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们的楼市

16-10-17 09:26 1224次浏览
yingniu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上周,一位朋友给我提意见说,你现在写的这些帖子应该好好分一分类,关于股市的,专门一个主帖,现在是《大盘形势》,还可以;关于楼市的,建议你专门写一个主帖,散见于原来各主帖中的旧帖,可以整理归集过来;关于投资理财杂项的,比如汇率黄金什么的,一个主帖;其他和金融没什么关系的,比如读书笔记之类,写不写两可,反正此地爱看的人很少,写的话就归在《杂抄杂记和乱弹》里面。

我觉得他的意见挺不错,准备依计而行。

他还批评说,你这些帖子的标题都太土气,不吸引人。我问他,写楼市的这个主帖,总题目叫《我们的楼市》怎么样?他笑说,一般一般,太文了,一点江湖的气息都没有!我说,那你给说个吸引人的有江湖气的标题。他说,得这么着:《惊天大利空!京沪深房价要崩!买房还是买股?必看此帖!!!》

我说,懂了,开场白得是这个调儿:各位乡亲们弟兄们!老少爷们儿们!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干革命要靠mao*思想,抵御通货膨胀靠买房!所以今天兄弟我来给各位说一段楼市演义,话说:

今年房价涨的猛,

国家出手来调控,

貌似那

股市马上要涨,

楼市说崩就崩!

我劝您

股市如果不涨,

(围观乡亲垫一句:怎么样?)

——那就专等房价挖坑!

朋友大笑说,对路,对路!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yingniu

18-06-08 09:17

1
这几个月在关注北京楼市,看了不少楼盘,有一些体会和认识,很粗浅,供朋友们参考。[淘股吧]
       
       房产投资,如果是中长线的话,当然需要考虑区域的基本面因素,而且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也就是说,要注重基本面的潜力。问题在于,区域基本面的中长期情形,基本上只能靠猜,现在很热的区域,将来是不是能继续热?现在各方面配套比较差的区域,将来是不是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这些是有不确定性的。北京各区均有官方的中长期规划,由于规划内容的层级各不相同,这些规划的靠谱程度也就各不相同,所以你只能是推理,将来哪个区域可能会比较热,其实也就是赌。谁知道能不能赌的着。
       
       如果换一个角度,不从基本面潜力来赌,而是从人们是怎么安排生活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来推论将来什么样的房子稀缺什么样的房子好卖,会有更确定的结论。
       
       我和几个首次置业的朋友进行了交流,他们一致表示,在买房这个问题上,有些因素可以商量,有些因素不能商量。
       
       先说不能商量的,或者说是没有多少商量余地的。首先就是买房预算,这真的是想多一万都不容易。统共就这么多钱,现在房价这么贵,不是说你想住哪儿就买哪儿,而是必须考虑买的起哪儿。绝大多数人的工资收入注定跟不上房价上涨,所以多数人将来是越来越买不起房,尤其是五环里的房。
       
       再一个不能商量的,面积。从我周围这些八零后九零后来看,他们还是要小孩的和准备要小孩的居多。这些家庭,全需要老人给看小孩(全职太太几乎不可能有,因为全是房奴,必须两个人挣钱还贷才行)。所以,至少得是一室一厅这种有两个独立空间的房子才比较得住,标配当然是两室一厅。所以从面积上说,只要预算允许,能买大一点的,肯定不愿意买小的,因为毕竟是两家人在一块儿生活,面积小了实在没法住。
       
       还一个商量余地不太大的因素是楼龄,必须尽量新。楼龄新意味着很多东西,比如物业水平、车位数量、水暖设施的质量,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楼龄新决定了贷款年头足够长,新个三五年,还贷压力就能小不少。
       
       再说可以商量的因素,比如通勤时间。总价低面积大楼龄又新的房源,全在五环外,而且以非地铁房居多,这会导致通勤时间比较长,得早起一点,少睡一点,这对于很多(不是所有的)年轻人来说,是可以将就的。通勤辛苦一点,能住个高大上的新房,也认了。
       
