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才看见,汗,自从兄不来发帖都很少上股吧,谢谢兄关键节点的提醒!
0
好久不见,祝兄一切顺利!
0
谢谢
0
转扬韬最新文章一篇。
今天两市再创地量。深市成交金额1888亿元,创下一年半地量(熔断日除外)。不过,别光注意日成交,9月的沪深市场可能创下一年半来的月度地量。
昨天说了国庆节后第一周行情涨跌规律不明显。那么,10月份的行情涨跌趋势明显吗?如下图:
这是1995年以来的21年数据,10月份行情上涨的概率不到50%,与9月一样,涨跌幅度都不大。倒是11月的上涨概率更大一些。
从全年各月份来看,2月和3月的行情其实最好。2月份往往是春节期间,3月份是传统的两会期间。这段时间人心思涨,加上一些利好刺激(如年报、会议期间的政策等),2-3月的行情更容易上涨。这种趋势甚至会延伸到4月份。2-4月的累计平均涨幅9.5%,具有显著的正收益。
2005年以来的情况如下图:
由此可以看出,过去11年,10月-12月的行情上涨概率略大一些。其中12月份出现了显著的正收益。2月仍是最佳的月份。
综合来看,国庆节后第一周的行情预计涨跌幅度不大(虽然我们休假一周,但估计欧美市场波动不会太大,对我们影响也就十分有限)。10月的行情可能仍难以摆脱盘局。
从这个角度看,牛市准备期的第一个可能性是在12月开始起涨;另一个可能性是从明年2月(最迟4月)开始起涨。短线还是要煎熬的。
9月行情还有两个交易日,不过,9月却即将创下一年成交的地量,并相比去年峰值下降8成以上。去年市场的最高成交出现在6月,沪市当月成交金额20万亿元。而今年9月迄今成交金额不足2.9万亿元,预计全月成交低于3.1万亿元,相比去年峰值下降近85%。
月度成交比此前峰值下降8成是一个很难出现的事件。1994年以来的22年时间里,出现过10次。其后一年的最大涨跌幅如下:
从这个表也可以看出,最近10多年,当地量出现之后,股市的下跌空间越来越小。但上行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换言之,地量出现后,买股票、持仓的收益是远大于风险的(收益风险比4倍以上)。
但是,除非是急跌,否则地量出现之后并不会马上见到大的牛市行情。急跌下的缩量见底出现于1994年6月和7月,1995年1月和11月、2005年5月、2008年10月。急跌之后,明显缩量,则这里就会是底部。否则,底部的量会持续缩小的。历史的缩量过程如下图:
这张表列出了历次持续缩量的过程。2016年以来已经有三个月缩量了。9月预计是第四个月,如果不出意外,10月很可能是第五个月。现在的行情,就越来越像1995-1996年的缩量过程了。
0
兄没有忘记我们,感谢。
0
好久不见,前几天还在边看只看兄的上一个帖子边思考,谢谢只看兄!
0
谢谢分析!
0
认同,但是觉得最佳时机未到。希望能和楼主探讨。
0
感谢!
0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