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 原创: 时光猎人 2016-09-06 23:43只看该作者(-1)·
好运兄好,咱俩在2012年最低时都只有30万,到2015年6月,兄做到4000万,我做到1600万,都算是那场牛市里的大幅盈利者了。
回顾那段历程,兄的特点是在大牛市正式降临前,能够耐心淡定地守候,因此,2014年10月之后,兄一举从100多万半年时间冲到4000万,是奇迹中的奇迹。
而我,其实2014年11月起的大牛市里,盈利幅度并不特别出色,我唯一庆幸的是2013年抓住了TMT 的机会,因此较早地从几十万进入了400多万,到14年11月大牛市启动前夕,我已经有400多万了,此时,如果抓住14年11、12月的券商机会及15年上半年的创业板机会,那么,我估计起码也有40000万了,然而,我没抓好券商,过早下车,因此,收益远不如兄,庆幸的是抓住了
一带一路中国交建、铁建等机会,年末400做到了800万,然而,之后在券商股上高位被套,(说起券商股,兄起码是暴赚的,即便后面因此纠缠得久失去
乐视网的机会,兄也是值得。可是我就惨了,券商股过早下车,导致产生执念,总认为自己领先多数人提前发现了券商股的机会,那么不从券商股上打捞一笔,就觉得亏欠了自己的远见,因此,我和兄一样,12月及15年3月前,一直执着于券商股,虽然最终也还是赚了点,但错过了太多机会。)15年春节后从券商股上盈利出来,投入1600万(加融资)仅仅赚了200万左右,实在是错失了15年乐视网的最佳良机。当真也是无限后悔啊。不过那之后好歹也过1千万了,15年2季度从1000万做到1600多万,在融资的情况下,收益也不算高,总之,回顾过往操作,真是深感缺憾太多。
14年11月到15年6月,是A股历史上奇迹般的7个月,我认识好几个人,在这段时间,都是从一、两百万迅速做到几千万。(当然有的是因为果断采取了高杠杆配资),相比之下,我14年11月起点是比较高的,已经400万了,可惜只赚了4倍,如果考虑融资因素,则不到2倍的收益率,实在是遗憾无比。
回头看,我觉得咱们都是对各自成功案例过于持念,如兄上面所说,兄在券商股上盈利太丰厚,导致后面一直不放下券商股错失乐视网机会,我呢,15年创业板行情中过于关注自己曾经获得大收益的TMT股,而忽视了
互联网金融股的大机会,这些都值得深刻反思,正是这些对自己成功交易案例的执念,使得容易忽略崭新的市场机会。
而兄所说的赵老哥,之所以那么牛,我看,主要是他几乎没有执念,赵老哥似乎抓住了每一波行情的主流热点,于是,他事先了惊人的8年1万倍。他的成功在于抓住了每一波主流。再看其他获得大成的高人,例如我的师父职业炒手,他的风格并不像赵老哥那样抓主流龙头,但他厉害就厉害在股市上几乎永不回撤,而且每当行情转好时,他虽然不做最主流的票,但他善于利用每一波稳定的行情去实现资金大幅增长。他这也属于不执念。而且我感觉他在策略上是:不过分考虑主流,而是更关注市场环境,并利用每一段市场走好的时间段,去积极交易,在交易中实现增值,并避开了每一个下跌阶段。这就是他们之所以牛的地方。他们都是交易方面的天才。别人很难效仿的。
目前,我资金200来万,如果股市还能有一次从3000点冲击6000点的机会,那么,我有较大潜力从200万做到1000万,如果真达到了,我打算彻底退出股市了,就目前来说,在货币泛滥,且
房地产已经难以担任货币蓄水池的现状下,中国股市还是有一次再度冲高的机会的。我相信,当我达到1000万那天,好运兄肯定已经至少5亿了,这是兄的善缘,无需妒忌,只需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