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深交所公布五大类证券异常交易典型案例 加大监管力度

16-08-27 00:11 1405次浏览
畅游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今年以来,深圳证券交易所不断加大异常交易行为监管力度,对于影响证券价量的异常交易行为,从严采取递进式监管措施,并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各类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形成了典型异常交易行为案例的汇编。这些案例不仅对一线监管中发现的典型异常交易行为和典型违规交易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也对这些典型异常交易行为的模式、危害及认定逻辑等进行了剖析。该批案例共五大类13个案例,拟向全市场公布,以提升市场监管透明度,引导市场形成全面合规的理念。 当前,随着证券市场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交易模式不断涌现,异常交易行为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变化。据了解,深交所公布案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为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要求,不断推进监管公开。公布证券异常交易行为监管案例,“以案说法”,有助于引导市场投资者树立合规交易理念,加深对交易规则知识的理解,使其正确认识到一些所谓“操盘技术”的市场危害性。同时也体现了从严监管的立场,为后续自律监管提供了前例依据,为不断推进监管标准公开进行实践探索。
二是为督促会员切实承担起对客户异常交易行为的管理责任。此次编写的证券异常交易行为监管案例,着重说明了异常交易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认定原则,有助于会员准确把握异常交易行为的外部特征,建立针对性较强的客户异常交易风险防控机制,从而提高自律监管的协同性,增强市场参与主体的归位尽责意识。
三是为增强中小投资者对各类异常交易行为的辨识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公开证券异常交易行为监管案例,并辅以详细的说明和直观的图形展示,有助于中小投资者在遇到证券交易价格短期大幅波动时,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避免盲目的“追涨杀跌”以致蒙受损失。
具体来看,深交所此次公布了五大类型的证券异常交易行为:拉抬打压;虚假申报;涨跌幅限制价格大额申报;自买自卖、关联账户交易以及基金异常交易行为。
根据深交所《交易规则》第6.2条第(三)的规定,单个或两个以上固定的或涉嫌关联的证券账户,大笔申报、连续申报、密集申报或者申报价格明显偏离该证券行情揭示的最新成交价,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即构成拉抬打压的异常交易行为。
拉抬打压是深交所重点监控的异常交易行为之一。部分活跃短线大户在深市股票交易中,凭借资金优势或者持股优势,以明显偏离市价的价格大额申报买入或者卖出,误导其他投资者,导致股价异常波动,达到高卖或者低买、谋取利益的目的。这类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而且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情形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构成操纵市场行为。
投资者在深市证券的交易行为符合以下特征,即可能构成拉抬打压异常交易行为:一是投资者以明显偏离最新成交价的价格大额或频繁申报买入或卖出相关证券。二是证券交易价格受到影响。三是投资者的拉抬或打压行为是致使股价变动的重要原因。
证券异常交易行为第二类即是虚假申报。根据深交所《交易规则》第6.2条第(五)的规定,频繁申报和撤销申报,或大额申报后撤销申报,以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误导其他投资者,即构成虚假申报的异常交易行为。此外,根据深交所《交易规则》第6.2条第(六)的规定,集合竞价期间以明显高于前收盘价的价格申报买入后又撤销申报,随后申报卖出该证券,或以明显低于前收盘价的价格申报卖出后又撤销申报,随后申报买入该证券,即构成集合竞价虚假申报行为。
虚假申报造成市场买入(卖出)需求旺盛的假象,误导其他投资者,影响证券价格,达到从中谋利的目的。这类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而且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其中涨(跌)幅限制价格虚假申报行为的危害性更大,也是“涨停板敢死队”惯常使用的操纵手法之一,深交所对此类行为的监管更加严格。
