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99-01年第二波牛市有哪些特征?

16-10-10 11:58 5685次浏览
midre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当前经济背景类似96-01年,券商关于这方面总结的也挺多,就不多说了。

和96年-97年中相似的第一波(2014中-2015年中)已经结束了,后面再有一波行情的话最值得参考的就是99-01这第二波了。

但是网络上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并不多(龙头板块、市场特征之类)。至少96年那一波,看历史总结有四川长虹 、深发展之类的龙头。而关于99-01年,好像没有什么个股或板块是从头涨到尾的,很乱的感觉,没看到特别细致的总结。

我简单看了下指数,97-99年调整期间,上证指数 跌幅30%,深证综指 跌幅40%,深证成指 跌幅58%,接下来的99-01年这波行情中,深圳成指一直就没有创新高。

希望各位老前辈能分享下当时的情况:领涨个股、板块轮动之类的。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idren

16-11-08 11:13

0
看到很多关于创业板估值分析的,不够全面,我自己找了些数据。
此前从纵向比较过一次,考虑业绩增速,2014年1200点低点的创业板估值和当前的1900点一致。

创业板全部550家公司。

60亿市值以下的用PE来看待目前已经不合适,里面有大量的公司并购和转型借壳预期太强,约200家;剩余350家;

15年上市的新股,这些标的估值是铁定比较高的,当前用PE来分析也不大合适,约80家;剩余270家;

剩下的270家,我们可以用PE来大体分析看看。当前对应2016、2017年平均估值为67.3、45.4;单单排序看前200家,对应2016、2017年平均估值为50.86、34.78;这里面涉及到互联网、互联网家居、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的公司(15年爆炒过的标的),估值整体偏高,如果剔除这部分,估值进一步降低(没具体算)。

总结来说,550家创业板公司,要看PE,必须分拆来看,其中15年以来上市的80家新股,看PE不合适,未来是否有大机会,我也不关注;60亿市值以下的200家公司,大量涉及到并购和转型重组,不能用PE看。剩下的270家公司中:2015年牛市爆炒过的互联网+标的,整体估值偏高,按照历史规律,这部分标的作为整体是不会创新高了,只有反弹机会而已,可以看看96年牛市中爆炒的四川长虹平安银行在99-01年牛市中的表现。按照估值排序,前200家公司平均估值50.86、34.78倍。

对未来有一个大致判断,若后面还有类似99-00年牛市的话,不应该再拘泥于创业板或主板,很有可能这两个指数表现一般,比如都涨1倍而已,上证到了6000,创业板无法创出新高(可以看看99-00年期间深圳综指表现,并未创出新高)。大的机会来自于2016年横盘震荡期间市场在不断选择的版块,这些版块今年虽然都有表现但中期看也就是处于酝酿阶段,还并未真正爆发出高潮,细细数数,年初以来的VR、新能源汽车、Oled、智能驾驶、Tesla、PPP、物联网等等,市场的选择都是未来可能的方向,要么是空间大渗透率低的,要么是业绩会持续好转的。
midren

16-10-21 11:08

0
最新这个研究不错,也是我之前一直想弄清楚的。

A股历史:窄幅震荡最终向上突破
  97年以来上证综指年振幅大部分时间在25%-40%之间,只有在大牛市或熊市的时候振幅会上升到60%以上,年平均振幅为53%,而今年振幅只有25%,还不及近20年年均振幅的一半。如果我们将市场分为牛市、熊市、震荡市,只考虑历史上震荡市的振幅情况。

  97年以来A股共经历了4轮震荡阶段(1997/5-1999/5、2002/1-2004/11、2009/8-2011/4、2012/1-2014/7),这4 轮震荡市的振幅分别为31%、39%、33%、28%,1月底《A股见底了吗?》我们就提出2638点是底部区域,市场从单边下跌演变为区间震荡,业绩为王,2638 点以来震荡市的振幅只有19%,也不及震荡市历史均值的33%,属于历史上少有的窄幅震荡阶段,和目前窄幅波动市场特征比较相似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时期

12年1-8月振幅20%以内,以下蹲起跳的方式突破。回顾历史,振幅在20%以内最长持续时间出现在12年1-8月,近8个月,期间上证综指最低点为2132点、最高点为2478点。经历了11年末基本面大幅恶化之后,12年上半年宏观背景整体较为平稳,GDP稳定在8%左右,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稳定在10-13%,工业企业利润在底部-2%到-5%之间,而货币供给量也保持相对稳定,M2同比增速在12-14%之间。从市场表现来看,12年1-8月窄幅震荡后,12月初市场略下探到1949点,随着十八大胜利召开,市场对 改革和转型决心充满信心,银行股带领市场大涨。

