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制度弊端及对策原创: 守望高新
刘士余走了,大家拍手称快,其功过不评价,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截止上周五,很多个股又创新低了,大批个股在创新低的路上,引起的质押盘爆仓又拉响了警报。
结合到最近三年无数小小股灾不断,这些股灾是在2015年大股灾和2016年一月熔断基础上的,的确让人胆战心惊,也匪夷所思。三年来多少人因为股市,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股市也严重造成了离心离德的现实。
假如不发那么多新股(三年来发了700家新股),或者发的新股质量再高一点,股市局面没有这么惨烈。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在股市问题没有解决前发这么多低质量的新股,是造成目前股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假如不粗暴的监管,只准跌不准涨,连续涨停要发监管函,要遭到特定,而连续跌停没有人过问。那么大盘也不至于如此惨烈。
功过不需要人批判,只看结果。
当然很多不是他能够左右的,是制度建设缺失造成的,但是股民只能迁怒于他了。
关于股市制度弊端,以前有过帖子,这里转载一下:
股市制度方面的一些缺陷,这里再汇总一下:
股市的规律是七亏二平一赚的,但是参与者90%都亏损,且亏损幅度巨大,连续三年只跌不涨,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的股市是这样的吗?
劫富济贫是一个成语,但是在股市就变成了劫贫济富。我们的股市不正是这样的吗?
股市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程度,造成了很多社会矛盾,也加剧了股民对社会的不满程度。
股市造就了多少类似
乐视网这样的公司,毁灭了多少家庭?乐视的大股东至今逍遥法外,在美国过优哉游哉的生活,国内这边,多少买乐视网的家破人亡。
股市总体质量很差,其实这些公司不上市,估计对社会还好点。
总体来说股市对社会是弊大于利的,
最近发行的独角兽,我是不看好的,再好的票,高位都是垃圾,现在国外的
纳斯达克处于高位,回归的都是海外股票,都是在相对高位,所以不看好小米等回归的中概股,这次和360回归如出一辙,不看好。去年我就不看好360
我是不会去买什么小米基金的。
我前面帖子说过现在的股市制度方面的弊端,
原文转载如下:
在中国股市虽然是相对公平的地方,这个公平主要表现在:通过一定经验、技巧和努力,可以不用走后门,少数人在其中能够赚钱。但是正是因为这貌似公平的表象,诱惑了无数渴望人生自由和财富自由的人,怀着无限美好的发财梦想,象飞蛾扑火一样前仆后继的投身这个市场。
事实上结局是残酷的,绝大多数人是亏损累累的,中国股市严重的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的程度,给社会安定和经济进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昨天有个朋友给我留言,大致意思是最近几年来亏损了80万,对于本来不富裕的他,债台高筑,并为此离婚,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这样的个案在中国还少吗?还有很多人因为股市跳楼自杀的!
说中国股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股票的发行开始就存在很多问题:
新股发行的弊端可以从以下多方面说明:
1:首先体现在新股的发行上,一级市场包赚不赔的发行制度设计,加上腐败,造就了一大批一夜暴富的数十亿、亿万富豪。造成了社会财富不断向少数人集中,加剧了社会财富配置的贫富差距程度。
长期无节制的发新股,和伪造发行新股是大盘长期走熊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点要正式,不能够否认。
2:新股的股本形成,突击入股现象普遍。大股东成本低廉,很多经过上市前多年的分后,成本接近0。
3:新股发行预留一定比列股数,配售给大资金和机构,让机构能够独享大量的股份数目,而不是采取全部公平的上网发行。
4:中国股市新股发行是采取一家公司向二级市场20倍左右的市盈率溢价发行一定数量股票,取得上市资格,这部分钱美其名曰是投资各种项目,还煞有介事的搞什么招股说明书,其中有募集资金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前景,盈利预测,但是就是没有达不到盈利以后,怎么惩罚?
