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石墨烯,每日更新,直到得到市场的认可!

16-12-07 20:41 3117次浏览
酸辣汤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017石墨烯技术创新论坛将于珠海举行 直击诺贝尔尖端科技2016年12月07日 13:20

来源:齐鲁晚报

原标题:2017石墨烯技术创新论坛将于珠海举行 直击诺贝尔尖端科技
齐鲁晚报讯 近日,首届“石墨烯技术创新论坛会”将于2017年1月4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度假村酒店星际厅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由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主办,珠海聚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珠海聚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是促进石墨烯产业发展的一大盛会,在珠三角甚至全国都备受瞩目。大会涵盖石墨烯前景、产业格局展望、石墨烯应用、石墨烯落地招商、石墨烯电池最新成果展示等多个环节。参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不仅有权威研究院和政府行业协会的领导,更有闻名中外的石墨烯专家和行业翘楚,将展现出一幅高朋满座、蓬壁生辉的石墨烯产业盛况。
自石墨烯被发现并应用以来,聚碳复材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希望能创建一个让国内外深入了解石墨烯系列产品,进而深入合作的重要窗口。而本次论坛,无疑就是促进中外石墨烯行业交流及推动地方石墨烯产业走出去、谋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届石墨烯技术创新论坛的筹备工作现已启动,各项活动计划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中国平安 、万和股份、格力集团、碧桂园中石油 等知名企业对此次论坛高度关注,届时相关企业负责人均会作为重要嘉宾到场参与论坛讨论。同时,本次论坛也受到了澳门大学科技学院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鼎力支持。

论坛大会将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继续围绕石墨烯的应用领域,举办产品展示、技术研讨、贸易合作等活动,为国内外从事石墨烯研究的研发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一个集政策研讨、学术交流、产品展示和项目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平台,目的是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推动石墨烯产业的发展。
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珠海聚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全资子公司聚碳动力,将携石墨烯应用新品施摩奇(SMK3000系列)石墨烯润滑油添加剂进行专场产品招商发布会和相关签约仪式。届时,聚碳动力还将重磅亮相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步入生产线的石墨烯电池,并公布详细上市计划。
自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石墨烯材料的各项研究进展备受瞩目。本届石墨烯大会,聚碳复材将与来宾分享其对石墨烯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以使得大家有机会与诺贝尔奖科技近距离接触,更好地体验到科技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惊喜转换。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3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酸辣汤

17-01-17 15:37

0
中国石墨烯商业旗舰计划在厦门启航)


中新网厦门1月11日电 (记者 杨伏山)致力推动石墨烯商业应用的《中国石墨烯商业应用旗舰计划》,11日晚在厦门启动。。

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石墨烯商业应用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木成称,将分三个阶段,推动中国石墨烯产业至2025年实现总资产10000亿元,营业收入10000亿元的双万亿目标。
受困于原材料成本昂贵和缺少商业应用两大发展瓶颈,中国石墨烯产业化进程,一直倍受业界关注。
该“旗舰计划”将以中国石墨烯制备、应用为基础,以专业产业集群为支柱,以园区经济为主要载体,以产业+资本的双轮驱动为动力,把资源变成资产,把资产变成资本,用资本做强产业,形成条块结合,产融结合的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模式,将石墨烯产业打造成中国制造业强势行业,引领世界石墨烯行业的发展。

据介绍,“旗舰计划”由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提出,集合了新华社瞭望智库、恒力(厦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信绿龙科技控股集团、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等多家单位共同打造。
2016年9月6日,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工业量化产基地实现试投产。该基地2016年实现量产石墨烯100吨,预计2018年产能将达到1000吨规模,2020年提升到5000吨规模,将解决石墨烯原材料昂贵的问题。
业界人士称,伴随“旗舰计划”的启航,阻碍石墨烯“飞入百姓家”的商业应用瓶颈将有望被打破。
酸辣汤

17-01-04 15:46

0
石墨烯在室温下实现自旋过滤 


  据美国《IEEE光谱》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海军实验室的科学家将一层石墨烯置于镍层和铁层之间,制造出了首个能在室温下过滤自旋的薄膜结点设备,最新研究将有助于下一代磁随机存储器(MRAM)的研制。

