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煤企突然逆市集体降价 煤炭中长期协议达成在即
几乎没有哪个年度的煤炭长协谈判,能像今年这么顺利。
11月3日,记者获悉,神华集团、伊泰集团决定,从即日起对其公司销售的现货煤炭价格在原基础上,下调10元/吨。而就在11月2日,中煤集团刚刚做出下调现货煤炭价格10元/吨的举措。上述三家煤炭企业的调价举动被指对稳定煤炭市场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改革报》的消息显示,近期部分煤炭企业与用户基于共同的长期利益,有意向使5500大卡动力煤合同基础价格在535元/吨-540元/吨之间签约,随市场价格变化同比例浮动。
一河南煤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大煤企的降价行为,与正在进行的中长期购销合同谈判密切相关,应该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双方做出的妥协。
龙头煤企降价
在煤价仍保持飙涨势头的当口,三大龙头煤企为何突然集体降价?
11月2日,中煤集团决定,从11月3日起,动力煤现货价格在现有基础上下调10元/吨。
《中国改革报》指出,这是该公司理性分析未来煤炭供需基本面和价格走势基础后做出的重要调整,这对于稳定煤炭市场预期将产生积极影响。
随后的11月3日,神华集团、伊泰集团决定,从即日起对本公司销售的现货煤炭价格在原基础上,下调10元/吨。这是继
中煤能源集团后,又有两家大型煤炭企业做出下调现货煤炭价格的举措。
《中国改革报》报道称,神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伊泰集团为最大的民营煤炭企业,均在煤炭生产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业内具有风向标意义。
事实上,截至11月2日,煤价仍然处在上涨空间。11月2日下午最新消息,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07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了14元/吨,继续刷新年内最高纪录,且连续十八期上涨,其中24个港口规格品继续保持全部上涨。
龙头煤企为何逆市降价,从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态可见一斑,该负责人指出,在煤炭生产、运输和库存相继回升的背景下,价格却脱离基本面非理性上涨,这引起了业内普遍关注,认为这种走势难以持续,不利于煤炭及相关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通过有效的方式促使价格理性回归。
事实上,神华和中煤煤炭降价后,北方港口两大巨头的优质煤相当于均以最低价销售,这对市场的影响将会是决定性的。
鄂尔多斯煤炭网分析师指出,两家央企加起来每天差不多能够进港80万吨,出港80万吨,占到北方港口进出港量的一半还多。高峰期,两家公司的供应能力甚至能够达到每天100万吨的水平。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五大发电只要集中拉神华和中煤的煤就可以保证日常供应了。神华和中煤目前采取的都是竞争性定价,也就是优质煤都卖最低价,港口有存煤的散户估计得开始积极出货了,不然等船基本都集中在神华和中煤时,他们的好日子估计会逆转,甚至想低价出货都困难。
力促中长期协议
而煤价有所松动的背后,则是煤炭库存也开始回升了。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11月1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达到6578万吨,继10月12日突破6000万吨、10月29日突破6500万吨后继续回升,70天以来基本保持连续回升势头,比8月21日低点4801万吨大幅增加37%。环渤海5个主要港口存煤超过1500万吨,比前期低点大幅增长47.5%,达到正常水平。预期近日电厂和港口库存将继续攀升,可有效保障迎峰度冬期间发电和供暖用煤需求。
10月份,国家发改委多次召开会议陆续向市场投放产量,煤炭供需矛盾趋于缓解,今年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将力推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据市场消息,其定价将低于市场煤炭价格。同时,本月初,神华、中煤动力煤现货价格均在现有价格基础上进行了向下调整,两大煤炭企业的煤炭销售价格,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煤价过快上涨,甚至可能扭转当前煤价走势。综合来看,利好利空因素相互交织,11月份煤炭价格走势或将更加趋于平稳。
鄂尔多斯煤炭网分析师则指出,目前国家增产安排再度加码,这实际上已经全面放开生产,而且之前定性为违法违规矿井可以通过产能置换进入市场,也就是说目前市场的供应能力甚至比限产前还要大,远期价格一定会跌到国家发改委的调控范围之内。
上述河南煤企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当煤价被稳定下来,煤企忧心后市开始让步,煤炭中长期协议的签订自然没有太多悬念了。
据悉,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将于今年11月末左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会议将推动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购销合同,做好产运需衔接,稳定煤炭市场预期,实现煤炭价格处于合理水平,促进煤炭行业脱困升级发展。