翻看招股说明书,都是把自己的项目吹的天花乱坠,盈利预测也不错,但是事实上经过上市后几年的运作,绝大多数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承诺的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最终都得不到兑现。
假如中国上市公司募投项目都按照招股说明书的实现了,那么上市公司质量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应该是大多数公司都是优质公司。中国经济也早就屹立世界前列了。
5:新股上市以后为业绩频繁变脸。一年绩优,两年绩贫,三年亏损,五年ST是很多公司的历程。
6:新股的大股东以低廉的成本取得大量股数,仅仅凭锁定三年即便业绩变脸也能够取得全部流通,能够数十倍的溢价在二级市场套现。
其他小非更是一年就能够上市流通。
这种制度设计不是明抢钱是什么?是上市公司大小非,不平等的抢二级市场的钱。假如上市公司质量不断变好,二级市场投资者也可以认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骗子公司,业绩每况愈下,还这样明目张胆的在二级市场减持,完全就是抢钱行为,这种股市制度居然能够长期实行,奇葩现象。
最近的减持新政,有进步,但是只是从减持节奏上进行了限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 新政对小非的限制没有,小非数量其实也不少,一样对二级市场造成冲击。
从2008年股改以后的新股发行制度,只是增加了大股东,无关痛痒的承诺,没有大的改观,和原来的发行制度是差不多的。
二:退市制度不健全,在没有对退市公司大股东严厉惩罚的情况下,让公司退市,严重伤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
三:停牌制度是很大缺陷制度
目前的停牌制度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害人的。特别是长期停牌制度,取消了股东的交易权利,面对慢慢熊市,更是对股东是极大的伤害。很多股票长期停牌出来,想卖出,即便腰斩了也卖不出。这对有融资盘的股票更是雪上加霜,场内股东要承担放大倍数的风险。融资盘为了平仓,不断踩踏,也加多了开盘以后的跌停板的数量。这中公式多了,是会造成小范围的金融危机的。很多长期停牌的股票,其实还没有开盘就能够判断里面融资盘的后果:爆仓是必然的,这对里面的股东是不公平的,没有给交易权利,直接判处了他们的死刑。
现在的特停制度也不是市场化的,股票连续涨停,为啥要特停?现在的连续涨停是市场合理的结果。
连续跌停从来没有见过特停,只见过连续涨停的特停,这是不公平的。
针对以上弊端对策如下:
一:针对大小非有必要进行流通限制:
1:大股东永远不能够在二级市场全部减持,既然公司是大股东多年心血的结晶,为什么要放弃控股地位呢?
如果要减持,不想当大股东了,那么在场外找接盘的,更换大股东。
2:大股东只有在业绩连续三年盈利情况可以部分减持,减持比例和业绩挂钩达。最近三年业绩有一年亏损者不得减持一股。
比如:
连续三年市盈率在达到50倍,大股东最多可以减持10%比例股票
连续三年市盈率在达到40倍,大股东最多可以减持20%比例股票
连续三年市盈率在达到30倍,大股东最多可以减持30%比例股票
连续三年市盈率在达到20倍,大股东最多可以减持40%比例股票
再好的股票,大股东最多减持数量不能失去控股地位。
其他大小非可以参照办理,只是减持比例可以放大。
二:针对新股发型中的问题
首先加大法律惩罚力度,造假上市,要判刑坐牢。
其次新股 的项目业绩预测不达标,要有惩罚承诺,可以采取向二级市场度让股份的方式。
比如募集资金在达不到承诺后,大股东注销自己的股份50%进行惩罚。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看愿意不愿意了。
现在股市无药可救,股市圈钱的本质不该,永远没有牛市。
三:针对停牌制度
这个更好解决了,学香港股 市,不准随意停牌。许多A股同时有港股,A股停牌,港股就没有停牌。
对于停牌超过三天的,而且复牌以后,没有相关决议的(啥成果都没有公告)造成二级市场亏损超过5%的,大股东要进行赔偿。看谁还敢停牌超过三天?
四:针对退市制度,首先要抓紧建立相应的惩罚法规,大股东造假,违规,导致退市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二级市场退市了的投资者补偿机制健全以后,再推行退市制度。
关于大盘,没有换人的消息也会反弹。有了这个消息,那么成了导火索。看好下周和未来A股的反弹。
我最近的量化选股仍然是不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