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慧球举牌事件暴露了董事会集体违规以及幕后实控人钻空子对抗监管的认定和惩罚问题

16-09-20 22:32 9446次浏览
藏宝图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慧球举牌事件暴露了董事会集体违规以及幕后实控人钻空子对抗监管的认定和惩罚问题,存在巨大的法律真空地带---标题

对于慧球董事会信批是否存在问题以及sjs对其信批与否的应对―――st,藏宝图认为是操作空间的作为与否,以及如何作为问题。
这是值得推敲的。
SJS严厉,并非野蛮,给出10天更改。慧球流氓董事会仍然拒绝。此乃不争事实。SJS给出st处罚,是有依据的,不懂的,自己查。不科普了。
流氓董事会,之所以流氓,是玩弄小聪明,差一手5%的依据就不公告,以为理由充分。从百分之1%开始到2,3,,4,5%的法规依据,很详细,差不多是科普内容了,却故意视而不见,鲜是不懂还是故意?市场和SJS是不是都在骂其无耻?
这就是操作空间的歧义。

此外,目前的法规似乎没明确定义假如董事会不作为,或者故意拖延公告,故意钻信批与否的空子,打擦边球从而误导投资者视线,甚至,故意集体失去联系故意不及时披露监管层的问询。。。。所有这些,该如何认定,又如何惩罚?这个,是不是真空地带?存在这样的真空,当然给与作奸犯科和无耻之徒予以便利,操作空间大去了;目前的法律法规似乎无法解决,这应该是SJS无奈,只好惩罚出车祸的车,而不是无牌无证的司机证代这个背后控制者。
以及,对于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也是真空――――慧球顾已经自己信批揭露不是公司实控人;可背后的实控人,设立五个与慧球子公司谐音相同的、其后还(故意)信批泄露于股吧的小广告式的(公司?)名义买房子的鲜,没承认自己是实控人;没实控人却事实上存在了与公司密切相关经营事实的幕后实控人,且其行为(比如信批,比如事实上的控制董事会。。。。)构成了对上市公司目前和未来极可能重大影响,那么如何认定、惩戒?这个也是真空。
俺查找相关法规。这两个重要真空,以及相关认定和规范,都没看到。于是,牵扯到操作空间的重要问题了。

有法可依,违法违规必救,在懂法律的无耻流氓面前,毫无尊严,惹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笑话,是绝对的了

SJS,zjh之流,理应吸取教训,法律法规制定需要更详细些,亡羊补牢也是好的
所以这次慧球举牌事件,理智的监管层,应该受到教训反思。
但即使违规主体是董事会监事会等高官,以及形式上的无实控人而实际上依据公司事实存在了幕后控制者,难道以现行法律法规就无法惩戒从而维护资本市场良好运作、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了吗?莫非只好沦落到道德层面的谴责而违规集体、违规违法的个人实控人就逍遥法外
―――答案,是什么?俺不认为SJS就无能为力了。从昨天慧球公告看态度仍然嚣张。拒绝承认自身不存在该披露未披露行为―――泄密事件,小广告类似的,何解?集体失去联系?有披露吗?故意拖延收到瑞莱向SJS提交的(昨天才披露,而时间过去多久了?)故意打差一手不到5%的擦边球而不披露,又何解。。。
所以,幕后实控人及其董事会操作空间太小聪明的大。藐视监管,对抗管理层的骂名,不可能自圆其说。

SJS已经公函说道st只是揭示公司状态。没有一个字提及日后该公司不可以三年内重组、注资、甚至更改主业之类。Sjs的核心目的很基本,只是希望信批规范且运行六该月才可申请摘帽。这是SJS的重要态度和操作空间。
由此,皮球踢向了举牌方和原流氓董事会流氓律师的对话或者斗争。也是监管层其实已经对鲜集体的一种仁慈,给其机会。但可惜,目前看,流氓们没领情,无耻态度仍然继续。于是,市场就看戏了―――看洲际田野与他们的对话或者斗争。
打开淘股吧APP
18
评论(6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zhzrj1128

