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光棍节说光棍:一个量化交易者的困扰

16-11-11 16:53 4498次浏览
宽客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今天是光棍节,下个月就是三十而立,也到了人生的转折点。如果早三年接触到股票,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困扰。

个人的情况是,年龄30,单身,无车无房无存款,月收入到手3万,坐标周边的房价一万五。
我是个量化交易者,听着很高大上,但真正走上这条路才知道有多难。就我自己而言,从开始接触这个领域到发现并实现第一个稳定盈利的策略用了近一年时间,已经烧了十多万,包括量化成本和亏损的试验资金。
真正开始全自动交易是在2015年底,初始金额为7万元。期间由于多次更换策略,实际账户在2016年至9月份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国庆之后开始采用现在的策略,账户逐渐转亏为盈,至今全年收益为3%左右。

以下是我当前系统所用策略的净值回测曲线:

图1 当前策略回测资金净值·2012-1-4至2016-11-10·
图2 同期上证指数 ·2012-1-4至2016-11-10·
这个策略的年化收益约为145%,图中的数字为最小值/最大值。最大回撤率47.4%(发生于股灾1.0),由于策略采用的是全天候多目标满仓交易,股灾期间的回撤相当明显。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对自己的人生有很高的要求,对另一半也有很高的要求。然而事实是,以我现在的条件,在择偶市场上算是非常普通。当然如果甘于平凡,一个选择是找个普通的女友,存一年左右的钱供房买车,过平凡的生活。当然,由于现在的工作和所在的行业处于快速上升期,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是可以进入普通中产阶层的。
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个平稳向上的人生轨迹,正如股票上希望找到一种零回撤的稳定赚钱的策略一样。但是,你期望有多大的收益,就要冒多大的风险——这个道理在人生的抉择上是同样适用的。
另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抉择是,计划从下个月开始,每月投入1万到1万5千至这个账户。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期限,到明年年底,如果账户资金达到50万,那就辞职,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现在这个策略一直有效,从现在到初步财务自由需要4年。
成功了,我也可能会因为年龄的因素而找不到我理想中的另一半;但失败了的话,我是很有可能因为错过择偶的末班车而孤独一生的。

其实如果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找到一种年化收益大于200%的策略,那么以上的问题就不需要纠结。

说说大盘,避免放到生活区。从现在的指数和成交量来看,下周大概率依然是吃肉行情,以下是今天的数据,仅作参考(虽然我早已不再人为关注了):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8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bbsjcn

16-11-12 11:47

0
既然都量化了,还职业啥,一个人如果闲的蛋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量化了就找个地方安心上班,有个群体混着,欢乐多多
宽客

16-11-12 11:42

0
我的看法是,量化的思想也是需要在实践中完善的。虽说语言只是工具,用Excel也可以做量化,但合适的语言好比合适的工具,在系统开发上是有极大的不同的。你如果用Java或者C#,在做指标和数据处理时是弱势,但做自动化交易的功能时却得心应手;用Matlab和Python做数据处理时有很多现成的包可以直接调用(特别是你的策略需要用到SVM或深度学一类的算法时),但做自动化交易和看盘程序时却不如Java和C#。当然如果是做股指或期货,或许C和C++才是更好的选择。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宽客

16-11-12 11:31

0
谢谢兄的建议。于我而言,是否职业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当前拥有的资金量,是否达到在没有收入的前提下不降低现在的生活水平;二是系统的年化收益率(期望值),是否可以在短期内(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实现财务自由。
数字为生

16-11-12 11:04

1
这个和资金容量有关,不能简单比较收益率。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千峰上

16-11-12 10:46

0
西蒙斯和他的大奖章基金,就是通过他独特的数学模型捕捉市场机会,由电脑做出交易决策,从1988年开始至今,基金年均回报率高达34%。 

楼主交易策略的年化收益约为145%?

那你已经完败西蒙斯的大奖章了
数字为生

16-11-12 10:39

1
我重仓做量化的时候,多年工资积蓄大概100万。我也曾假设如果我再早几年接触市场就好了,不过那时候本金只有几万块,最终结果不一定比现在更好。
数字为生

16-11-12 10:32

0
就算年化1倍2倍是可靠的,也不表示每年都能1倍2倍,不说2008年和2015年,就算遇到2011年和今年这种年份,收益也会比较小,相比较楼主的资金量和工资收入,我看不到急于辞职做职业投资的合理性。
henryzhong

16-11-12 10:25

0
非常同意。什么时候能有数字兄的豁达和眼光啊![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henryzhong

16-11-12 10:22

1
职业的想法跟楼主何其相似。只不过我现在是有家庭的人。有了家庭你才知道,单身的优势。有了家庭,养家的压力和决策都不是个人决定的了。所谓围城。
数字为生

16-11-12 10:00

0
楼主好像略显浮躁,如果30岁单身在职场会有闲言碎语,那么30岁的无业单身赌徒就简直为天地所不容了。

 年化100%还不够还想着年化200%。其实这个不是关键,关键是你的年化100%是不是过度拟合。 回测的时候可以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来检测一下 , 在A股的近期历史数据里面,熊市数据是比较可贵的,所以2008年,2011年的数据值得重视。 交易成本需要慎重评估。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