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双十一电商+网红直播

16-11-03 17:58 1995次浏览
果汁液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华斯股份 2015年5月,公司发布公告称,参股优舍科技30%股权。而优舍科技运营的是手机应用端软件“微卖”。资料显示,“微卖”是一个基于全网移动社交媒体的电商平台。简言之,就是卖家把商品销售信息分享到微博 ,如果买家对商品感兴趣,可以直接完成购买。

公司表示,微卖是其重要的产业布局,肯定会沿着社交电商这个方向做下去,并且有能力做下去。银河证券近日表示,华斯股份借助参股“微卖”已切入移动社交电商,并逐步着手参与网红经济价值的挖掘。而本次调研中,机构强调“粉丝经济”与银河证券所说的“网红经济”异曲同工。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3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果汁液

16-11-04 09:49

0
飞吧比比鸟

16-11-04 00:05

0
两天没看股票,滑丝被吃掉十个点。
果汁液

16-11-03 21:55

0
,,,,,
果汁液

16-11-03 19:08

0
有看好华斯股份的吗?
果汁液

16-11-03 18:35

0
果汁液

16-11-03 18:34

0
果汁液

16-11-03 18:33

0
如今,阿里、京东、苏宁纷纷在此次“双十一”电商大战中加入网红+直播,可见网红市场的巨大利润空间仍有利可图。从电商大战中加入网红+直播,我们也可以看出,网红电商全产业链趋势越来越明显。
果汁液

16-11-03 18:33

0
果汁液

16-11-03 18:25

0
2016年双11注定是直播网红之战

 近年来每一次双11,不同平台之间会有一个比拼主题。2012年的双11,最大的主题是低价,哪里的价格最低,消费者就流向哪里。到了2013年,由于消费者对2012年双11的快递爆仓、送货严重延误等还心有余悸,主题就变为拼物流速度。以京东、易迅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主打物流速度,阿里平台也在强化菜鸟网络解决物流之痛。2014、2015年两年,双十一的比拼主题变成了货源品质。

 其实,无论是拼价格,还是拼品质,不同主题背后都是源自流量争夺的需要,归根结底,电商们玩命去争取的销售额,就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三者相乘的结果。按照这个逻辑,2016年双十一的主题会是什么呢?答案极可能是:直播网红。

 2016年直播平台全面兴起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互联网流量入口。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

 据统计,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如此庞大的流量,如果能够引流至电商平台,产生的变现价值不可估量。在映客、花椒、一直播等为了抢夺流量而激战正酣时,淘宝、天猫、苏宁易购等纷纷上线直播功能,据业内人士透露,京东的直播平台也将于近日上线,巨头们的战略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果汁液

16-11-03 18:15

0
现象1:网络红人进入2.0时代 催生“网红经济”

  “网红”即“网络红人”,指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事实上,网络红人并不是这两年刚刚兴起的新鲜事物,它与互联网相伴相生。从“网红的经济价值”来看,可分为两代网红。

  网红1.0时代

  10年前的BBS时代,网络红人的成名离不开网络推手,都需要或被动、或主动地进行包装和推广。网民更关注这些人身上所体现的“反差”感。例如:芙蓉姐姐、凤姐等等。

  网红2.0时代

  现在,网红们在自媒体时代风起云涌,形成各自的领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微博、微信  、直播、短视频或是各大论坛获取粉丝。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的网红正在构筑起一股巨大的新经济力量。

  网络营销的商业变现

  目前最火的网红基本分为三类:一类以内容创作为主,一些自媒体、脱口秀等,他们以创作内容为主,吸引广告主、影视剧制作方或品牌合作方。

  另一类以“卖货”为主,一些美妆达人、服装搭配达人属于这一类,像“淘宝  网红”们,他们自带“变现”途径,也可以说是为了卖货而创作内容。

  还有一类是游戏直播平台主播,变现来源主要是平台签约金与粉丝礼物变现,也正应为太依赖于点击量和粉丝“供养”,这类网红主打“美女经济”、“暧昧经济”,尤其近期斗鱼等网络直播平台上出现的一系列涉黄事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主播凭借实力出名本没有错,但不择手段制造名气则贻害无穷。

  现象2:资本投资对“网红”趋之若鹜

  papi酱融资额1200万元人民币,估值1亿元。这是第一起网红收到资本投资的案例,也代表了资本层面用真金白银  表达对网红变现能力和潜力的看好。

  而其实,为网红服务的“网红孵化公司”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比如打造网红、做“网红经纪人”的莉家公司,就吸引到了风投的关注;再如一手打造多家“网红淘宝店铺”的如涵公司,早已拿到了阎炎和柳传志的融资。

  合理吗?能持久吗?

  “网红经济”蓬勃兴起,投资人趋之若鹜,这当然是件好事。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渐起,成功的路径也没有一定之规,通过集聚网络人气创业创新,只要不违反法律都应予以鼓励。但与此同时,“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物,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尚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一、投资网红要担很大风险。“网红经济”的实质就是粉丝经济。网红变现的能力依赖于特定的粉丝群体,粉丝的黏性、忠诚度、转化度。而粉丝喜爱一位网红很容易,抛弃一位网红也很容易。这对于投资人来说,存在一定投资风险。

  二、红起来只是第一步,之后呢?如果把网红当做一个品牌来运营,粉丝沉淀、购买转化,长尾效应口碑营销,再有一些节点性的爆点营销和事件营销,对热度再次拉升,吸纳新粉丝……周而复始。成名吸引流量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足够的曝光度,足够的话题炒作,足够的内容做精准,最后才是足够的粉丝来变现。每一个环节的差池,都可能走不了太远。

  三、网红到底是新经济还是快消品?美女网红们为什么都跑去卖衣服?卖衣服门槛低,挣钱快,转化率高,重复购买率高,资本直接变现的能力强。这反映出网红的共性问题是:大多数打算趁自己还红的时候,捞一笔走人。这好比暴发户和企业家的区别,没有长期经营自身品牌的决心和能力,不变换方式完善自己推广方式和渠道,这样的网红想要长效经营,可能性极小。

  总之,对于“网红经济”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我们应秉持着乐见的态度,但是正如硬币的两面性,“网红经济”也有其亟待提高、监管的地方。从商业模式来讲,现阶段的“网红经济”并未寻找到规模化的标准商业路径,从网红本身来讲,其中不乏一些人以“低节操”的特点进行内容表达,靠炒作和搏出位“想要在关注度上分一杯羹”,这种违背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也是亟待监管的,这类内容也注定不会长久。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