16-10-02 10:36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藏宝图

16-10-02 09:36

0
而近期,ST慧球要求对瑞莱嘉誉的关联方北京洲际田野出资情况问询予以公告,但是上交所回应“不属于上市公司公告范围,可以自行发给股东”。
 对于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馈意见,ST慧球董秘陆俊安认为,“上交所对信息披露审核存在双重标准”。 
------除非国庆期间网上媒体再爆料,不然,分析推演今日后暂告一段落。
原告方对媒体说法本身存疑许多,即暗藏的信息量不少

sjs这样的回应,巧妙推皮球。本质上不表示双重标准。
别忘记了,因果。
始作俑者其实是慧球自身,在最开始信批就高调张牙舞爪对抗,失联,拖延。。。本身他自己就早就双重标准(第一次举牌事件就开始),然后处处夜郎自大目空一切,没把sjs,举牌方放在眼内。以无赖,扯皮,地痞,流氓的无耻方式对待。至少在明面上是如此。如果他委屈冤枉,大可以早就对媒体公开。可见,身上有s,无法兜圆场。
尤其在关键时候,对应股价将要关键走势---面临暴跌时候,更加是死水一潭。你TMD事后,时过境迁,现在来卖乖巧,博取同情了。将要st,你们为什么哑口无言屁都不放一个?st后5个跌停板,也是如此;不但没公开公告甚至也在媒体前失踪,那时,印象中,你们原告方,代表慧球的一群,干吗集体失踪失声?说得过去吗。
鲜顾撕逼,借口说收到传票时间差的问题,但人家sjs已经公告了,你们怎么没公告说没收到?至少可对媒体说明吧。
避实就虚,倒打一耙,你们究竟意欲何为?装巧卖乖,混淆视线,掩耳盗铃吗。
要控诉sjs,干吗不早进行?如果真为了你们公司好,最佳时机是st前。迟些是st暴跌进行时。
所以,俺认为这些人其心可诛。狡猾无耻而已。
之所以敬佩其控诉sjs,只是赞扬其精神。但大奸似忠的行为做法过程中,是无可否认的。
ygyhyg

16-10-01 22:34

0
各类剧型纷纷上演,麻痹的,球球好球。
我就喜欢这种撕逼股,因为最后的结果都是为了利益,下跌挣股,上涨挣钱。
藏宝图

16-10-01 16:54

0
慧球还透露,“我们已于28日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交立案材料,对上交所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上交所撤销9月9日对慧球的ST处理”。
而时隔一天后,9月29日慧球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开谴责ST慧球董事长董文亮等现任董事会成员五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书面函。
“太突然了,前一天我们才提交对上交所行政诉讼的立案材料,第二天下午就收到上交所的公开谴责,这是不是太巧合了呢?”ST慧球董秘陆俊安强调。 
----再论,sjs又高人,行动迅速。果断。让原告无话可说。同时自己能够兜圆场。

而原告,明显失误在于没及时告诉媒体,而是在被sjs公开谴责才逼迫告诉。可见,假如是瑞莱主导的,其判断力和实力有限,否则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或者说,只是说明其要求摘帽底气不足。

假如不是瑞莱主导的,那明显就是被公开谴责的那帮人主导。那反而可解释许多东西。那么更加证明,sjs不可能被咬入。也可证明因为戴帽,这帮人也损失惨重,或者以此做投降瑞莱的投名状---看,是我摆明了帮忙快速摘帽的,我至少这样主动献媚了,摘帽结果虽然做不到,但我尽力了,你们的分一杯羹给我们哦。。。
藏宝图

16-10-01 14:56

0
 查到网上太多网友认为,仍然是鲜在控制混球,起诉sjs仍然主角原告是鲜之类的言论。
如果真是鲜作为原告(幕后的),那这个人太牛逼了,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可以用毁灭前的疯狂来形容。明面上与顾撕逼,与p2p撕逼的同时还敢控诉sjs。而且,之前就曾经屡次被sjs和上海 证监局贬斥和处罚,网上大把关于此人劣迹斑斑的报道(后面附录)。不服不行啊。

能够支持此人为幕后原告操纵者的依据是陆的某些言论,与之前混球在回函sjs,对媒体和市场的说法都认定顾一直是实控人的说法,具一致性。顾被认定是实控人,那才可能让鲜获得混球对其连带责任的15亿赔偿。
但自打嘴巴的另外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是,既然不愿意被st,那当初为什么就是抗拒,拖延,就是不鸟sjsN次催促,为什么态度给市场和sjs认为那么嚣张呢,现在呢,又控诉sjs要求摘帽。这不犯贱嘛?!
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所以不自打嘴巴吗。
太扑朔迷离了。
名利场的斗争。疯狂过后的覆亡,会落在谁头上?

