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电煤中长期合约 “276政策”现松动
11月8日、11日,神华集团、
中煤能源集团分两批与装机容量、火电量均占全国44%左右的五大发电集团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锁定了资源和运力。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电煤中长期合同亦将是国家调控疯狂煤价的重要抓手。
根据发改委公布,近期国内重点煤炭、发电企业就电煤中长期合同已进行了全面协商,确定从12月1日起,按照“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模式、5500大卡动力煤535元/吨的基准价格水平执行,改变了以往定量不定价的做法。
目前煤炭、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开始在更大范围进行,由于重点企业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和市场预期改善,同煤、伊泰、粤电、浙能等地方企业正在积极跟进。为了保证合同执行,此前协商内容还突出强调了违约条款和监管内容,有关政府部门、铁路方面也将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运力支持。
由于首拉尼娜气候影响,我国今冬气温趋冷,北方地区更是面临严峻的取暖需求。考虑到迎峰度冬期间煤炭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针对部分地方和企业先进产能释放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16日的会议对之后的煤炭生产工作做出部署。
根据公布内容,会议除提出继续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要求重点企业发挥表率作用稳定价格,强调安全生产外,更提出要加快和增加符合安全条件的产能释放。未来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
动力煤价格已出现回调
“国家层面从9月份开始调控,到现在已经召开9次会议,从煤炭市场“产、运、销” 全产业链进行把控,可见国家对于稳煤价的决心。”卓创煤炭行业分析师韩滨称,随着政府部门抑制煤价上涨“组合拳”的推出,主流煤企带头下调煤价以及此次煤电双方中长期协议的签订等均助力动力煤市场降温。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大型煤企下调直供煤价格,幅度在10元/吨。并且,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与华电集团和国家电投集团在京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动力煤在环渤海港口平仓的基础价格为535元/吨,显著低于当前市场煤价,一定程度抑制了煤价的继续上涨。
11月9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迎来在连涨18周之后的首次下调。北方港口煤价也出现下跌趋势,幅度在10-15元/吨左右, Q5500报价在745-755元/吨左右。
据卓创了解,近期产地汽车运费也已经出现下行迹象,陕西发往河南等各省份运费出现10-30元/吨的下调,此次运费下调或为陕西地区动力煤市场降温的预兆。后期来看,随着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效果陆续显现,供需矛盾趋于缓和,预计煤价会出现理性回落。
神华将对非长协客户断供 煤价格将再承压煤炭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6年11月18日 08:51 责任编辑:刘倩倩
11月17日,中国证券网记者从业内获悉,根据神华最新发布的动力煤长协和现货政策,11月15号之后,对没有签订年度长协客户将暂停供应动力煤,对签订长协的用户分情况执行不同价格政策。
市场研究人士表示,近期大型煤电企业对于5500大卡下水煤平仓价默契地达到685元/吨,而12月份又将执行以535元/吨为基础的长协价,动力煤价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目前电厂补库的心态矛盾。
神华最新的价格政策显示,除了对非长协客户停供动力煤,对于签订长协的终端用户,截至11月15日零时,未完成年度合同数量的客户,仍按本月长协与现货4:6执行;对长协价格供应量已完成年度供应数量的客户,所供煤炭全部按现货价执行。
对签订长协的贸易客户,从11月15日零时起,停止其年度长协价格的煤炭供应,所供煤炭全部改为执行现货价,并且当月执行总量不得超出1-7月实际完成月均量;11月15日零点前已完成1-7月实际完成月均量的用户,下半月不再确认船舶。