       现实是,面积大的地铁房,除了房山以外,总价没有太便宜的,只有改善性置业的人惦记,首次置业的一般是买不起。如果总价差不多,地段比较好而面积比较小的地铁房是不是抵买,我认为应该是因人而异。
       
       从我认识的一些八零后九零后买上车盘的角度来看,他们主要是这些路数:
       
       A,先买个一居,就小两口住,等准备生小孩了,再换个八十多平米或者更大一点的,为的是老家儿住过来看孩子。
       
       B,低总价的远大新,面积上一步到位。先是小两口住,等老家儿退休了,或者可以来北京了,再生小孩,然后老家儿住过来给看孩子。
       
       同样是上车盘,个人认为A不如B,确实应该一步到位。因为房价越涨,差价越大,如果你的收入水平赶不上房价涨幅,肯定不如一步到位合算。
       
       有好几个朋友跟我说,他们买房先是根据夫妻俩上班的地点确定一个比较居中的区域,然后顺着这个区域的地铁线往远了找, 要求楼盘离地铁线的终点站不是太远,开车十几二十分钟能到, 同时,房子够大够新,够一大家子好几个人住,而且预算够得着,这样的房源就可以考虑。也就是说,他们的策略是远大新,通勤是开车加地铁。比如原来的一个同事,在望京上班,老公是在老国展上班,俩人买的是顺义杨镇的某小区,离15号线的端点俸伯不远,240的预算,90平米的三室一厅,还够俩人一人买一辆车,开车到俸伯也就是十几分钟。
       
       北京从2009年以后有个9070政策,要求新建商品房小区90平米以下的中小面积房源不得少于70%。我猜政府的本意是想加强50至70平米的小面积房源的供应,因为这样的面积对于首次置业者特别合适。从理论上说,9070政策意味着将来90平米以上的房源会比较稀缺。恁么北京郊区比如房山平谷的90平米以上的非学区房,因为总价比较低,对于很多首次置业者甚至是改善性置业者,均是相当可以考虑的。
       
       这么说来,远大新应该是绝对胜出了,其实不见得。我新近听一个朋友说,还存在这样一个模式:在距离老家儿住的公房小区一两站地的区域内,挑一个楼龄比较新的地铁盘,买个一居室,小两口住,等生小孩以后,每天白天老家儿过来给看孩子,然后做顿晚饭,晚上老家儿再回自己的公房住。
       
       这个策略确实不错。北京的公房小区,绝大多数是在五环内,应该说地段都不算太差。早先认为比较偏远的南五环,这几年也是人气大旺。可以说现在顺着五环路不是黄金地段就是白银地段,所以五环边上的小面积地铁房应该是很抵买的,竞争力肯定不比远大新差,而升值潜力应该更胜一筹。当然如果父母都不在北京的话,比如小两口全是新北京人,还是买远大新比较合算。
       
       这么看来,远大新和新小近应该是个各占胜场的局面,其实又是不见得。我看了十几个新盘的报价之后,才知道现在的地产商对9070政策是怎么领会怎么落实的:十几个新盘里面90平米以下的房源,其中只有一个楼盘提供60平米的一室一厅房源,最低售价300万。另有一个楼盘提供75平米的两室一厅房源,均价5万多。其余的楼盘,所谓90平米以下的房源,一律是八十多平米的,而且大多数是89平米,可着90平米盖,总价就没有低于400万的。所有这十几个新盘,全在五环外(五环里的地块估计已经没有地产商买的起了)。这样的远大新,对于上车盘来说真是高攀不起。
       
       可以这样说,现在北京地面上盖楼的地产商,已经全面放弃了首次置业者,他们盖的房,基本上全是为改善性置业者准备的。这意味着,适合首次置业者购买的面积比较小一点总价比较低一点的房源,将来是越来越稀缺。
       
       我曾认为,北京之所以不会成为香港,是因为北京有低总价的远大新。现在看来,要么北京将步香港之后尘全面进入蜗居时代,要么环京楼市将更加兴旺。
yingniu

17-01-04 12:01

1
数据[淘股吧]

2009至2016年北京二手房各年成交套数

2009 266854

2010 196587

2011 121239

2012 142983

2013 162688

2014  104772

2015 197407

2016 272431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