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市场研究:基本框架及其有效性

16-11-14 16:37 806次浏览
随波逐流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对研究的一些认识

· 原创: 茅台032015-03-24 14:08·
研究有边际效益问题,要找效益大的地方投入,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研究要求,大部分时候只要同步于市场进行理解就可以了,但被市场多频次演绎后就得在市场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超越、要和市场比深度和远度,极端共识区域就得尽量找市场认识的相反点、要和市场比角度,这几个层次的难度是递进的,所以要有阶段认识能力相辅助才容易进行。
各方面都完美的系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放弃效率和短期安全的系统往往才会是长期安全和可重复的,这不太符合人性,也就保证了系统的独特和有效性,也有利于将精力放在长期要素和战略点的思考上。
研究有三个着力点,产品研究(可以帮助理解生意模式和估值模式)、格局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发展路径和可把握程度)、股价阶段分析(可以帮助解决视角力度以及预期的程度理解)
阶段分析能解决赔率分布问题,基本面研究可以解决空间、方向和信心问题,阶段认识是相对次要的辅助工具,不能夸大但也不能没有。
守正出奇求变,研究上的“正”就是逻辑风格,这个要稳定,不能功利性的变来变去,但视角要灵活,这是“奇”,要不停的转换视角去看待问题。再就是要有挖掘变化的能力,这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尽量寻找虚实结合的标的,实是落脚点和确定性,绝不能错;虚是展望、是臆想,也是大利润的来源,上面说的求变就是这意思,既然是变化中的那自然不能太追求准确,有个大概就可以了,对了是命好,错了就拉倒,所以要严肃活泼的进行研究,严谨的寻找确定性,也要敢于不那么严谨的拥抱不确定,冲它而来但别为它过分支付。
涨跌都能令人坚定的才是好标的,跌令实的更实,因为价钱便宜了,涨令虚处显得确定,因为得到市场的确认和佐证了,这就是虚实结合带来的效果,如果涨几十个点就让人有想卖的感觉,那就说明虚处不足,就不太可能是好选择,最后也许连那几十个点也不容易挣到。反过来也是一样,跌了不敢重仓加的就说明实处不够,要多检讨下自己对确定性的把握能力。一般来说,长牛好票都是那种能持续化虚为实、以实展虚且不断良性循环的。
研究时应先把前提定好,是战略考虑还是战术选择,如果是战略考虑那就不要去管什么价格包含或预期差,如果是战术动作就应对市场进行分析,着重于市场理解。战术战略一致性的机会实现起来会更简单轻松。战略决定期要以企业质量为先,非战略决定期要以市场的预期包含程度为先。
最好在跌的时候研究票,即便是上升过程也尽量选择回调的时候做研究,不是从操作角度,而是从研究的冷静客观和时间从容出发,负面情绪下得出的乐观判断也比正面情绪下的乐观判断更容易准确也谨慎。
信息的价值与被市场演绎的频次负相关,但不能以市场是否都知道该信息来衡量其有效性,只要未对其进行恰当的演绎,则该信息是否被广为人知并不重要,毕竟会有很多因素压抑市场对信息的体现和理解。反之,即便是市场完全未知的信息,如果股价已经演绎过了,其价值仍旧要相应的给予折扣。
顶底两端是最重要范畴,这个清楚了才会有方向感,所以要对各重要阶段的顶底进行标注,找出当时对应的基本面和估值体系,然后将其与当下对比,找出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建立基本面坐标体系,这样可以有参照,就容易有方向感,这需要对基本面和整个估值体系及逻辑和市场心理进行理解。顶底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以很宽,不能用一个数量来界定,关键看在你逻辑风格中是否可逆。
不同投资周期的研究要求也是不同的,长线落脚点是事实与可能性,中线落脚点是预期与市场的匹配,短线落脚点是情绪及信息扰动,这三点经常会不统一,但有时会相通,只是呈现方式与周全性不同。
市场在不断变化,企业也在不断变化,变化是常态,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多方向的反复审视,对世界有敬畏心,这个敬畏就是要认识到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和出现意外的,所以要尽量让自己处于有保护的状态,尽量多的假设极端情况下的可靠性。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随波逐流9