据市场人士介绍,神华和中煤等大矿已经基本完成了今年长协供应,后面的量基本只供终端而且按照现货价格走,这样也可保证煤企在政策性降价后不吃亏。
安迅思煤炭市场分析师张叶青表示,目前几大发电集团内部都以5500大卡平仓价685元/吨作为最高采购限价。11月14日之后,神华也按照秦皇岛港5500大卡平仓价685元/吨、其他港695元/吨执行。其他大型煤企也表示跟进。后期市场货的价格或不得不低头。
目前部分地区电厂库存处于处于安全水平,然而,一些内陆地区电厂仍相对缺煤。12月份大型煤电企业即将执行以535元/吨为基础的长协价。虽然下游用户对煤价存有下降预期,同时也担心出现变数,近期心态颇为矛盾。
山西主力煤企充当煤价“稳定剂”煤炭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年11月18日 08:46 责任编辑:刘倩倩
在释放先进产能、鼓励煤企和用户签订中长协议、加大运力等诸多政策作用下,煤炭大省山西煤价快速上涨势头得到抑制,稳定煤价效应初显。
今年6月以来,山西煤价持续快速上涨,中国太原煤炭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一路从73.58点上涨到最新的135.97点。
在山西煤炭产区之一忻州保德,沉寂多时的忻保高速再次因为运煤车的繁忙而喧嚣起来。忻保高速保德出口工作人员陈辉(化名)介绍,近期,忻保高速大堵车的景象又回来了,尤其是在保德——忻州方向的云中山隧道一带,运煤车成了主流车型。
陈辉描述的景象背后,是煤价持续上涨带来的市场反馈。最近,忻州人华春光(化名)正忙着托人从当地煤矿“批条子”买煤。如果进展顺利,他的运煤车不久就会高速运转起来。
华春光说,早先就曾贩卖过煤炭,但是前几年煤市冷淡,他和朋友选择退出。近来,煤价回暖,他又琢磨着杀进煤市“挣点钱”。
实际上,煤价快速上涨不仅吸引了“华春光”,也给煤炭下游产业带来压力。有鉴于此,各类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指向“抑制煤价过快上涨,保障煤炭稳定供应”。
在中国煤炭主产区山西,受煤炭国企带头适度降价、释放先进产能、密集签订中长协议等诸多措施影响,稳定煤价效应初显。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发布价格指数显示,在经历连续数月的快速上涨后,煤价上涨曲线趋向平缓。
期间,山西煤炭主力国企纷纷适度降价,和主要客户签订中长期协议。焦煤集团、阳煤集团等主力煤企文件显示,近期,上述煤企相继下调部分煤种煤价10元(人民币,下同)/吨。
17日,山西晋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赵品华(化名)出示的一汾文件显示,“签订中长期合同,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成为近期工作重点。
在山西另一家主力煤企同煤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赵历书介绍,近期,集团方面相继在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召开煤炭供需协调会,和煤炭用户签订中长协议,目前已和华电集团、华能集团等签订2017年中长期协议。
期间,同煤集团总经理郭金刚表示,当前,受煤炭去产能、季节性等因素影响,煤炭供应趋紧,价格有所回升,但从长远来看,供应趋紧的态势会逐步趋于稳定。
郭金刚说,煤价大幅变化不利于供需双方健康发展。今后,供需双方要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加强国有大企业之间合作。
港口存煤回升 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煤炭 来源:期货日报 2016年11月18日 08:38 责任编辑:刘倩倩
随着近期煤炭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带头降价,港口煤炭平仓价也开始出现调整。
一位煤炭贸易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几天港口市场煤炭平仓价下跌10—20元/吨,目前5500大卡混煤主流平仓价降到720元/吨左右,个别贸易商抛货价格在680元/吨。
11月16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推动签订中长期合同做好煤炭稳定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有关地区、部门和企业进一步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煤炭行业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