俺在前门又分析认为不大可能是鲜在幕后控诉sjs,是给予对其存在理智的尊重。但假如此人真不理智了,那俺分析错了,无话可说,只说明对于疯子,曾经的劣迹斑斑的虽然被千夫所指可毫发无损的有文化的流氓,的思维方式的确不了解。
也认同网上某些客观的推测:控告sjs,胜诉,那摘帽,股价当然会快速修复持股小散的福音。败诉,那sjs的公开谴责,董事长董事会那几个小屁孩禁入五年,也是对被套小散的福音,因为,举牌方入主董事会,扫清碍障了。日后被他们阻扰的暗箭,解除了,重组也罢,曲线借壳以绕开莫名其妙的被死活盯住的监管(例如三爱富那种),都是可能的。也则其后入主之后的运作,特别是信批规范,都容易走向正规正轨

------
斑斑劣迹
而据侦探统计,鲜言入局多伦股份前后,密集收到监管层的调查、问询。
2012年9月11日,鲜言被中国证监会以涉嫌未按规定披露信息进行立案稽查。
2012年12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多伦股份原实际控制人李勇鸿进行公开谴责,因其取得实际控制权后不满12个月即转让鲜言,而且,股权转让未及时信披。
2013年4月18日,上海证监局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认定多伦股份旗下子公司与鲜言名下湖北精九存在关联交易,限期整改。
2013年8月14日,上交所要求公司就“天信沐雪一号”与鲜言的关联关系等提交详细书面说明及公告。公司与鲜言一直没有进行回应。
2013年8月22日,上交所向香港多伦及鲜言发出《限期改正的决定》。
2013年10月28日,上交所公开谴责鲜言及多伦股份。
2013年12月10日,上海证监局向鲜言下发行政处罚决定。
2014年4月30日,鲜言收到证监局的《行政处罚罚没款催告书》。
2014年底,多伦股份公告称,鲜言拟多伦股份转让给殷群。但因为未及时披露进展,再次收到上交所问询函。
2015年4月14日,上海证监局责令多伦股份公开说明措施,因为多伦股份在未披露5500万元的对外担保和重大诉讼事项。
2015年4月15日,上交所向多伦股份发出问询函,要求说明多伦股份深圳一子公司注册资本的实缴情况。
2015年4月28日,上交所再次因鲜言与殷群的股权交易失效后未及时信披对鲜言和多伦股份进行了公开谴责,并且取消了公司信息直通车资格。
2015年4月29日,多伦股份公告称:子公司柯塞威的注册资本登记为10亿元,实际出资为1.15亿元。
2015年5月8日,上交所就多伦股份开展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可行性进行问询。
2015年5月11日,多伦股份发布更名为匹凸匹的公告。
2015年5月12日,上交所就公司转型无可行性论证、无相应的人员配备、拟变更的名称与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无直接关联再次向多伦股份发出问询函。并要求公司停牌核查及召开投资者说明会。
2015年12月28日,鲜言提出辞职,同时辞职的还有原匹凸匹总经理、董事、独立董事、监事等多人。
2015年12月29日,上海证监局下发行政处罚告知书。并处以公司40万元罚款;时任董事长的鲜言被处以30万元罚款警告。
2016年8月19日,匹凸匹公告,计划以1亿元的价格,向鲜言控制的匹凸匹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匹凸匹网络),转让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权。
而不久之前,匹凸匹公司还起诉了鲜言实际控制的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以荆门汉通“私下”为旗下两家公司引入“外部投资者”,导致公司失去对重要资产的控制为由,要求撤销相关决议。但这一出控制权之争并未继续,在一个多月后,双方和好如初还进行了资产交易。不过围绕鲜言与匹凸匹公司的关系并未就此终结。
ygyhyg