投资者在深市证券的交易行为符合以下特征,即可能构成虚假申报异常交易行为:一是投资者申报金额较大,撤销申报占比较高。二是成交股数较少或者成交占比低,不以成交为目的。三是投资者的申报可能对证券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证券异常交易行为还包括涨跌幅限制价格大额申报。根据深交所《交易规则》第6.2条第(四)的规定,单独或合谋,以涨幅或跌幅限制的价格大额申报或连续申报,致使该证券交易价格达到或维持涨幅或跌幅限制,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即构成以涨跌幅限制大额申报的异常交易行为。
追涨杀跌是中小投资者普遍存在的投资误区。日常交易中投资者倾向于认为证券当天收盘时涨停,则表明市场对该证券的需求强劲,下一交易日可能继续上涨。同时,收盘时在涨停板价格上未成交的买入申报数量越多,下一交易日上涨的概率越大。反过来,当日收盘时跌停的证券,如果未成交的卖出申报数量较多,下一交易日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也会加大。部分投资者往往利用这一心理,采取市场俗称“拉涨停”或“封涨停”的方式,刻意维持股价涨停走势,以达到下一交易日高价卖出的目的。“拉涨停”或“封涨停”是“涨停板敢死队”惯用的操纵手法之一。此外投资者还可能借助“封跌停”行为,制造或加大市场恐慌情绪,诱使其他投资者次日低价卖出,自身趁机买入。
投资者在深市证券的交易行为符合以下特征,即可能构成涨跌幅限制价格大额申报异常交易行为: 一是投资者以涨幅或跌幅限制价格大额申报或连续申报。二是该证券交易价格达到或维持涨幅或跌幅限制。三是投资者以涨幅或跌幅限制的价格大额申报或连续申报的行为是致使股价变动的重要原因。
证券异常交易还包括自买自卖、关联账户交易。根据深交所《交易规则》第6.2条第(二)的规定,单个或两个以上固定的或涉嫌关联的证券账户之间,大量或频繁进行反向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即构成自买自卖、关联账户交易的异常交易行为。自买自卖指的是同一身份证明文件开立的单个证券账户自身或多个账户之间大量或频繁进行反向交易,即通常所说的“对敲”。关联账户交易指的是两个以上资金、实际控制人等方面涉嫌关联的证券账户之间大量或频繁进行反向交易,即通常所说的“对倒”。
自买自卖、关联账户交易是深交所重点监控的异常交易行为之一。部分账户在深市股票交易中,凭借资金优势或者持股优势,在单个或两个以上固定的或涉嫌关联的证券账户之间,大量或频繁进行反向交易,误导其他投资者,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这种行为在成交不太活跃的债券交易中影响尤为明显。这类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而且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情形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构成操纵市场。
通常情况下,深交所会从以下三方面判断投资者在深市证券的交易行为是否可能构成自买自卖或关联账户交易等异常交易行为:一是单个或两个以上固定的或涉嫌关联的证券账户之间,大量或频繁进行反向交易。二是证券交易价格或交易量受到影响。三是投资者的自买自卖、关联账户交易行为是致使证券价格或交易量变动的重要原因。
证券异常交易行为第五类型即是基金异常交易行为。深交所重点关注的基金异常交易行为是指通过拉抬打压、虚假申报、自买自卖、关联账户交易、涨跌幅限制价格大额申报等方式交易交易所交易基金(包含LOF、ETF、分级基金和其他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基金),导致基金交易价格偏离基金参考净值(又称:IOPV)的行为。
投资者在深市证券的交易行为符合以下特征,即可能构成基金异常交易行为:一是投资者通过拉抬打压、虚假申报、自买自卖、关联账户交易、涨跌幅限制价格大额申报等方式交易交易所交易基金。二是基金交易价格偏离基金参考净值。三是投资者的异常交易行为是致使基金交易价格偏离基金参考净值的重要原因。
需要提醒广大投资者的是,深交所本次公开的证券异常交易行为监管案例,基于深市中小市值股票为主的特点,结合深市的监控指标和阀值,在案例上选取了代表性较强、发生频率较高的异常交易行为。交易行为的复杂性使得公开的案例并未列举穷尽,也无法列举穷尽所有的证券异常交易行为。案例没有列举的行为,并不等于就是合规交易行为。必须强调,对于监管案例未明确涉及,但规避监管意图明显,且多次实施,以致影响交易秩序的行为,深交所仍将依据相关规定及时采取监管措施。本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深交所在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同时,对情节严重、涉嫌市场操纵的异常交易行为,也将依法报告中国证监会严厉查处,决不姑息。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16-08-26 18:08)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畅游

