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桓温北伐之收复洛阳

16-09-11 15:52 377052次浏览
不动明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桓温北伐之收复洛阳

后赵灭亡后,大将姚襄一度降晋,但受到晋将殷浩忌惮和谋害,后叛晋自立,进据许昌。
曾降晋的周成于永和十年叛晋,进据洛阳。姚襄于永和十二年起兵进攻洛阳。
桓温多次上表请求迁都洛阳,修复在洛阳的皇家园陵,但都未获批准。朝廷升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专委讨伐姚襄之任。
桓温于永和十二年(356年)在江陵起兵,二次北伐。八月己亥日,桓温到达洛阳城南的伊水。姚襄于是撤围,转而抵抗桓温,并在伊水水北的树林中埋伏精兵,试图诱使桓温率兵后退,趁机伏兵突击。然而桓温拒绝姚襄的请求,姚襄意图依伊水而战,而桓温则结阵向前进攻,更亲身披甲督战。姚襄大败,率部逃走。
随后,周成以洛阳向桓温投降。桓温留兵戍守洛阳,修复皇陵后就押著周成及带着三千多家归降的平民南归。第二次北伐至此结束。进兵时占据的司、兖、青、豫地区其实在桓温班师后就被前燕所陷,数年后洛阳亦得而复失。
桓温收复洛阳后声威大震,加官进爵,几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桓温曾在隆和元年(362年)请迁都洛阳,并让昔日南渡江左的士庶一律北徙。虽然当时洛阳正受前燕所攻,侨姓士族更加是不愿放弃南方北归,但因朝廷畏惧桓温,竟然没有人敢首先出言谏止,而只有孙绰敢上疏反对。

*******
桓温北伐实质是借军功以捞取政治资本,意图进一步取代晋室。自然威胁到皇室和其他士族的地位,双方相互牵制,并无真心恢复故土。

目前市场,国军、基金、游资等多方势力处于妥协的平衡中,国军不能掌控全局,基金又盘根错节,坐守其地。游资想突破又不能全力进取,意图收功而剪除异己。由此观之,北伐何其难也。
打开淘股吧APP
145
评论(99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