释的,就叫做“自然”。所以他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没有另外一个人做主,没有另外一个力量,没有谁的命令,是“道”本身有如此的功能。

  天地自然的道德功效


观察宇宙万有的现状,“道生之”,就是一个生命,“德畜之”,其功能生生不息。刚才我们比方“道”像种子,“德”比为土地肥料等,“长之育之”,让它生长,好好养育立。“亭之毒之”,“亭”是个形容,站起来亭亭玉立,“毒之”不是把它毒死,古代的“毒”字就是“治”的意思,是“政治”的那个“治”字,有治理、修理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修理。在一个原始森林里去看,那些高大的树木,遍布山上,进去以后,暗无天日。从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人修理过,可是树与树之间的枝叶,自然修理得好好的,相互避开不重叠。我要生长,他也要生长,所以两不妨碍,相互让路,这个就是“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保护他,养育他。天地万有生下来,自然蓄育了很多东西,一只鸟,一条虫,都自然地活下去,各有自己的生命功能。不是上帝帮忙,而是那么自然地活下去,也是自然的道理。

但是最后归到形而上的道体,我们看这个天地道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个天地宇宙,生了万有,都没有将任何一样东西收为己有。一切自然地生起来,又全部交给天地,并不一定交给我们人类,不过人类自私把它占有了。人类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猪嘛,该给我们吃的;牛嘛,笨笨的也应该是给我们吃的,所以人类很坏。天地虽生万有,并没有想占有任何一点东西。

“为而不恃”,这个伟大的天地,生长了万有,那么大的功劳,它没有傲慢,没有认为功劳很大,你们都得听我的;也没有说,上帝来传他道,拿把刀对人说信则得救,不信就杀了你。这一套不是天道,虽然天地万有这么大的功德,自已没有自恃的心理,没有自傲的心理。

“长而不宰”,它只帮助万物的成长,不做万物中任何一物的主宰,它不出主意,而让你自己生,灭掉死掉也是自灭,它也没有害你。它希望你能够生长,可惜的是人找不出自己生命的道理。虽然你自生自灭,以后它又会再把你生出来,永远这样生生不息。
“是调元德”,这个“元”就是“玄”,原来古书就是“玄德”,三国时蜀汉的刘备号叫玄德,就是从老子这句话里来的。古人取名字很费心思的,需要很多书本上的学问。刘备的“备”字,就是取自老子这一篇,意思是万物俱备,的别号就取“立德”两字。取这样的名字,等于告诉刘备,在这一生中,随时要了解自然物理“道”与“德”的功效,要时时刻刻自勉自励,处理自己的人生,同时要自己修身养性,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把握得住了。

------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第五十一章》
明心明德

16-12-10 16:20

0
与人为善不图回报,受人之恩滴水涌泉。
glorious2007

16-12-10 12:29

0
夜阑星雨梦

16-12-10 12:13

0
道生之  德蓄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w起家

16-12-10 12:05

1
插个眼。

asking:  谁买谁卖不重要,关键是市场的认同度.当然,机构的号召力是很强的,需要加以重视。。

asking:从来暴涨的股票天量见天价的居多。。。。。

  大部份时候题材比形态重要。题材能否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同是判定龙头最关键因素,再结合大盘当时的炒作氛围的好坏决定进出。
明心明德

16-12-10 11:55

3
把 "与人为善,知恩图报" 列为asking股市心法第一条的理有:

一: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二:《大学》: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但从人类文化的人生哲学角度来讲,“名、利、财、货”,“富贵功名”,“权位金钱”,都只是在生存、生活上,一时一地的应用条件而已。它的本身,只能作为临时临事时所需要支配的机制,根本上它都非你之所有,只是一时一处归于你之所属,偶尔拥有支配它的权利而已,并非究竟是归于你的所有。因为你的生命也和“功名富贵”那些现象一样,只是暂时偶然的存在,并非永恒不变的永生。



  你想要创业,或是你想做任何一件事业,必须要具备先能得到“人和”。你想要人心归向,或是个人想要有朋友相助,必须先要从自己“立德”开始。如果你自己做人,态度、言语、思想等行为,处处“缺德”,一切就免谈了!

  任何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在于个人的“行为道德”,也就是包括心理行为和处事行为两种的综合。所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个“末”字,不是说财是没有用的意思。这是说,一个人,自己的道德行为是根本,财货是由根本所发展产生的枝末。换言之,德行,犹如树根,财货,犹如树的枝叶。树根不牢固,枝叶是不会茂盛的。


——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