16-08-31 11:52

0
监管层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所以,我们就要鼓励各路投机资金充分展示。你不是要电话约谈吗?你不是要特停吗?你不是要发表申明吗?好,咱就让你找不到约谈的对象,找不到特停的理由。最后,迫使监管层回到本质问题上来。
畅游

16-08-30 13:23

0
也没人点个赞。唉
畅游

16-08-29 21:48

0
拍石头呀
畅游

16-08-29 15:17

0
欢迎拍石头,砖太小,不够份量。
畅游

16-08-29 15:01

0
股天乐呀,你真是胆小呵,我那种语气的发言你都不放行。行,咱换种说法,温柔点: 
作为监管者,你的任务就是制定规则,有可能你制定的规则一时不够完善,那没关系,随时补充嘛。然后,就看谁敢违规,一旦有人违规就立即修理。这样做,不敢说会100%得到拥护,但至少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的。但是,仅仅是凭感觉打几个电话,或发个什么申明指责某个板块的上涨有问题,那就是水平差的表现了。非新股涨几个板就是过度炒作了,咋新股上市就可以几十个一字板呢?有的连续上涨10倍呢,从13块多涨到130多,这算什么呢?是新股发行定价有问题还是其它什么问题?现在好了,大盘既不涨,也不跌,这样下去,各路主力资金都不敢动了,流动性越来越差了。当流动性差到一定程度,你新股也许还能发出去,可上市后谁会买呢?反正,没有两年的票,再好我都不会看的。好了,点到为止。如果有人虚心请教,咱再继续深说。
咱就是愿为各路实力资金出点主意,没有主力在前面开路,咱小散咋找得到方向呢?
畅游

16-08-29 14:30

0
我要么只买,一路买上去,一直买到我这个帐户不再需买为止;要么只卖,一直卖完为止。没有对倒,没有频繁挂单撤单,你 锁定IP和机器码能有什么用呢?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sinfer

16-08-28 23:47

0
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直接锁定IP和机器码,分多少帐户都没用
看你不爽直接把你帐户停了,还等你YY。。。。。。
畅游

16-08-28 23:42

1
深交所这种做法看似在加大监管力度,实则是没抓住问题的关键,屁用没有,要破解它太容易了。
第一步,在全国各地开设N个帐户,现通讯这么便捷,要操控N个帐户太容易不过。
第二步,要做庄或操控一只票,准备几个内容差不多的调研报告,以供某帐户持续买入受到关注时作解释用。
第三步,启用1号帐户建仓(此处用一个帐户建仓只是为了说明原理,你大可以用多个帐户建仓的,但这些帐户的性质是一样的)。筹码收集得差不多时,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启用2号帐户,持续买入,只买不卖,推升股价。需要对倒的,1号帐户作适量卖出,1号帐户只卖不买。
第五步,启用3号帐户,持续买入,只买不卖,推升股价。1、2号帐户获利卖出,只卖不买。此时,3号帐户完全可以大单买入,巨量封涨停板,甚至连续封板。
第六步,以此类推,继续启用新的帐户,重复第四、五步。途中,如果有大级别的调整后,原来已持续卖出的帐户,比如1、2号等,又可以重新加入到买入行列。
显然,在开始的几步阶段,帐户的买入量大于卖出量,在进行到第某步时,买入的量逐渐减少,而前面的帐户卖出量不断的增加,直到出货完毕。
如果需要做另一只票时,只需打乱帐户的启用顺序即可。
整个过程,不需要频繁挂单、撤单。要制造交易的活跃,要对倒,无外乎根据需要多投入几个帐户而已。但有一条,买入的帐户,只买不卖,卖出的帐户,只卖不买。交易所有天大的本事,也查不出这N个帐户是关联帐户、是一致行动人。除非有内部人告密。
如果有人质疑某帐户的买入,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分析报告——我看好,不能买吗?我还想举牌呢,不可以吗?我买入心切,不可以挂大单?
对于卖出帐户就更好解释了——我获利了,不能卖吗?或者,我前期获利卖出,现经过调整,我认为又符合我的买入条件了,不能买吗?
所以,交易所的电话告诫、特停等,就是个P——除了有点臭味外,一点用都没有。
难道对股价的恶意操纵就一点办法就没有吗?NO,这得看你想到没!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