而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显得胸有成竹,他指出,煤矿与电力企业拟签订中长期协议不仅为供需双方生产运营奠定了好的基础,也对于更多煤矿和用户尽快签订中长期合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向当前非理性上涨的煤炭价格发出了明确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和供应,有利于深入推进煤炭去产能和实现脱困发展。
该负责人还表示,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将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供需双方签订年度中长期合同。在运力上,铁路部门将优先予以保障,这样可以更好适应铁路均衡生产作业的特点,提高运能利用效率;在推进去产能和减量化生产工作中,也将考虑中长期合同的基准价,通过灵活调整工作的力度和节奏,促进市场供需的基本平衡,尽可能使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不远离基准价,为合同履约创造良好的条件。
煤价V型反转后仍将强势 库存持续攀升保障度冬需求
11月3日国家发改委在网站发文指出,截至11月1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达到6578万吨,继10月12日突破6000万吨、10月29日突破6500万吨后继续回升,70天以来基本保持连续回升势头,比8月21日低点4801万吨大幅增加37%。
与此同时,11月2日秦皇岛港存煤455万吨,已连续5天回升,比9月6日低点239万吨大幅回升90.4%。环渤海五个主要港口存煤超过1500万吨,比前期低点大幅增长47.5%,达到正常水平。电厂和港口库存预期将继续攀升,可有效保障度冬期间发电和供暖用煤需求。
随着煤炭库存的大幅上升,发改委表示一些煤炭骨干企业已经开始主动下调现货动力煤价格。11月2日晚间,中煤能源决定,从11月3日起,动力煤现货价格在现有基础上下调10元/吨。这是中煤在理性分析未来煤炭供需基本面和价格走势基础后做出的调整,预计对稳定煤炭市场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煤价实现V型反转
随着动力煤现货价格直逼每吨700元,煤市再次成为市场焦点。然而,对于煤炭产业来讲,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这个黑色矿物到底经历了什么?
把时间拉回至2012年底,当时我国煤炭产业进入隆冬季。煤炭价格从850元/吨左右的高点开始“跌跌不休”。
随着落后产能逐步被清理和淘汰,国内煤炭价格止跌反弹,自2016年年初,焦炭期货价格从最低点558元/吨开始反弹,截至11月3日已经飙升至1809元/吨,涨幅超187.6%%。焦煤期货价格从最低点493元/吨起反弹,截至11月3日收于1336元/吨,涨幅超148.96%。动力煤期货价格从最低点304元/吨起拉升,截至11月3日收于636元/吨,涨幅达109.96%。
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截至10月30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低硫动力煤平仓价格涨至每吨660-670元,创2012年7月以来新高。同时,港口库存升至425.5万吨。截至10月26日,素有“煤炭价格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报593元/吨,环比连续上涨17周,同比上涨54%,24个港口规格品种全线上涨。
对此,煤炭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针对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行业将于11月末召开的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将力推中长期合同,部分大型煤电企业正在就明年长协价格积极接触,初步意向是5500大卡动力煤合同价为每吨535-540元。
“关于5500大卡动力煤合同基础价格有多种版本,很难确定哪一个属实,但可以肯定是低于当前市场价格。长期协议一旦签署,短期内会对当前的煤价起到稳定作用,但市场价格是由供需决定,最终要回归基本面。”钢之家分析师杜洪峰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杜洪峰认为,目前大型煤企神华集团继续执行月度长协和旬度现货价格相结合的定价模式,并且11月长协和现货价格的比例由10月的4.5∶5.5,调整至4∶6,可以看出如果长协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比例是会适当向市场价倾斜的。
“预计中长期仍然会采用定量不定价的模式去签订。如果签订过低的合同价,则会回归到以前的煤价双轨制,一个政府定价,一个市场定价,当政府定价远低于市场定价时,会出现倒买倒卖的现象。这是一种退步,也是政府不支持的。煤价始终要回归到市场上来。长协的目的在于保供应,电厂的用煤需求会优先考虑。长协的价格问题反应的是发改委对市场价格的态度。”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凌晓辉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煤价是否会继续上涨?