13年6月-14年7月振幅25%以内,以直接上涨的方式突破。如果将振幅稍微放大到25%,最长持续时间是13年6月-14年7月,一年左右,期间最低点为1849点、最高点为2270点,其中14年3月中-7月下旬,上证综指从1974点到2146点,4个半月振幅仅8.7%。从宏观背景来看,13年6月宏观流动性大幅收紧,发生了“钱荒”,13年下半年十年期国债从3.4%最高升到4.7%,但14年上半年开始流动性开始反转不断宽松,从总体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来看,此阶段其实变动不大,维持在13-14%之间,而经济增速也比较平稳,GDP增速在7.4-7.8%之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在10-13%之间。14年7月沪港通预期上升,之后zy*被立案审查,市场对改革预期增强,风险偏好不断上升,最终市场向上突破,并最终形成牛市。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共经历5次牛熊震荡,震荡市平均持续24个月,振幅大多在30-40%。上证综指从1月底2638点以来,8月中高点3140高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个多月在20%内震荡,5月底以来2800-3100点,4个月振幅仅11%。从时间上来看,震荡市阶段仍未结束,但20%幅度以内超低波动震荡市可能面临变盘。

我的点评:最终采用哪种方式来突破这个窄幅震荡格局,直接突破还是下蹲起跳突破?我倾向于后者,最简单的理由就是机构仓位偏中高,这不符合见底特征。
midren

16-10-14 14:17

0
转一个新能源车板块的分析,我觉得相当到位(这也说明未来有大行情第一波暂时还轮不到新能车,需要等政策明朗)。

预期的嬗变及其应用:以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链为例

我主要分为四个问题来讲。
  第一、截至目前,关于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链的未来,有几个长期趋势性的观点是能够取得较大的市场共识的。这几个长期趋势性的观点有四点:
  1.到2020年,我们国家要达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200万辆以上的年产销量。
  2.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贴会逐步退坡,碳配额管理,或者是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等市场化的补贴方式将逐步弥补财政补贴退坡后产生的空缺。
  3.未来中短期内,电动物流车会有爆发,但是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增长点还是在乘用车。至于说新能源客车,因为它的渗透率已经比较高,不是未来增长的主力。
  4.三元锂电池和上游材料的需求会随着物流车和乘用车的爆发而爆发。

  第二、目前仍然有几个重要的政策因素仍未落地,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下以下三点:
  1.新的国补方案和第四批补贴目录,核心是新的国补方案何时出台,以及第四批补贴车型目录是否包括、以及包括哪些物流车。新国补方案的出台时间涉及到年内剩余时间当中,产销可以冲出多大的量。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主流预期是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会出台,如果实际出台晚于这个时间段,则是低于或者说严重低于预期。
  2.2015年至今拖欠的国补、地补何时下发。这个牵涉到整车和上游各环节的资金链紧张状况会在何时得到何种程度的缓解。如果说不能在新的国补方案出台之后及时下发,企业大量的缺钱生产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3.骗补牵涉的具体企业名单。这个名单不落地,以及他们的处罚结果不落地,也会影响到整车企业的生产信心,并影响到它们上游的供应链。

这三点不确定性引发的市场预期会很复杂,甚至很紊乱。在这三点不确定性消除之前,预计这个板块应当是难以走出独立于大盘的有一定反弹幅度的独立行情的,因为投资者无法确定这三点最终会在何时落地、如何落地。因而会担心万一落地的时点、落地的结果低于预期,板块会否创下调整以来的新低。这种担忧会遏制短期内板块反弹的高度,正如著名的惊悚片导演希区柯克所说,“令人惊悚的不是屋子里有鬼,而是那扇忘了关上的门”。

第三、对于上面提到的跌破上升趋势线的股票,后面的走势应该如何判断。这可能是很多人比较迷盲和纠结的问题。我也在此发表一些观点或者说猜想。
我觉得不必过度担忧它们跌破趋势线之后在中期内会否持续下跌,因为我们不要忘了,虽然它们当下以及未来两到三个季度的业绩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中长期内,他们仍将是A股市场当中少数高增长的板块之一。也不必过度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它们作为一个初生的行业都这么快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话,那么其他成熟行业就更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最后,我觉得也不要被各个企业静态的扩产数字所迷惑,真实的商业世界变化没那么快,扩产目标和实际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进入下游供应链量产供货还需要较长的路。所以我预测这些股票未来中期内的一种大概率的走势是走两到四个季度的宽幅横盘振荡,或者是小角度的倾斜向上,以消化估值并等待产业政策的明朗、行业竞争格局的定型。这种宽幅横盘振荡只是长期上涨趋势中的一个中继阶段,它们的股价长期来讲应该还没有见顶,大概率上它们应该不会在跌破趋势线之后,持续下跌到原来主升浪的起点附近,除非我们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态度发生了根本的逆转

