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坚持自己能把握的,虽然慢点,但一样是在前行。
乱了方寸害了自己。人本身就是情绪动物。所有的
一切都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冰火两重天,有意思。
可这个情绪为什么会产生呢?为什么会因外物影响还波动。
而且情绪是如何存在的,只能通过别的方式表达出来。
人要是没有情绪了会怎么样?又开始乱讲了。
0
任何的参与,都应有相应的标准。
有可能挣钱少,但是退出的时候
也就从容。买入的原因,买入的
条件。参与的周期。触发什么条件退出。
很多人,其实按自己的方法操作是赚钱的。
但是大部分人过不了自己心理这一关。
不是心理素质的原因,是现实决定的。
做股票的目的就是赚钱,一切的努力
都是围绕这个根本目的而去。其余的
赚钱之前别提。跟赚钱有关的就会着急。
而且希望快速致富。很简单开快车出事
的概率必然高,何况司机还是新手。
股票市场唯有变化才是永恒。唯有
合理的方法才能增加赢得概率。想赚钱
谁都想赚钱,赚钱是根本,但是在能
赚钱之前,得先活下来!!别机会来了
结果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了。
0
读丁一熊的帖子,满屏都是劝人回头是岸啊,
不过说的是事实,有多少人抱着博一把就走。
有时候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以前总觉得做
做股票很简单,达到一定程度就退出。做一个
装逼且文艺的小青年。但是现在确实很简单,
做好功课,买点买入。等着就是。可是这时候
才是操作的开始,买入很简单,逢低分笔买就是
也就是一天两天的活。而剩下的就是坚持,不出现
大的意外就坚持,这时候各种心理,各种疑问,天
天围绕着你,让你脑袋里有个小人,卖了吧,卖了
吧。这时候就得看看做的功课和资料,坚持一下信心
成了就是对自己努力的奖赏,不成也是天理。老母鸡
孵蛋还有臭蛋呢。
股票这玩意,说不清,道不明。我想说如果能抽身而退
还是抽身而退。但是我觉得股票市场是一个系统。那么
这个系统以不同的方法,方式成就一部分人。关键是
谁又确定自己是那一小部分人中的一员。无有本末,事有始终,
而股票这庞大的系统,谁又能说认识清楚。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观点就不一样。乱七八槽,越说越乱。 都好好珍惜生活吧各位。
0
看好的股票买在趋势成立的时候,这时候有可能离低点有一段距离。
不是低点,但是同样这样也节省了盘整的时间。而现实是,本人很多时候
因为走出来了,因为没买到低点,而心里不舒服,就不买了,结果天天
看着涨也不买。等涨疯了忍不住了,杀进去。结果往往就是悲剧了。
其实很多时候做分析的时候看资料看的是长期的趋势,而一但要操作的时候
瞬间变成短线思维。这样的结果就是涨了就想卖,没买的话,就后悔。这种
心里属于病态,不能有。在相对底部买入,面临的是盘整和继续下跌的风险。
而在启动初期买入,虽然会稍微高点成本,但是这也规避了风险。任何事都
要恰好。所以交易的还是人的心理博弈过程。前提是中长线,并且做过足够
功课。
0
炒股太理性就有问题了
0
为什么有时候两只票选择的时候
大概率选择的就是不行。
因为第一眼看好的股票,是因为自己长时间经验的汇总,
得出判断,觉得不错。这时候第二个想法就来了。
价格是不是高啊,位置是不是不好啊,业绩有没有问题啊
这就是所谓的理性,结果一看不行,不符合。不能意气用事。
但是理性是个伪命题,以为人生经历,生存环境,价值观等等的不同
就会导致理性的评判标准就不一样。所以说拿自己所谓的理性去评判
一个股票或者事物是不理性的表现之一。
结果第二支票也行,也符合自己的所谓的理性,但是往往买了就是跌。
这因为自己认为的理性,不代表大家的理性。
卖的时候知道应该卖了,但是就会思考,就会想我研究了这么久,
基本面还好,就理性的选择不卖,其实不明白随着价格的增长
之前理性的前提也在慢慢变得不理性。所以本人觉得理性
是一个陷阱,七十多的股票没人买,除权之后就会抢,会拉起来
因为有人跟风。其实实质没变化,因为除权价格低了,人们觉得
买入就理性了。
0
大盘可以看作个股来解析,基本面就是配合国家政策和经济现状。
个股看主要是国家相关政策行业周期,重要一点需要一个有一个
真实的基本面信息做支撑。配合上相关看盘的经验找机会切入。
剩下的就是持有。达到什么时候卖出,这是个难题,本人还是没解决好
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刚开始选股的时候看很多的信息,要长期的跟踪,有很多票都是跟踪
半年以上才找机会介入的。这期间需要持续关注相关的信息动态。因为本身
没有这个公司深度的研究资料,只能持续盯着。关注筹码的集中度。介入之后
关系到持有的问题。本人毛病就是不相信自己,所以就一遍一遍的看资料,给自己
加深印象,增强持股信心。这就导致后来心里觉得要卖了,但是又想到自己看到的
资料,结果就不舍得卖了。所谓的让脑袋麻痹了眼睛,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就会
让利润回撤。
这期间最煎熬的其实就是持股,现在也一直在锻炼这个定力。道理谁都懂
持股和持币两种最基本的选项。选股的方法比较简单,先按技术选一批,这需要
翻盘一遍,然后根据F10里面的近几年的业绩和行业再剔除一批,之后是根据K线
做的舒不舒服(这个主要是个人偏好,因为K线不好的往往出长牛)剔除一批。
这样就不多了剩个二三十只把。接着开始找相关个股的研究报告,这个工作量
就大一些,但是为了敢买就得查他的前世今生。因为根据技术选出来的,因为
切入点就在区域附近可以适当操作。还有就是看研究报告看出来的,看到有突变
的。现在是事件驱动型为主。同时看好业绩靓丽的,再不好的行情也会有赚大钱
的公司,同时行情不好本身说明上市公司整体就不行。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盈利
能力强主营业务明显的。本人会适当关注。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期货或者现货
那边价格的波动,比如说14年的镍价格上涨,今年的TDI上涨,都会有反应。
一般反应到A股上要慢很多。黄金期货跟个股联动性强。但是黄金期货也是先走出来
个股会有表现。
对了切入点的问题,本人主要是用缠师的买卖点来做依据,我的是看周线。
但是盯了挺长时间的,有可能涨停板也会上。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都说股市没有新鲜事,本人总想是不是能找出一种
规律性的东西。但是股市唯一永恒就是变化。变化总有个开始结束吧。是不是
也是遵循指标股一线,二线,三线。成长股,题材股,垃圾股。。。谁知道呢?
鬼话一通,放松一下。
1
这两点可以让你稳定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