进入11月,伴随着采暖季的到来,水电减弱,动力煤需求强度将逐渐增加,国家会通过各种组合拳来抑制煤价过快上涨,并保证煤炭供应,释放先进产能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之一。虽然目前来说,煤炭整体产能还是收缩状态,近期发改委连续召开会议,同相关企业谈话,意图促进先进产能尽快增产,并让煤企在稳定供应的情况下,尽量稳定煤价。
发改委于11月3日下午召开“规范煤炭企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对此,凌晓辉表示,之前已经明确表示今年的目标是确保供应,这是一个有一定弹性的政策。
煤炭市场逐渐回归了理性,如果未来限产政策不改变,煤炭依然偏紧的情况下,煤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来到了720元/吨这个价格,上涨的空间逐渐缩小。预期煤炭会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炼焦煤方面,10月国内炼焦煤市场涨势明显,各主要产地涨幅均在百元以上,山西、河北等地煤价涨幅还达到了200-300元/吨左右水平。
尽管价格大幅上行,但是煤企销售还是非常顺畅,对于很多下游用户来说,都是议量不议价,只要保证供应,价格都好说。
杜洪峰表示,煤炭价格的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影响共振的结果。首先,是供给侧收缩,包括通过退出煤炭产能、减量化生产、治理违法违规煤矿等三大手段致使前9个月国内煤炭产量减少10.5%,目前产能释放所形成的产量增量低于预期。
其次,是需求,前三季度GDP平稳增长,预计四季度继续向好,市场总需求稳定,从国家统计局10月份PMI数据及PPI由负转正可以得到印证。再者,在目前国内煤炭运力偏紧,煤价大幅上涨的推动下,铁路运费的再次上调可以说是在预料之内的。近日呼铁局管内运费上调10%,从内蒙古发往北方港口的运价预计将上涨20元左右。另外,11月1日起郑州局管内运费上涨5%和10%。
还有,国际煤炭市场回暖,近期进口煤价格也是涨势惊人,12月份印尼4700大卡报价FOB75美元/吨左右;澳洲5500大卡煤报价FOB83-85美元/吨。预计四季度煤炭价格维持强势运行态势。
焦煤涨停引领黑色系上攻 短期供需格局未变
“双焦”引领之下,黑色系商品的做多行情继续延伸。昨日,“双焦”主力合约再次居于涨幅前列:截至收盘,焦煤1701合约以1405.5元/吨的价格封于涨停,当日涨幅6.96%;焦炭1701合约盘中曾触及涨停,收盘上涨6.55%至1910.5元/吨。跟随其后,动力煤、螺纹、热轧卷板、铁矿石等黑色系商品主力合约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基本面上,“双焦”短期供需格局未变,加之雾霾导致部分地区限产,使下游企业补库存时间延长。
供需错配是主因
记者获悉,11月3日下午,国家发改委价监局曾召开规范煤炭企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现在每次开会,都是在担心价格进一步上涨。从基本面看,煤、焦供需缺口短时间内的确弥补不了,而钢矿品种受煤焦的成本带动,自然也挺价。”西南期货黑色系商品分析师夏学钊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铁矿石是相对最弱的一个品种,其上涨主要受原料价格的带动。”
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煤钢供需错配是“双焦”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夏学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焦煤的减产力度显著高于焦炭,而焦炭的减产力度又显著高于钢铁,故而最上游的焦煤供需错配最为明显、焦炭次之。且由于近期钢价补涨使得钢企减产动力减弱,加上四季度冬储需求等因素,短期内供需缺口仍将存在。
记者自业内了解到,目前钢厂只能被动接受焦炭提价。“现在钢厂的焦炭库存普遍偏低,本周,河北地区钢厂焦炭库存量已下降到七八天可用,而上周还有九到十天,其他地区的部分钢厂库存更低,很多钢厂出于生产考虑只能接受高价。”我的钢铁网煤、焦分析师雷万青对记者表示。
钢厂需求之渴难以缓解,煤、焦现货市场近期也持续上涨。我的钢铁网报价显示,4日,河北邯郸焦企再次提涨80元/吨左右;4日18时起,神华乌海能源的焦炭再涨80元/吨;现二级焦唐山主流到厂价则为1870元至1950元/吨。在成本的倒逼下,钢厂也随之涨价。4日全国各地螺纹钢报价普涨40元/吨左右,线材上涨35元/吨。
对于未来走势,夏学钊认为,市场仍处于供需错配的格局之中,故煤、焦强势或将延续,但由于政策已转变为增加供应,若产能释放,则煤焦涨势或将放缓。
雾霾致临时限产
不过,在产能释放之前,北方部分地区由于重度雾霾,还将面临暂时停产。
根据环保部门最新规定,从11月1日至明年3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20个城市内,水泥企业一律不得生产;铸造企业,除设施到位、拥有较大规模的,一律停产;不达标的钢铁企业也要停产。
而在钢铁生产重镇河北唐山,限产措施再次升级。记者4日从唐山市政府网站获悉,当地政府决定,在11月3日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预警响应措施的基础上,紧急启动更加严厉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其通知要求,自11月4日15时起,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唐山市所有焦化企业立即停止出焦、装煤,并将出焦时间延长至48小时;全市所有钢铁企业烧结机停止生产,高炉焖炉。通知规定的各项应急减排措施何时解除,将由唐山市政府另行通知。
“焦炉减产是通过延长结焦时间来实现的,正常出一炉焦通常需要24至25个小时,现在出焦时间延长至48小时,意味着焦化厂减产50%。”雷万青告诉记者:“本来焦炭库存就很紧张,现在由于环保限产、运输等多方原因使得钢厂补库存更加困难,预计钢厂的焦炭库存还会继续小幅下降。”而据我的钢铁网调研,受环保限产影响,部分钢厂已进入停产状态。
不过从长期看,明年“双焦”的下游需求仍不明朗,业内人士指出需谨防市场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