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助产业转型

16-08-31 12:37 4875次浏览
股道至简20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助产业转型 2016-08-29 13:30 来源:中国网

“智能制造,标准引领,抓好标准化工作是智能制造工作成功的关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在北京表示,通过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技术创新才能得以迅速扩散,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辛国斌是在出席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三个工作组同时成立也体现了工信部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新型生产模式。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系统推进。辛国斌指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加强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共性和基础问题,以点上示范带动面上提升,不断总结完善智能制造标准,按照“市场牵引、以我为主、多路径协同推进”的发展思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在谈及标准化建设工作时,辛国斌表示,要以组织形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为手段,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设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日前也表示,随着全球产业格局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标准在工业和通信业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参与全球技术和产业竞争的基础以及政府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的手段。“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标准委在重点标准研制、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国际化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发挥工业和信息化部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殷明汉指出,标准是国家质量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离不开标准的保驾护航。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专家咨询组的成立,体现了创新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模式,有利于落实标准化改革,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工作。
就具体工作而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建议,应夯实现有工作基础,不断凝聚国内外标准化资源,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多部门协调、多标委会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以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创新解决以往标准立项和起草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扎实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鼎捷软件,智能制造轻松实现!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4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股道至简20

16-09-03 15:24

0
今年来的行情确实非常折磨人,换热点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速度极快,很难把握。看看大盘指数,想一下监管层一直说的慢牛,上面要的就是这个节奏,所以,我们要学会适应。放低个人预期,紧跟底部优质筹码,跟着市场走,持股待涨,静待花开!
股道至简20

16-09-03 11:55

0
紧抓机遇迎接挑战 描绘中国制造智能升级路线图  发布时间:2016-09-02 10:42  来源:gkzhan.com
  近年来,世界制造业主要国家都陆续发布了智能制造相关的战略和政策,“工业4.0”已经渐渐演变为全球战略,相关的协作框架和技术平台也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中国也不甘落后,适时推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的主攻方向,以期在智能制造价值链上占据有利地位。
“工业4.0”的目标是智能制造,延伸智能到具体的工厂,就是智能工厂。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来划分,我国的工业主体还处于“补2.0的课,普及3.0,同时正在朝着4.0发展”的阶段。而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发展到了工业3.0的阶段。从一个工业大国向一个工业强国转变的过程,实质就是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世界强国纷纷抢滩“工业4.0”智能制造发展机遇,我国在布局稍落后的情况下,却依然保有优势。
  政策指导上: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这为我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动能做好了铺垫。近期,工信部又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此项指导意见进一步将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落到了实处。
  产业转型助力上:“智能制造”被认为是未来工业转型的核心。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制造业信息化,具体来说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意味着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还应该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在过去,制造业都是大批量、低成本的,未来智能制造可以协调解决消费者低成本、高质量、个性化的需求。或许,随着当前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以及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加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机器人将为“智能制造”增添动力。
  产业链与市场需求上:业界人士认为,中国制造在产业发展、市场体量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有助于实现智能升级。首先,中国制造业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在电子通信领域,中国也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集群,中国企业已从传统的设备提供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其次,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企业智能生产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是企业根据用户需求改进生产技术的优势所在,有利于适应与智能生产伴生的各种新商业模式,也有利于吸引外部资源,找到合作机会。
  产业布局上:当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虽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区,但集聚特征已基本呈现。如,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化分布格局初步显现。珠江三角洲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在人力资源、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产业配套能力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具备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已初步显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发展特征。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优势外,我国发展智能制造也需要加强平台建设,让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广泛参与,共同谋划如何具体落实中国制造智能升级的路线图。
  总之,“工业4.0”给全世界各国带来了产业升级转型的机遇,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必将给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带来巨大变革。而随着机遇而来的必有挑战与竞争,但只要紧抓机遇,沉着应对,中国制造必将成功转型“中国智造”。
股道至简20

16-09-03 10:32

0
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14个试点项目启动,宝钢、华为等入选  2016-09-02 11:11:03

  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正开启新一轮智能制造革命。
据央广网9月1日报道,当日,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临港举行。首批14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在本次大会上正式揭晓并举办了授牌仪式,6家试点单位代表分别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据了解,2014年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开展工业4.0合作。为更好地推动中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务实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面向全国开展了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的申报,本批试点共有14个项目入选,涵盖产业合作、标准化合作、示范园区和人才培养合作四个领域,分别为:“华为SAP智能制造联合解决方案”、“宝钢与西门子联合探索钢铁行业工业4.0”、“中德合作基于云平台的工厂智能化改造”、“博世济二智能生产排程系统”,“中德合作(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中德合作高端液压件智能工厂”,“中德合作基于个人化定制的家电智能制造数字化虚拟工厂样板建设”,“南钢巴登冶金机器人系统集成”,“中德合作光伏组件智能工厂”,“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中德合作智能制造临港综合示范区”,“中德合作(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天津中德合作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培训基地试”,“沈阳中德合作智能制造学院”。
  其中,上海地区的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德合作智能制造临港综合示范区试点示范”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宝钢与西门子联合探索钢铁行业工业4.0试点示范”入选本次试点示范。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央研究院、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德(沈阳)高端装备产业园管委会和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代表试点单位分别在本次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宝钢与西门子联合探索的钢铁行业工业4.0试点则以钢铁制造业为对象,在装备自动化、节能环保、生产管理、工业大数据分析处理、营销、物流、工业信息化基础与安全等领域,共同开展智慧制造(工业4.0)技术与业务模式创新,对于处于困境的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起到示范效应,为钢铁行业以及其他流程行业提供智慧制造(工业4.0)实施路径和经验参考。
  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介绍,中德合作智能制造临港综合示范区将通过建立国际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国际技术展示交易中心、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融入智能制造跨界合作体系。临港将组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搭建智能制造标准化与检测验证平台,建设各类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同时推动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试点,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临港产业区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表示,上海目前正在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以此次试点示范项目为引领,推动中德双方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更加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促进先进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渗透应用,加快推动生产制造方式向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方向转变,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开创工作推进新格局,培育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球先进“智造”高地。
股道至简20

16-09-02 16:18

0
鼎捷半年报实际应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50%
  鼎捷软件2016年半年度报告,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净利润为2038.97万元,同比下降9.28%。
  2016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3亿元,同比增长6.47% 。
  公司表示,期内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去年同期有笔非经常性财政扶持款436万元,本期无此情况。 按此计算,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812.30万元(减去财政扶持款436万元)。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