电子具有两个重要的属性:电荷和自旋,现代微电子技术只利用了电子的电荷属性;而在新兴的自旋电子学中,自旋取代电荷作为信息储存和传输的载体。自旋过滤能得到高度自旋极化的载荷子。在磁随机存储器中,自旋极化脉冲让磁位在“0”和“1”之间切换,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起初,石墨烯并没有应用于该领域,因为当它平放时,电子的自旋不受影响且方向随机。但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有望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大展身手”。此次研究制造出的最新设备就是一个例证。从本质上来说,新设备就像一种过滤器,仅让拥有某种自旋的电子通过;而阻止拥有其他自旋的电子,确保电子的上、下极化彼此区别开来,制造出数字逻辑“0”和“1”。

  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叠层石墨烯薄膜的导电性以及它们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此,他们想出了一种新方法,在一块光滑的晶体镍合金薄膜上,直接“种植”大块的多层石墨烯薄层,这一过程设法保住了镍合金薄膜的磁性,使他们能将镍薄膜变成结点阵列。

研究人员解释称,新架构中的自旋过滤现象是石墨烯的量子力学属性同晶体镍薄膜的量子力学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当镍层与石墨烯层对齐时,仅拥有特定自旋的电子能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其他物质。


  该研究主要负责人、海军研究实验室材料科学和技术分部的恩里克·寇巴斯说:“自旋过滤效应已被理论预测,以前仅在处于低温的高电阻结构内看到,新结果表明,这一效应也能在室温低电阻设备内工作。”
酸辣汤

17-01-04 15:42

0
福建石墨烯产业结盟起航 产业制高点逐步形成 


 
  在发展石墨烯产业方面,福建后发制人,通过与国内及全球顶级科研机构联手,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图占领全球石墨烯产业的制高点.

  福建石墨烯产业结盟起航

 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施辰静 摄 

 
 
目前的市场上,石墨烯主要被用作散热及导电材料(图中黑色部分),可以让灯具、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的性能提升。施辰静 摄

高起点战略联盟成立
  30日,福建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称“战略联盟”)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挂牌成立。此举意义非凡,它直接对接石墨烯“诞生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以及石墨烯技术发明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厦门大学名誉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院士的产学研机构,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

  10月11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以厦门大学为主,依托中科院物构所、福州大学等建设能源材料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为依托,瞄准石墨烯研发制高点,组建开放式、高标准的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沿着这一思路,省内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主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政机构联合组建了战略联盟,由厦门大学出任首届理事长单位,19家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理事单位。

  “战略联盟将致力于优势互补、整合协调石墨烯技术和产业资源,建立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厦门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战略联盟理事长蔡伟伟如此定义联盟的功能定位。

  省政府为战略联盟聘请的首批石墨烯咨询顾问团队阵容也超级豪华。除了诺沃肖洛夫外,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刘忠范、万立骏、成会明、刘忠范等国内顶级专家。


石墨烯产业开始布局

我国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不过,近些年后发制人,文献发表量和专利数量已居全球首位。2015年5月,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全球首个石墨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全球石墨烯产业综合发展实力位列全球第3位。

  对于福建来说,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布局阶段。根据省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福建省大规模单层石墨烯制备技术远远落后于常州、青岛和重庆等地区,但石墨烯浆料、粉体的制备技术,以及特殊化学功能基团的石墨烯修饰技术处于先进水平,石墨烯的下游应用则处于培育阶段。综合比较,福建石墨烯产业在国内属于第二梯队,目前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科研力量则主要集中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已累计申报和拥有石墨烯电极等方面的发明专利77项。

  其中,永安市石墨烯产业的发展颇为引人注目。据永安市市长陈文华介绍,自2011年起,永安就已将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列入发展战略,出台了《永安市石墨资源开发管理办法》,引进了福建省翔丰华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与中航集团航材院、清华大学、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对接了高纯石墨、等静压同性石墨、石墨烯导电膜、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等意向合作项目,着力打造石墨与石墨烯产业基地。


产业制高点逐步形成

  在我省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石墨烯产业的全球创新技术制高点正在逐步形成。

成立于2012年的厦门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石墨烯产业中最早实现盈利的企业。烯成公司总经理刘长江告诉记者,该公司是国内首家从事石墨烯制备设备及石墨烯产品应用开发研究的企业,其核心技术团队是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蔡伟伟等5位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的博士,现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项。2014年12月,烯成获浙江赛伯乐基金A轮1500万元投资,2015年7月再获上市公司德尔未来和厦门乾盈润德基金B轮3000万元融资,2016年4月,被德尔未来以3亿元估值全资控股。