会议称目前煤炭、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开始在更大范围进行,由于重点企业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和市场预期改善,同煤、伊泰、粤电、浙能等地方企业正在积极跟进。针对三季度以来煤炭供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煤炭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关方面围绕保障煤炭供应、规范市场秩序,加快释放安全高效先进产能、大幅增加铁路煤炭运量、安排清洁能源多发满发,促使港口和用户存煤大幅回升,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近日有关部门再次提出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同时加强运力协调,保障供热发电等重点用煤需要。”汾渭能源动力煤分析师陈天宇表示,近期铁路运力紧张情况有明显缓解,港口调入量维持高位,其中秦皇岛港库存增量明显。另外,汽运费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动力煤到港成本价相应有所下降。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完成1.40亿吨,环比增加500万吨,增长3.7%。从铁路运输来看,10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完成1.7亿吨,同比增加1059万吨,增长6.6%。
据记者了解,近期全国重点煤矿运量都出现了明显恢复。大秦线的调入量已经恢复到每天125万吨,高调入量使得港口库存快速上升。根据最新数据,秦皇岛煤炭库存已经达到610万吨,较10月初的326万吨增加87%;京唐港煤炭库存从10月初的83万吨,增加到113万吨,库存显著增加。
河北某煤炭贸易商告诉记者,近期秦皇岛港调入量处于高位,部分计划发往周边曹妃甸、国投京唐港的运量当前也转到秦皇岛港,同时秦皇岛港调出量有所增多,如再遇封航天气,库存仍有大幅增加的可能。在港口库存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对煤炭价格形成压力。
国内动力煤价格跌势显现,而且逐渐传导至进口煤市场,进口煤价格也出现明显下跌。其中,澳洲5500大卡煤到岸价本周每吨累计下跌5美元左右。“市场恐慌情绪加重,部分贸易商认为后期煤价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陈天宇说。
华南某煤炭进口商表示,国内大型煤电企业12月份开始执行长协合同,终端采购积极性不高,部分电厂已经开始看空后期市场,现在的进口煤价格电厂很多不敢接货。此外,人民币汇率贬值加剧了市场观望情绪,也使得澳洲煤一直未有成交。
对此,同煤集团煤炭运销总公司负责人黄永明表示,同煤煤价一直低于市场价格。以10月份同煤供应中长协议用户煤价为例,当市场吨煤价格已接近700元时,同煤供应价只有585元。
黄永明介绍,作为煤炭国企,同煤必须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保障迎峰度冬期间煤炭供应,稳定煤炭价格。和以往的中长协议相比,此番签订的中长期合同确定5500大卡动力煤基础价为535元/吨,未来煤价波动由双方合理分担,这有利于提高供需双方履约率。
当前煤炭价格和煤炭运输形势分析煤炭 来源:
兴业证券 2016年11月17日 09:01 责任编辑:刘倩倩
今年煤炭市场情况,具体可从资源供给、消费需求、市场因素三个方面探求原因。
1、资源供给方面。①2014年7月开始,政府就召开50多次会议,出台50多项政策措施来助力煤炭行业脱困,已经为供求关系的改善做了铺垫。今年2月1日出台的国发7号更是把煤炭行业脱困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发7号的作用之一是使得合法产量受到限制,即减量化生产,实现了量化考核,可操作性强,目前来看对煤炭产业的影响相当大。国发7号的作用之二在于使违规煤炭产量有效退出,影响产量大致达3亿吨。作用之三在于遏制了超能力生产现象,据统计仅2015年在晋陕蒙三个产区超能力生产达3亿吨。因此总的来说,国发7号大概将导致12亿吨的煤炭产量收缩。另外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国发7号下发之前的煤炭价格超跌已经逼停了一部分煤矿产量,因此国发7号最初的测算基础就有问题,使得资源供给方面出现了失衡。②山西省323矿脉事故后,紧急下发通知要求省内整合煤矿一律停产整顿,预计将影响山西煤炭产量4000万吨。③7月份山西暴雨比往年更频繁,也影响了一部分露天矿的生产,导致了产量意外减少。
