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6年12月政经要闻录

16-12-01 21:39 4685次浏览
九华山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将拒绝新煤矿开采、加工项目,煤炭开采项目的暂停将持续到2018年年末。(新华社)

赤天化 子公司因煤炭供应紧张停产。赤天化1日晚间公告,公司接到全资子公司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通知,桐梓化工因煤炭供应紧张决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生产装置全系统暂时停车。

国家煤监局预计四季度煤炭需求缺口约为4000万吨。国家煤监局副局长宋元明在2017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上预测,2016年四季度煤炭需求缺口约为4000万吨,处于紧平衡状态 。2017年,如果煤炭产量全年由276天放开至330天,那么煤炭供给 或将再次大于需求,年度过剩或将超过1亿吨左右。

·煤炭工业协会:多因素叠加促煤炭价格理性回归·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1日表示,多因素叠加促成煤炭市场价格理性回归,要着力把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明确基础价格+浮动价格的定价模式,达到了煤炭供需双方互利共赢的效果。对此,煤炭企业要引起高度重视,着力稳定煤炭价格,把价格稳定在550至600元/吨左右,维护行业平稳运行。

惠誉:OPEC减产协议对于市场恢复均衡是重大的一步。 如果减产协议得以延长,预计2017年一季度原油需求缺口将达到400万桶/日,至四季度将扩大至1300万桶/日。

·11月钢铁PMI指数升至今年5月以来最高点·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最新钢铁行业PMI指数,11月份为51.0%,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达到今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点。主要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时隔四个月后重回收缩区间,新订单指数两连升至近七个月的高点,新出口订单止跌回升至50%的临界点以上,产成品库存指数两连降且跌至近七个月的最低,购进价格指数两连升至70个月以来的高点。

·11月烧碱价格大涨近40%·11月,国内烧碱市场整体成交氛围火热,烧碱价格上涨37%,月初国内市场均价为630.91元/吨,月末国内市场均价为864.55元/吨,价格同比上涨47.5%。11月份部分地区烧碱价格再一次突破历史纪录,各地区烧碱价格同步增长,涨幅不同,主产区山东以及华东和华南等地区涨幅较大。

·发改委:违法违规煤炭产能将不再有补办手续机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今后违法违规的煤炭产能将不再会有手续补办的机会,相关部门即将再度开展针对违法违规产能的大检查。注:此前曾有一部分违法违规的煤矿在建产能补办了手续,并被准许按相关规定通过减量置换投产。

·煤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在1日举行的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指出,煤炭需求并未增长,而供给有绝对的保障,价格会有序回调至合理区间。下一阶段,特别是供暖结束后,煤价会进一步下跌,但不会再次跌破底线。政府会采取调控措施使煤价稳定在合理区间。

·中铁总:目前装煤敞车缺口10万辆 干线货运能力趋于饱和·今天上午在秦皇岛举行的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郭玉华表示,明年的铁路运力处于整体宽松,局部偏紧状态。但近期季节性保供压力较大。敞车,特别是装煤敞车的缺口大概在10万辆。除了大秦线等几条线路外,主要干线货运能力趋于饱和。目前铁路总公司已经置换出2万辆敞车装运煤炭。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7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九华山

17-04-11 18:27

0
·陕西煤业:一季度预计扭亏 盈利23亿至27亿·陕西煤业( 601225 )4月11日晚公告,预计2017年一季度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净利为23亿至27亿,上年同期为亏损3884.72万。业绩扭亏原因包括为煤炭行业去产能价格回升及公司2016年资产重组、内部管理提升等因素。(证券时报) 
·兰花科创:去年亏6.6亿 今年一季度盈利逾2亿·兰花科创( 600123 )4月11日晚间披露2016年报及2017年一季报,公司2016年实现营收43.58亿,同比降4.53%;净利润亏损6.6亿,同比由盈转亏。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7.19亿,同比增长127.86%;净利润2.24亿,同比扭亏。股东方面,3只社保基金均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其中社保基金一一六组合为去年四季度退出,一零五组合和一一一组合为今年一季度退出。(证券时报)
九华山

