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提到,技术指标不是万能钥匙,那它究竟是什么呢?这要从技术指标从何而来说起。
股票软件里的大部分技术指标其实都是从每一单位时间的k线收盘价或者成交量通过一定公式计算的得来的。比如macd,kdj,rsi,boll就和价格有关,而换手率,obv等等就和成交量有关。macd在我的理解里,其实是一个变异的移动平均线,也就是股民们口中通常所说的均线(MA)的一种变异形态,Macd的好处是相比于均线系统更加直观和方便于去比较趋势之间的力度强度速度。但其实当对k线走势和均线系统非常熟练后,80%的时间是不需要用macd就可以直接观察和预判走势,我一般是先看k线能否直接给到走势的答案;有时候k线看着比较难以区分强弱时,参考均线;只有当均线还不足以区分时,最后才用到macd。
为什么macd只能是在某一些时候辅助判断趋势,而不能完全废弃k线图呢?macd的劣势究竟在哪里?
最简单最明显的一个劣势就是:macd的指标是围绕macd的0轴运动的,不同的两个时间,macd指标值相同,但那个时候的股价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你无法单独通过macd来获知股价的位置。举一个例子,打开
上证指数周k线图,在2008年从6124跌到1664点时macd绿柱的最低点和2015年5178跌到3373时几乎同样低,但是他们一个是1664,一个是33734,能一样吗?
其他的指标情况类似,所以一般情况下用K线图和均线,以及成交量就够了。技术指标只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使用,应该说不少指标还是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的,比如换手率,amo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