考虑到今年7月中旬至今,整个板块已经累计调整了两个半月有余,大致相当于今年1月初至3月上旬的调整时间,部分股票的调整幅度已经达到了3-7月主升浪的50%。根据这个技术分析的结果,并结合政策面的不确定性在近期即将明朗的假设或者说市场预期,我判断这些股票这一波中期调整的底部也大概率就在目前位置附近。只是底部显现不等于立即就有大幅度的反弹,大幅度的反弹需要上述三点不确定性的消除,并以超市场预期的乐观结果来落地。但是,既然通过技术分析判断出底部已经显现,在未来这三点不确定性的消除没有大幅度延后,并且不以低于市场预期的悲观结果来落地的前提下,板块也很难再创本轮调整的新低,或者继续大幅下跌。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或者说臆测

884039锂电池指数、150212新能源车B这两个指数会否调整到通道的下边沿?
到目前为止,这两个指数并没有调整到通道的下边沿。未来这两个指数到底会不会调整至通道的下边沿呢?对于那些等待入场的参与者而言,当然是希望出现这种理想的结果的,但是我觉得很有可能这种理想的状况不会出现,除非上述三点政策的不确定性落地时点大幅度延后,或者以大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的悲观结果来落地,否则这种理想状况很可能不会出现。原因有以下三点:
  1.今年2月-3月初的调整低点是在第三轮股灾的恐慌效应下,以及在板块内绝大多数公司业绩高增长的态势尚未在季报或者是年报上得到明确展现的前提下出现的。目前这两个前提已经不复存在,市场远没有当初那么恐慌,大多数公司业绩高增长的态势也已经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二季度的季报当中得到明确的展现。
  2.7月中旬以来,板块已经累计调整两个半月以上,这个调整时间和今年1月初-3月上旬的调整时间是相当的,调整的时间及调整幅度也分别相当于3月-7月这波主升浪的一半。
  3.这两个指数目前没有触及通道下轨,也与很多公司上半年才转型进入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板块,导致这两个指数的成分股不断增多有关。指数目前的调整位置不如多氟多、天齐锂业、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沧州明珠、澳洋顺昌、亿纬锂能等一些代表性股票的K线图反映得更为准确。
midren

16-10-14 11:40

0
方正策略:台湾地区的研究价值
  在台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台阶的过程中,企业和政府层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来应对这种趋势,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其中既有每个周期都明显占优的行业,也有政府主导带来的战略产业,对于那些一直维持景气的行业,更是值得长期投资者了解,本报告的重点在于寻找这些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公司,并将国内相关行业作为比较对象。

  20世纪90年代,台湾GDP增速出现连年下滑,台湾政府为遏制下滑走势,集中力量和政策重点打造和支持了一批战略性产业,这批产业对台湾经济的贡献和创汇作用巨大,其中以半导体产业(90%以上半导体都是应用于集成电路,所以也可以说是集成电路行业)最具代表性,在90年代后半期全球泡沫化过程中,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分别达到716.94%和573.80%,年化收益高达69.06%。 战略类产业作为政府某段时间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的重点,支持力度巨大,通常发展尤其迅速,短时间内即能达到行业发展的巅峰,但是也正是由于该类产业过多依赖于外界的扶持和政策,一般在达到该种产业存在的目的后,原有支持便会消失,多数行业继而出现规模不变或下滑,难以支撑长期持续的发展,通信设备可能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遇到重大困难,但半导体行业近年仍然呈现强劲生命力。 作为报告的一部分,除了相关行业中国内公司的比较,也给出了国内可能成为类似战略性行业的新能源车的研究,供参考。

我的点评:新能源汽车销量受政策影响特别大,但总量已经给出了明确目标就是2020年累计销量500万,2015年及以前销量不到50万,今年因为政策原因,估计销量也就50万左右,这意味着2017-2020年这4年销量每年平均销量100万以上。所以未来一旦政策有变,销量会很快释放出来。新能车仍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成长行业,股价和增速波动类似于02-07年当时的汽车行业。