  福建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国内最早从事石墨烯产业的公司之一,开展了10多个石墨烯应用产品研发项目,设计并大规模量产石墨烯触控屏等产品,拥有多项石墨烯生长及转移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已超过40项;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纳米石墨烯微片的研发应用,2009年石墨烯微片1-10公斤级中试成功,2016年2月成功登陆“新三板”。

 此外,厦门祥福兴胶黏制品有限公司正致力于石墨烯在偏光片领域的应用;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石墨烯导电油墨的研发,目标是新一代物联网电路与电子标签产品;晋江成昌鞋材有限公司、晋江石达塑胶精细有限公司则已经与华侨大学合作开展石墨烯在EVA橡胶鞋材的应用研究。(福建日报记者 谢嘉晟 林世雄)

酸辣汤

17-01-04 15:35

0
科技传媒网讯 科技新闻栏目记者日前从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悉,中国石墨烯市场即将迎来发展的爆发期,到2018年,我国石墨烯市场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并到2020年形成千亿元级别市场规模。 
 
 联盟联盟相关负责人认为,因为大批企业投身石墨烯产业化,今年石墨烯产值预计将达到30亿元,远远超过去年的6亿元。还有很多企业正在尝试产业化,明年估计有五个到六个新领域产业化应用会突破。到2018年,石墨烯产值预计可达到100亿元,整个行业将迎来应用爆发年。而根据此前联盟公布的《2016年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将形成千亿元级别市场规模。
酸辣汤

17-01-04 15:32

0
 由埃克塞特大学开发的一种创新的廉价和简单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将开启“神奇”材料石墨烯的全球潜力。
来自埃克塞特石墨烯科学中心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直接在用于石墨烯的商业制造的铜衬底上创建整个器件阵列。然后可将完全和完全功能的装置转移到所选择的基底,例如硅,塑料或纺织品。
来自埃克斯特工程部门的David Wright教授和其中一位作者说:“使用石墨烯生产器件的常规方法可能耗时,复杂和昂贵,并且涉及许多工艺步骤,包括石墨烯生长,膜转移,光刻图案化和金属接触我们的新方法更简单,并且具有开发使用便宜生产的石墨烯器件用于从气体和生物医学传感器到触摸屏显示器的许多重要应用的真正潜力。
为了展示新工艺,团队已经生产出一种灵活且完全透明的石墨烯氧化物基湿度传感器,使用普通的晶圆级或卷对卷制造技术将花费成本,但是可以优于当前可用的商业传感器。
Moneter Craciun教授也来自埃克塞特工程部门和合着者,他补充说:“埃克塞特大学是世界上石墨烯的主要权威之一,这项新的研究只是我们愿景中的最新一步,帮助创造石墨烯驱动的工业高品质,低成本的石墨烯器件是使其成为现实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最新的工作是一个真正重要的进步,可以解开石墨烯的真正潜力。
 通过选择性功能化和图案化制造大面积CVD石墨烯基器件的简单工艺(2D材料)(2016年)。
酸辣汤

17-01-04 15:31

0

深圳将建全国乃至全球石墨烯产业中心,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占据先机。记者从近日在深圳举行的石墨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获悉,深圳非常重视石墨烯产业,对相关研究机构、产业联盟、企业进行扶持,力争在产业标准、研发、应用方面实现突破。
座谈会由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指导、深圳工业总会主办。
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理事长张景安表示,石墨烯正在成为当代颠覆性新材料,我国在石墨烯领域的专利申请、论文发表和资源占有都是世界第一。深圳石墨烯产业发展市场环境好、研发水平高、产业转化快,已诞生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希望深圳加大力度,使深圳成为未来世界的石墨烯产业中心,成为与美国硅谷媲美的“烯谷”。
据悉,深圳拥有全国最大的石墨烯应用市场,深圳锂电池、电动汽车、手机企业众多,产业链配套条件全国领先。深圳企业在石墨烯研发及应用领域实现一定的突破,比如华讯方舟成功造出世界首块石墨烯太赫兹芯片,烯旺科技在全球范围内最早将石墨烯科研成果产业化,华为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开展石墨烯应用研究,比亚迪正全力研发石墨烯—磷酸铁锂电池等。同时,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大学等在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记者wd群)
酸辣汤