2、消费需求方面。①7月份煤炭价格上涨与今年厄尔尼诺导致的高温有直接关系。据统计,夏季高温促使火电处理增加,7-8月份全国主要火电企业的电煤消耗总量增加了将近1500万。9-10月份用电需求增速更甚7-8月份,主要原因是水电处理在9月份同比减少11.4%,使得火电贡献率得到提高。据统计,9、10月份主要电力企业煤炭消费总量同期增加3000万。因此,7、8、9月份主要电气企业的煤炭消费总量增加了4500万吨。②此前电力企业对煤炭产业政策效果的研判有偏差,对需求回暖的准备不足。这直接体现在电力企业把煤炭库存由合理库存指标调整为经济库存,导致库存总量下降:由去年年底的7360万降至今年6月底的5450万。7、8月份补库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同时释放助推市场回暖。
3、市场因素方面。①大型煤炭企业的市占率提高。煤炭价格接连4年的持续下跌使得大型煤炭企业市占率进一步提高,价格掌控力得到加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神华集团,得益于朔黄线和黄骅港扩能改造的完成,今年以来神华集团的煤炭供应量明显增加。1-9月份黄骅港和
天津港的内贸煤炭下水量达到21500万,同比增加5600万,增速达35.7% 两港占全国发运港口内贸煤炭下水量的比重从去年的33%增加至46%。②中小企业对需求复苏的准备不足。煤炭价格下跌的四年,电力企业、贸易商、煤炭生产企业均在卖煤,但当市场供求关系逆转之后,中小企业不得不向市场进行采购。由于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容纳程度不足,中小企业不得不加价采购煤炭,导致价格螺旋式上涨。③9月份之后铁路煤炭运能出现了短期的瓶颈,一方面由于前两年铁路煤炭运量的不断萎缩,铁路部门淘汰封存了一部分老旧小型车体,而另一方面新造车体数量有限且积极性不高,从而加剧了运量的紧张程度。④9月21号后交通部开展公路超重车治理,使得公路运输费用显著增加,遏制了公路长途煤炭运输,进一步导致了铁路煤炭运力的紧张。⑤大企业定价方式的调整和中间商的复活。煤炭定价方式由长协转变为长协+现货的模式,导致了市场价格参照标准的缺失。另外,中间商在沉寂4、5年后从价格上涨中找到了商机,迅速复活,加入了煤炭的购销链条。
关于释放先进产能,黄永明介绍,按照安全稳妥的原则,同煤集团释放产能有限。加之煤矿安全考核压力较大,所以先进产能释放还需时日。不过,随着先进产能陆续释放,煤价快速上涨势头已得到遏制。
此间,阳煤集团也积极和中国五大电力集团签订中长期合同。
对此,山西知名能源咨询分析师高英(化名)表示,释放先进产能需要人员配置、生产设备等诸多因素共同发力,需要一个过程。从数据分析来看,现有煤炭产能无法弥补市场缺口,短期煤价仍会上涨。在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地坑口煤价仍在上涨。
不过,高英坦言,在煤炭国企带头适度降低煤价、加大运力、和用户签订中长期协议等政策作用下,港口煤炭库存增加,煤价快速上涨已得到抑制,政策效应初显。
煤炭海运价格掉头下行 结束了连续四期的上涨局面
煤价下行致使电厂采购行为趋谨慎,货主观望船东悲观,航运价格恐加速回落。11月18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报收1216.31点,期环比下行4.66%。分子指数来看,华东线指数报收1262.79点,期环比下跌5.24%;华南线指数报收1060.71点,期环比下行2.28%。
具体到航线,华南方向,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平均运价为55.9元/吨,期环比下跌1.3元/吨。华东方向,秦皇岛至上海航线2-3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为48.6元/吨,期环比下降3元/吨;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平均运价为43.0元/吨,期环比下挫4.6元/吨;秦皇岛至宁波航线1.5-2万吨船舶平均运价为50.0元/吨,期环比下行1.8元/吨。进江方向,秦皇岛至张家港航线2-3万吨船舶平均运价为51.8元/吨,期环比下行3元/吨;秦皇岛至南京航线2-3万吨船舶平均运价为55.9元/吨,期环比下行2.9元/吨。
分析认为,本期沿海煤炭运输市场运价出现小幅回落,且降幅有扩大趋势。伴随着国家发改委保供应、稳价格政策取得显著成效,煤炭价格下行已成为确定性方向,12月开始将执行新的长协价格,因此长协用户订船需求较少,仅维持刚性采购。为优先抢到12月初的货源,月底订船需求可能升温,但目前订船需求甚少,因此尽管北方港口依旧偶发封航情况,对煤炭运价的支撑作用却并不大。当前市场上船舶运价较混乱,但基本以稳中有降为主,货主观望情绪浓厚,船方悲观情绪浓厚。随着抢购拉运风潮的降温,后续航运价格可能加速回落。(田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