17-03-19 21:08

0
安徽省统计局近日公布2016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95.5万人,比上年增加51.9万人。其中合肥市常住人口达786.9万人、仅次于阜阳市,城镇化率继续居全省首位。
蜀山区常住人口数居全市首位
2016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是依据省政府决策部署,由省统计局具体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省情省力调查。此次调查以2016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共调查登记人口67.2万人。
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95.5万人,比上年增加51.9万人,同比增长0.8%。
其中,合肥市常住人口786.9万人,在全省16个市中仅次于阜阳市的799.1万人。分县区来看,人数最多的为蜀山区,达123.8万人。
合肥城镇化率持续排全省第一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报告分析了全省城乡人口结构,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221.0万人,占总人口的51.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74.5万人,占总人口的48.01%。
合肥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为69.1%,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铜陵;2015年城镇化率提升至70.4%,跃居全省第一;2016年,城镇化率上升为72.05%,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
合肥人均受教育年限全省最高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2016年合肥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在全省最高,达10.89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23年),在16个市中持续居首。
数据显示,全省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在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123.4万人,占总人口的50.4%;女性为3072.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7。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34.4万人,占总人口的18.31%;15~64岁人口为4317.6万人,占总人口的69.69%;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02.2万人,占总人口的17.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43.5万人,占总人口的12.0%。(记者苏晓琼)
九华山