17-11-22 15:18

0
板块炒作的规律
沪深股市目前已有3千多只股票,所以再也不可能出现齐涨共跌的情况。主力炒作只能以点带面,通过几个热点股板块的轮番启动带动大盘上涨。如果投资者不跟热点,一波行情下来,往往是颗粒无收,甚至是亏损累累。几乎每个投资者都知道跟热点才能赚大钱的道理,但热点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极难把握的。当投资者一窝蜂的追热点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被套在最高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投资者没有掌握热点板块的炒作规律及热点板块之间的轮跳节奏。下面就讲讲板块炒作的一些门道。
对于主流热点与局部热点,投资者对热点应准确区别,因为两种热点的炒作空间、时间及手法均有不同。我们先讲一下主流热点。首先,投资者先要对的热点板块形成的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个热点出现的初级阶段特征是出现了一个大幅上涨的股票,该股票所处的板块整体上并没有跟风上涨。第二阶段是相关媒体开始指出热点是什么题材,以及指出哪些个股属于这个热点板块,目的是希望散户跟风以及怕散户找错了目标。随着媒体的宣传,短线客开始追涨,热点板块浮出水面,逐步升温。第三阶段是几乎每个投资者都知道了这个热点,开始积极追涨,板块内的个股鸡犬升天,在散户疯狂介入的氛围下,主力开始大举出货。
作为主流热点最主要的特征是领头羊直线上攻,迅速翻倍,形成“神话”股。在巨大的比价效应下,这个板块才会炒作时间较久,炒作空间较大。投资者参与这类股票的关键是,一旦市场出现大幅上涨的“神话”股,投资者根据比价效应与联动效应原理,迅速介入“神话”相关的板块。投资者迅速介入的股票应是紧跟“神话”股启动的股票,而不能是板块内不怎么涨的股票,而一旦板块内最冷门的股票也开始全面上涨的时候,这个板块内部就完成了一个循环,开始退潮了。板块内的个股一旦全面启动,就是主力大举出货之时。大部分投资者之所以被套,大都是在热点板块全面启动时,换句话说在主力大举出货时而重仓介入造成的。
板块内部是有一定规律的,把握了这个规律能使我们不接最后一棒。领头羊一路大涨,板块内部分个股开始跟风上涨,投资者可大胆追涨紧跟领头羊启动的个股,这时这个热点板块应处于主升阶段。一旦领头羊涨势趋缓,跟风股票中一般会出现另一个明星股。它的阶段涨幅开始超过领头羊时,媒体上便会出现大量的诸如“明星股将代替领头羊,带领热点板块再上台阶”的言论。投资者应永远记住,板块内领头羊只有一个。当第二个明星股出现时,表明领头羊已是强弩之末、力不从心了。主力只能利用第二个明星股来掩盖这种迹象,并掩护领头羊撤退,所以一旦板块内出现第二个明星股,表明热点炒作已进入末期。随后热点会出现最后的疯狂,即板块内鸡犬升天,连最冷门的股票也开始大幅上涨。而投资者多数是在此时开始重仓抢盘,因为此时补涨的热点股票,无论是技术指标、成交量还是均线等均是多点共振,完美向好。投资者一旦抢进,往往就是最高点。这是那些不了解板块运动规律,仅会书本上常规技术分析方法的人始终也搞不懂的事。实际上,当板块全面启动时,一方面主力可以在人气鼎沸时大举减仓,一方面表明板块领头羊涨幅过大,投资者的心态开始趋于谨慎,而开始寻找板块内涨幅不大的股票作避风港,所以板块内的其他股票开始全面补涨。板块全面上涨的结果会造成市场资金的全面分流,调整也就不可避免了。我们知道市场内的做多资金是有限的,当市场出现神话股时,市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它一个身上,那么市场有足够的做多力量。但市场出现第二个明星股时,市场注意力又多了一个股票,资金会有所分流,但影响不大。当板块全面上涨时,投资者你买这个需补涨的股票,我可能选另一个需补涨的股票,这样目标就全面分散了,市场的做多资金也就全面分散了,这样每个股票做多的资金都有限了。没有了做多动能,获利盘涌出时就没有了接盘,调整也就随之而来了。
对于主流热点来讲,往往是主力在一个板块上吃足了货,然后打出一个神话股,利用比价效应对这个板块进行充分炒作。这里谁作先锋,谁做垫后,主力均有详细布局,炒作上具有层次。而对于局部热点来讲,由于领头羊涨幅有限,所以整体热点炒作空间及时间均有限。往往是由于一个个股的上涨,其相关板块主力和过江龙资金借势跟风炒作,板块内股票大部分随即上涨,所以缺乏层次。一旦领头羊走软,这个局部热点随即退潮。
目前很多股票书籍均已指出,炒股票应追热点。书中一般将同一板块涨幅与量比均排在涨幅榜第一篇的定义为盘中热点。但通过笔者对板块的论述,投资者目前应知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已是热点炒作的末期,在这个板块启动之初没有介入的投资者已不可没有风险意识的再盲目追涨。
不死鸟韦一

17-06-09 22:51

0
谢谢 收到[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随波逐流9

17-06-09 22:36

0
@不死鸟韦一 韦兄看看,这篇应该是谈研究市场和顺应市场关系的经典。虽然是一位价投派的文字,但道出了投机交易中市场分析环节的精髓。读完后,会理解,投资和投机实际是一体的,硬性区分无疑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