当前市场的关注焦点都在债转股和PPP,从当前订单落地和未来一年业绩加速角度而言,PPP的持续性更强更确定。但短期ppp板块缺少一次对于中期趋势线的回调。[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嘎嘎

16-10-12 15:25

0
照猫画虎了  没有什么可比性!
midren

16-10-12 11:48

0
我之前在讨论是否有新一轮牛市时谈过台湾的案例,当时纯粹就是想找一个指数案例:暴跌后低位横盘半年以上之后指数的走势,一个可参考的是国内创业板2011-2012年类似,另一个国外指数案例能找到的就是台湾94-96年暴跌后的低位长期横盘。

刚好,方正策略最新出了个报告,从基本面角度阐述了国内经济确实可以对比台湾91-98年这段时期。

方正观点如下:
从经济走势上,台湾90年代中后期具有参考意义
台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呈现阶梯式下行。近35年来台湾GDP走势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1980-1985年),GDP增速下滑明显;②第二阶段(1986-1990年),该阶段GDP增速反弹维稳,但持续时间较短,企稳失败;③第三阶段(1991-1998年),该阶段GDP同比增速继续缓慢下滑;④第四阶段(1999-至今),该阶段台湾GDP增速围绕3%上下剧烈波动。

从波动特征上,国内地区现阶段类似1996年台湾
台湾地区增长速度与大陆地区近年来GDP走势较为吻合有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下表给出了中国近期与台湾第一、三阶段GDP走势之间不同指标的比较,由表可以得出结论,相对于第一阶段(1980-1985年),台湾GDP发展的第三阶段(1991-1998年)与中国近期(2010-2015年)无论是图表走势或各类指标都更加吻合,即具有相似下滑趋势,相似下滑斜率,相似下滑波动等。
为了研究和对比方便,本报告研究台湾市场的起始时间选用1996年。
  中国近期与台湾相似走势阶段时期GDP增速比较

项目、时期
极差(%)
极差比
斜率
波动率
台湾(1980-1985)
20.00
1.46
-4.00
7.38
台湾(1991-1998)
4.51
0.46
-0.64
1.62
中国(2010-2015)
3.70
0.44
-0.74
1.42
注:极差=区间max—区间min;极差比=极差/mean

数据来源:wind、CNKI、方正证券研究所

对这篇报告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

我的看法:台湾90年代指数走势和A股08年-16年走势确实又走得很相似(这样经济走势和指数走势就吻合了),看图:
 

那么A股现在是否运行到了类似96年初的阶段呢(台湾加权指数95年跌幅40%然后进入7个月左右的横盘到96年3月中旬开始重新启动一轮大行情)?之前我信心不是很足,因为只是图形类似而已。现在有了方正的这篇经济对比,我觉得概率挺大了。
midren

16-10-10 14:38

0
自己继续复盘如下:

1)96-97中的龙头四川长虹深科技、深发展,在5.19不到两个月快速上升中有表现,但之后归于沉寂。以此类推,上一波的互联网+标的估计下次有牛市行情,也将不再是主流;

2)百度到519表现出色的所谓龙头标的 亿安科技(神州高铁)、海虹控股、四川九州,在519和2000年初的两波上升行情中都表现很不错,确实有龙头本色,但是2000年2月之后,这些标的就彻底萎靡了,没有坚持到2001年6月行情终结时。 

3)2000年年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美国科技股继续大幅上涨带来的刺激,电子概念股、西部开发概念基建股、建筑股随之迅猛拉升。这个阶段没什么大小盘规律。

那在龙头消失的2000年2月-2001年6月间市场又是何种特色呢?关于这段时间的市场运行没有搜到任何网络上的细节描述。

3)政策对于这波行情影响较大,99年519启动后,偏利好的政策就开始出台。2000年10月底出基金黑幕,2001年初开始出台各种利空,但市场顶着利空坚持到6月才崩溃(这符合市场最后一段的特征,顶着利空上,让参与者对利空麻痹);

最后贴图如下: 
midren

16-10-10 12:27

0
不确定,我更倾向于还没到时间,因为市场仓位不低+券商对于地产调控政策解读中期都偏空,后面还有美联储12月加息,这些负面因素都需要在10-11月充分反应。[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明月当空

16-10-10 12:15

0
想一块了,今天就是5*19
lwcdxx

16-10-10 12:04

0
不错,肯总结和分享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