16-12-27 18:05

0
周金涛于今年3月14日发布的报告《过程与系统:周期的真实义》
周期终将幻灭,但在此之前我们仍将经历一次康波,虽然轮回才是永恒,但周期的奥义是对过程的追逐,所以,周期研究的核心是对过程的描述,如果不是对过程的珍视,对周期的一知半解只能永世沉沦。我们从来没有把周期当做宏观经济来研究,周期是经济、技术、社会系统及其社会制度的综合产物,在周期大系统面前,几个宏观指标的微小变化根本不值一提,周期研究的境界是以对系统的理解来推断细节的变化,过程与系统才是周期的奥义。为什么要写这段文字,只是说明对周期的认识不是几个宏观指标可以左右的,不是去实体领域调研可以感知的,能够出众的只是在于对周期系统的理解以及顺周期之道而行的理念。
我们在去年中期之后,对全球的周期运行发表了几个观点,主要见于《全球变局》、《宿命与反抗》、《中国经济即将触底》、《2016:为资源而战》、《大宗商品周期研究》等报告中。在这篇文字中,我们将再次阐述对这些报告的持续理解。
一、关于宿命与反抗
全球2009年以来中周期的高点已经在2015年出现,这是全球以货币宽松反危机的高点,也是货币宽松的边际高点,自2015年至2019年,将步入本轮中周期的下降阶段。2015年是全球中周期第二库存周期的高点,而在调整一年多之后,全球将在2016年迎来第三库存周期反弹,这就是我们当前经历的周期阶段,全球第三库存周期的触底顺序是中国、美国、欧洲。在2015年之前,我们看到的是宽松是资产价格上升的根本推动力,而在2015年之后资产价格的大方向是所谓的资产收益率的降低,从而资产管理的核心由获利向保值转移。而在2016年第三库存周期反弹时,由于宽松已经到达边际高点,流动性宽松的推动由基础货币转向货币乘数的上升,从而引发通货膨胀预期,这就是资产保值需求的根本机制。在这个机制下,资本会脱虚向实,从而投资重点由轻资产向重资产转移,由估值逻辑向通胀逻辑转移,这就是当下投资的核心逻辑。但是这也并非是长久逻辑,滞胀就是萧条前的回光,当滞胀达到高点时,流动性宽松逻辑会彻底倾覆,货币消灭机制启动,彼时的投资主逻辑转向对资产的流动性的追求,现金为王。所以,投资主逻辑随着周期的演进而不断变幻,把握过程才是周期的奥义。
二、关于第三库存周期的开启
全球及中国经济第三库存周期的开启,不是由几个宏观指标所决定的,他是周期系统运转到此时的必然现象。我们将随后发布新的报告来阐述第三库存周期开启的深层次机制。在这里,关于第三库存周期我想阐明几个看法。其一、当前只是第二库存周期触底和第三库存周期开启之时,各项宏观指标的好坏变化并不改变周期的运行,改变的只是人的心态。目前比较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在2015年12月份价格触底之后,看到了库存水平的持续下降,这正是确认价格低点有效性的标志,往往这种价升量跌意味着库存低点将于2016年二季度出现,而库存低点的出现意味着库存周期由价升量跌转向量价齐升,真正的库存周期主升段才会到来,那时我们才能看到实体经济的明确改善。所以,二季度才是周期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在此之前我们对周期的投资依靠的是信仰,但唯有信仰才是财富的源泉。
其二,关于库存周期的持续性问题,在我们的周期体系中,一旦库存周期开启,就存在自我加速机制,而在以往几十年的经验中,第三库存周期向上阶段最短为9个月,这是由工业生产的循环周期所决定的,所以,整个2016年都将是第三库存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个过程首先主要由库存行为所推动,必须说明,通胀预期也是库存行为的推动力。至于房地产投资的回升以及财政基建的回升,这只是库存行为的加速器,在库存周期的的第一个循环阶段,投资加速器并非必要的。投资加速器的作用,是在库存周期进入量价齐升之后,决定库存周期的高度及其延续时间,如果加速器启动合适,本轮库存周期可延续至2017年中期。
三、关于本次商品反弹的性质
我们依然处于商品熊市中,这是毫无疑问的。2011年开启的是商品产能周期级别的熊市,这个熊市将延续至2030年才能开启新的产能周期。但是,商品熊市的前7年是商品价格的主跌段,这一阶段几乎会跌去商品熊市的所有跌幅,理论上,商品熊市的价格最低点出现在2018年后,随后是震荡筑底期。在前7年中,第5年商品的价格将触及第一低点,随后展开熊市大级别反弹,这一反弹将领先于第三库存周期的启动而开启,滞后于第三库存周期的高点回落,理论上将持续1年以上,这就是本轮商品熊市大级别反弹的性质及其时间跨度。
比较令人吃惊的是,我们研究了过去50年与本次反弹类似的商品熊市反弹,在各个品种的开启顺序及其未来幅度方面有了新的发现。以历史经验触底顺序来看是糖=>铁矿=>石油=>铅=>黄金=>铜=>产出缺口=>铝。糖是最为领先的品种,而本次糖的触底时间在2014年9月,铅的触底是在2015年1月,在商品的反弹的第一波中,糖,铁矿和黄金的突出表现符合历史规律。而在反弹第一波之后,由于对周期的质疑,都将产生一波明显的回撤,而随后的第二波上涨却更加猛烈。
四、关于滞胀的宿命
我们反复强调,中周期第三库存周期的基本特征就是滞胀,但这个滞胀是局部和短暂的,滞胀在中国来源于通胀的回升速度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直接的推动力是经过库存周期的长期下行后上游资源品的价格修复,前面已经言明,这种价格的修复根本上是由资本脱虚向实的保值需求所决定的。所以这个滞胀只是基于通胀与增长上升速度的比较。这些情况在美国会有所不同,美国的第三库存周期将于2016年二季度启动,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将是推升美国通胀水平的主要动力。我们判断这将发生在美国第三库存周期启动后的下半年,而在一年之后,即2017年,美国可能会出现通胀脱离增长的景象,全球将出现滞胀特征,那时可能是本次全球第三库存周期的高点。
当全球第三库存周期在2016年中期进入中国和美国共振向上阶段之后,我们判断人民币币值将领先回升,随后,美元指数进入本轮美元周期的最终上升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将看到美元与大宗和黄金同涨,而在本轮第三库存周期的高点附近,即2017年中期附近,我们将看到本轮自2011年开始的美元指数牛市的高点。随后本轮全球中周期将彻底进入最终下降期直至2019年。滞胀就是萧条前的回光。
五、关于2017年中期之后的全球景象
2017年中期之后,东西半球的房地产周期进入共振回落期,我们预期中国本次房地产周期的B浪反弹将在2017年中期之前已经回落,而美国房地产周期一浪上升将持续7年,将在2017年中期之后回落,所以2017年至2019年将是全球经济增长基本动力的回落期,也是本轮中周期的回落探底阶段,而从更大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意味着全球货币宽松反危机的结束与清算,康波进入萧条阶段,是中国经济周期的四周期共振低点。周期终将幻灭,但在2019年之后,中国新的房地产周期将启动,所谓幻灭即是重生,以人生发财靠康波来看,2019年是1985年后生人一代的第一次人生机会。
周期由人类的社会运行系统所推动,自然包括每一个周期的信仰者与不信仰者,而在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信仰者与不信仰者自然有其不同的结果,这本身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无谓的争论,当下需要做的,只是把周期的过程研究清楚,获取周期对我们人生财富的意义。所以我们反复强调的是,周期终将幻灭,但在此之前,我们仍将经历一次康波。
九华山