16-09-30 23:43

0
其实最后不管谁赢,目的还是为了赚钱。小散输掉的最多不过是时间,反正未来几年行情也是鱼市而已,当存三年定期吧。
藏宝图

16-09-30 16:45

0
没复制完全,在上文“以作为日后自己上台实控了作为扫清障碍的基础?!”补上:
  ----------这个反证法,未必不成立的。
  其实,藏宝图有些认同前些时候网上的不少网友的细心发现认为:瑞莱的公告一直很严谨,和其他上市公司公告品质,措辞、精确性等完全不同,以此也许可作为该反证法的佐证 

好了,等下个月的公告吧
逐渐主角不得不出场了
时局决定了不得不出场,否则,内幕交易,信息走漏的罪名,新主承担不起,也没必要承担
藏宝图

16-09-30 16:40

0
复制俺的一个跟帖给朋友你看:
注意时间节点,2016年4月27,28日的事。

  签协议与瑞莱成立具几乎绝对的,关联性

  谁在导演?谁是局中人?谁是棋子?
  如果真有幕后总导演,那么这是什么棋局?

  如果是几方人马之间利益角逐为目的的,且具幕后总导演,那恐怕事情,棋局发展会走向鱼死网破的不受控制,甚至很可能出人命。
  但如果是其中两方联盟对付第三方第四方的阵营,会相当于联合作秀,事情可控,且最后结局只是利益分配的相互妥协问题,会皆大欢喜---第三方第四方顶多愤愤不平,分赃少而已。

  如果不存在何方阵营,只是联合作秀,那肯定内部分赃早已经圈定,台面上的所有事情绝对可控有序发展。分别的只是主角配角问题。都不可或缺。

  查到网上一种说法,目前似乎具逻辑性的是:瑞莱背后金主不惜亏本而把顾、鲜打爆,够恨,够狠,够毒,够实力和气势,成大事的主!
  ----如果这个成立,也好推演未来一个确定性的走势是:必定信批规范,中规中矩。至于是否借壳 重组 之类,反而其次。只有信批规范且运行6个月才可能摘帽
  于是,或者可反证法分析之前的所有事情,根源在于信批,被sjs发现混球蔑视监管拒不整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信批违规,之前的,比如这个诉讼,也没信批,就已经呈现了,甚至还有其他的该信批没信批的。那么,假设瑞莱幕后金主为总导演,换成是在座的你?会不会把从前的对公司具破坏力的,甚至留有尾巴的人和事情都曝光?以作为日后自己上台实控了作为扫清障碍的基础?! 
----------
再复制一段话,是某网友说的:
为什么走到了现在,大家把人往好处想,就是事情一步步逼到这个份上的,如果想的阴谋论一些,可能到现在,从一开始就是某些人的一个局,看看第一个处理,每一个跌停,以及发布的第一个公告,时间每一步都是丝丝入扣,没有早一天,没有晚一天,完全契合着股价,这一切,可能就是某些高人从一开始都已经完全计算在内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藏宝图

16-09-30 16:33

0
再略作补充:

诉讼事件,藏宝图再次从一般人不怎么发现的角度说:至少在明面来说,顾与瑞莱周记田野是同一个阵营的;再从这个同一个阵营角度来说,顾之前打下的智慧城市的某些基础对新主极可能用得着。 
这些是比较肯定的。
不大肯定的是:
另一个角度看sjs对混球的态度来看,似乎就是要st混球死---就是要其尽可能的在利空下任由交易者恐慌杀跌,要股价暴跌的意图主要两个表现:决定st和不披露诉讼而停牌皆一天,那么,持股者不恐慌是不可能的;而之前的举牌利好,反而停牌多日,利好效应肯定消失得快。。。。还有其他表现,自己去查
网上也有不少网友如此发现,他们有的分析是sjs配合新主,然后推测新主背景云云。。。。
这些都只是间接证据和表现。操作空间的范畴。也许是刻意也许是昏庸。。。。
所以唯有日后,再出现其他的证据和表现,才快进一步推断sjs对混球新主究竟是支持还是要其死。如果是后者,那么绝对是退市前奏。如果是前者,那么可以是仁义美名以挽救问题公司;或者金主台面够硬,sjs不得不买账
华仔

16-09-30 16:32

0
新东家做事中规中矩,不简单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