16-12-08 18:57

0
中国航发航材院成功研发出新型石墨烯锂离子电池
2016-12-08 作者:刘杨
 中证网讯(记者 刘杨)近期,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航发航材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燕绍九博士披露,经过5年的不懈研究,中国航发航材院石墨烯储能材料研发团队已成功研制出具有快速充电、长寿命、低发热的新型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该产品目前已实现了批量制备,即将走向市场应用。
 检测结果显示,在同等条件下,此新型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仅为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十分之一,但使用寿命却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5倍,并且有效抑制了发热问题。如果采用此种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普通手机仅用10分钟即可充满。
 “中国航发航材院能够研发出同时具有‘快充’与‘长寿命’的新型石墨烯锂电子电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燕绍九博士指出,“一是中国航发航材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批量、高性能、低成本的石墨烯粉体制备技术,为石墨烯锂离子电池的研制生产提供了材料基础;二是中国航发航材院采用独特技术,把石墨烯作为关键电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充分利用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锂离子电池内阻、工作温升大幅降低,从而实现了快速充放电和长寿命的兼得。”该新型石墨烯锂电子电池将在汽车、航空、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

 据悉,经多年技术攻关,中国航发航材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突破了高品质石墨烯的批量生产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技术。在石墨烯储能材料方面,中国航发航材院一直致力于石墨烯锂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锂硫电池及燃料电池等新一代高性能储能器件的研发,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酸辣汤

16-12-08 17:55

0
2016中国国际碳材料大会召开,石墨烯重拳出击


  2016年12月8日,由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参与支持的2016中国国际碳材料大会在上海胜利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行业专家学者和近千名行业代表齐聚一堂,从学术和产业化角度探讨石墨烯、碳纤维、碳纳米管等近年来兴起的热门材料的最新进展及及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2016最具规模的一次碳材料行业盛会,会议重点关注全球范围内碳材料行业的最新发展状态及应用技术。作为最具潜力的碳材料,石墨烯仍是本次大会的亮点。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理事长刘忠范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Antonio H.Castro Neto教授、宁波中车新能源总工阮殿波教授等数十位业界知名专家受邀参与此次大会,并在会上做了精彩的报告。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就目前最热的石墨烯标准化问题、石墨烯粉体的制备技术、石墨烯的分散技术和应用、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例如超级电容和电池)以及石墨烯在未来发展中的商业化的挑战和机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烯碳新材作为国内唯一定位于打造石墨烯产业化平台的上市公司全面参与了本次大会。

11月8日由烯碳新材参与发起的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在问及对石墨烯产业的看法时,烯碳新材产业研究部负责人提到,石墨烯产业仍处于早期,只要大家能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踏实,相信石墨烯未来一定能够像硅材料一样成为新工业时代的转换器。烯碳新材以投资并购布局石墨烯产业链的方式发展石墨烯项目,包括全覆盖式伞形基金,生态多样型配套服务等;以投资+平台的方式,开创了石墨烯早期产业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并在石墨烯平台上提供了多种行业服务,为推动产业进程、搭建石墨烯产业信息化、构建石墨烯业内多渠道交流平台奠定基础。 

酸辣汤

16-12-08 17:53

0
我国科学家把石墨烯单晶的生长速度提高了150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522201,11327902)资助下,由俞大鹏院士领导的“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研究团队的刘开辉课题组在大单晶石墨烯的生长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于2016年11月7日以“Ultrafast growth of single-crystal graphene assisted by a continous oxygen supply(氧化物衬底辅助石墨烯单晶超快生长)”为题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
石墨烯作为一种典型的量子材料,不仅成为当今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也同样引起国内外工业领域的高度重视。欧盟启动了石墨烯旗舰研究计划,美国、日本、韩国也都先后加大了石墨烯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力度。中国在各地石墨烯研究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石墨烯研究联盟。目前,全球与石墨烯材料和应用相关的各类公司有上万家。尽管石墨烯作为添加物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得以应用,但是在高端光电器件应用等方面依然进展不大,其核心瓶颈是难以获得大尺寸的石墨烯单晶。现有的大单晶石墨烯生长的方法生长速率普遍低于0.4 μm/s(微米/秒),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来生长出一片晶元级的样品。
 刘开辉课题组利用CVD(气相沉积法)在1000oC左右热解甲烷气体,把多晶铜衬底上石墨烯单晶的生长速度提高了150倍,达到60μm/s。这项重要突破的核心是把多晶铜片放置于氧化物衬底上(两者之间的间隙约为15μm)。理论模拟计算证明,氧化物衬底能够为铜片表面提供连续的活性氧,显著地使甲烷分解势垒从1.57eV(电子伏特)降低到0.62eV,从而能够高效催化铜表面上的反应,提高石墨烯的生长速度。利用这种技术,他们能够在5秒钟内生长出300μm的石墨烯大单晶。该研究结果对于可控、高速生长出大单晶石墨烯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技术价值。 
酸辣汤