16-12-01 21:58

0
举牌行为盛行,驱动估值重估
的确,就周四的盘面来说,权重股出现了强有力的回升行情。不仅仅是险资举牌的地产股,而且还包括潍柴动力(000338)等近年来业绩表现靓丽的品种。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与近期持续举牌的行为有着较大的关联。
一方面是因为持续举牌,使得上市公司的高管、大股东感受到一定的威胁。比如说南坡A(000012)高管离职风波,再比如说莫高股份(600543)的野蛮人敲门使得控股股东地位岌岌可危,如此就使得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以及高管纷纷积极进行市值管理,或者直接增持股份,比如说三特索道(002159)的大股东就通过大宗交易渠道增持股份。所以,不少行业地位突出的个股的股价重心迅速上移,潍柴动力、中国联通(600050)等个股在近期就出现了持续回升的K线形态。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持续举牌,使得存量资金开始寻找下个潜在的举牌对象。而从近期已经举牌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可以推测潜在的可能举牌的个股。比如说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央企概念股,再比如说行业地位突出的产业龙头股,再比如说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个股,如此就使得相关潜在可能举牌的品种,尤其是那些在国计民生行业拥有突出行业地位的央企股出现了持续回升的走势,从而驱动着指数重心迅速上移。
量能不足,只保核心品种
不过,就二级市场以往经验来看,此类个股大多是权重股,总市值偏大,因此,持续上涨需要更为活跃的资金面配合与支持。比如说中国建筑(601668)在周四的成交量就达到97亿元,所以,此类个股的持续活跃,就需要成交量持续放大。但可惜的是,沪市成交量在近期再度有所萎缩,回落至日均3000亿元以下,对于如此的量能,对后续行情的演绎,的确难以持续乐观。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市场的核心引导资金是保险资金,他们的买力是关系到央企股以及举牌概念股的后续行情演绎的核心因素。在本周二、周三,由于保险资金对格力电器(000651)、中国建筑等品种的大力买入,使得短线买盘力量有所释放。而且,相关部门的窗口指导也使得险资的买劲有所减弱,所以,有观点认为,短线保险资金的买力会衰弱。但是,考虑到当前A股已进入到12月,保险资金通过大力加仓权益性资产以粉饰报表的意愿非常强烈,所以,不排除在12月,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内,再度突击“花钱”的可能性。既如此,保险资金的买力仍可期待,从而引导着央企改革概念股等品种的估值重估走势。
据此,对于A股市场的走势来说,中短线走势的格局仍然有望呈现出上证指数强势。但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相对平稳的特征。毕竟当前的成交量只能保证核心品种的强势,而核心品种的强势又有望牵引着上证指数的强势。所以,上证指数在近期仍然有望保持着攻击前行的K线形态,不排除本周再收周阳K线的可能性。
关注潜在举牌品种
由此可见,举牌概念股的增多,不仅仅改善着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而且还会给市场参与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当前举牌概念股渐有推陈出新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险资的举牌方向分散走向集中,比如说安邦举牌中国建筑居然耗费数百亿元,这对A股参与者形成了强有力的视党冲击力,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这些优质股的估值重估进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贵绳股份(600992)的被举牌,说明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左右的个股,的确有被举牌的可能性。
这必然会驱动着场内资金去挖掘类似的投资机会,就目前来看,一是食品饮料业、家电、家具、轨道交通等市场需求稳定,行业竞争格局稳定的蓝筹股有望进一步回升,从而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涪陵榨菜(002507)、贵州茅台(600519)、海天味业(603288)、索菲亚(002572)、中国中车(601766)等个股均可跟踪。二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20%左右的个股也可跟踪,明星电力(600101)、中青旅(600138)、爱建集团(600643)、郴电国际(600969)等个股就是如此。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