16-12-08 09:18

0
石墨烯:颠覆性震荡一波又一波

2016-12-08 05:31:00科技日报分享


 参与石墨烯的发现者之一、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这样描述石墨烯:可被无限拉伸,弯曲到很大角度不断裂,可抵抗很大压力,同时有非同寻常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由此,石墨烯被公认为“彻底改变21世纪的新材料”,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竭尽所能尝试将其应用于微电子、能源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环保等领域。石墨烯正在全球掀起一波又一波颠覆性深层震荡。
震荡一:撼动传统行业标准
石墨烯的一个神奇之处是,虽然理论厚度约0.3纳米,却可以达到“零渗透”,几乎可以隔绝水、氧气、钠离子。再加上石墨烯本身具有憎水憎油性,其片层结构具有“迷宫”效应,可阻碍水、腐蚀性离子等向金属基材渗透,进而起到长效防腐作用。
2015年1月3日,涂有石墨烯防腐涂料的第一台海上风电塔筒在中国如东海域下海,成为世界海洋重防腐领域的里程碑。底漆重防腐试验时间突破2500小时,超过美国标准约3倍。可以说,撼动了传统防腐涂料的标准,以往重防腐体系中的关键指标须含锌粉70%-80%,而在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中,可以用20%的锌(甚至是零)+1%石墨烯代替。从实际效果来看,添加约5%的石墨烯粉,可减少使用锌粉50%,省料又环保。后续的石墨烯重防涂料系列产品将延伸到海洋平台、海洋船舶、油田井下管柱和输油管线及容器等领域,形成数十亿元的产业链。
不仅如此,石墨烯还在数字电路中展露锋芒。2014年,IBM测试世界上第一个多频石墨烯射频接收器和石墨烯整合电路,性能比上一代提升近万倍。今年12月,石墨烯旗舰计划的意大利合作伙伴CNR-ISOF研究表明,可以使用石墨烯生产完全柔性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天线。
由此可见,石墨烯在撼动着一个个传统行业的标准,打开崭新而充满希望的应用领域。下一个会是谁?或许是散热材料、锂电池、超级电容……
震荡二:促制造业转型升级
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纷纷以信息化带动制造业升级,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随着被注入传统材料,以及制备工艺发展,石墨烯也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带来转型升级的机遇。
单层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电学、热学、力学性能,有望成为未来精密信息器件的理想材料。而在单层氧化石墨烯上直写、裁剪或制备出各种纳米图形和功能器件,被认为是石墨烯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因为这需要采用特殊的操控台,并具有精准工艺,即便实验室可以做到,要实现大规模制备,则需要批量纳米级精密设备,如用现有制造业基准下制备的操作仪器,就如同戴着拳击手套去拿小螺钉,会十分吃力且低效。这就需要升级制造业的精密等级。
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可谓大显身手,需求量巨大。将石墨烯应用于复材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率和强度,同时具有灵活性。将石墨烯复材用于各种工程材料之中,可促进整体制造业的转型。
北美地区已促使许多石墨烯制造商和大学、研究机构合作,以扩大和满足石墨烯复材的需求,力求用石墨烯的发展带动美国制造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有中国专家表示,石墨烯产品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符合中国当前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石墨烯产品实现工业化量产,一定能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震荡三:提升政策融合机制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已将石墨烯定为一种战略性新兴材料,都想在石墨烯发展潮流中跻身前列,而从国家政策上助力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这取决于政策机制的融通,以及灵活接纳新事物、新理念、新技术的更替能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加速提升政策融合机制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发力:首先,顶层设计国家级产业发展规划,尽早确定石墨烯产业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明确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资金来源及政策措施等。
其次,打造健全的上中下游链条,促进产业发展。石墨烯产业最大瓶颈在于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研发制备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脱节,市场需求尚未全面打开。因此,在机制上要确定合理的组织框架,推动材料、设备、工艺和应用并行发展,协调整个链条发展。
第三,统筹国家层面的资金用在“刀刃”(重点项目)上,而不是撒胡椒面,什么都投,正如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先后将上千亿专款投到导电油墨、薄膜技术、压力传感器等最具潜力的技术研发上。
有“石墨烯之父”之称的安德烈·海姆近期指出,在学术研究和产业化之间有很大的空缺,政府可在其中“造桥”,空隙过大时,桥就要足够长。政府投入资金建起中间的立柱支撑起一座桥,桥的一端是学术研究,彼岸则是真正的石墨烯产业化。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