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re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闲着没事又回头看了看陶博士以前写的一些东西,发现两篇讨论交易系统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刚好最近看到淘股吧上很多讨论交易系统的,可以供大家参考。
陶博士:看到有不少网友在我的新浪博客里热烈讨论“中期交易”的问题,我特意撰写此文阐述我理解的长线交易与中线交易。20至30年后,我如果还在这个市场上活着,我可能会出一本书,全面详细介绍我的投资哲学,包括中线交易和长线交易等内容。类似本文的文字可能是重点内容之一。
一、我理解的长线交易与中线交易的本质区别
关于长线交易与中线交易的本质区别,我个人理解的最大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强调择时。
我认为长线交易是指不强调择时的股票交易,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应该以“年”为单位。优秀的长线交易操作可以战胜市场指数。成功的长线投资者,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约翰•聂夫、安东尼•波顿等等,都拥有很多年总体上战胜市场指数的卓越记录。
中线交易最重要的是需要择时,在合适的时机买入,在合适的时机卖出,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应该以“月”为单位。(短线交易也需要择时,不在我的研究与讨论范围之内。)
我相信,长期的股价波动取决于基本面,中期的股价波动取决于基本面、资金面和心理面。短期波动不在我的研究范围之内。
不管公司从事哪一行,过去推动股价的是基本面,将来仍然如此,最后总是要回归基本面,总是要回归价值。股价随着盈余走,这是我目前和未来永远奉行的真理。
你如果投资垃圾,得到的就是垃圾。你如果投资价值,价值可能延后让你得到报酬,但最后一定不会抹杀报酬。
一个人能不能同时兼顾长线交易与中线交易操作模式呢?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我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长线交易与中线交易操作模式。
我追求的长线交易与中线交易操作模式的唯一目的都是要长时间、总体上超越市场指数的涨幅。我知道我的这个目的是相当具有野心的,这是因为:20年以上的时间,能够长久超越指数涨幅的投资经理屈指可数,只有巴菲特、安东尼•波顿、约翰•聂夫和戴维斯等极少数人。不过,人生一世,如果没有一个特别的追求,岂不白来这个世界一趟?
我针对长期和中期的股价波动原因,分别构建自己的长期交易系统和中期交易系统。
目前我每年的交易以中线交易系统为主,我希望若干年后,转变为以长线交易系统为主。
二、我理解的长线交易操作模式
我认为,不同的人理解的长线交易操作模式,应该会有所不同。我理解的长线交易是一种不强调择时的长期持有股票的操作模式,同时需要适时调整一下持股组合。
我的理想化的长期交易系统,投资时间超过1年以上,不必考虑大盘的系统风险,基本上只研究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情况,在低估时买进长期持有。我认为低估的机会相当少,例如美国股市近一百年来,只有四至五次这样的低估机会。详见《大熊市启示录——剖析华尔街四次见底》一书(简单介绍的友情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fdnc.html)。
我还有另外一种根本不考虑估值的长线交易操作模式。
从2005年至2009年,每一年我都公布了我的自选股/金股名单(具体情况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f9ms.html)。
假设以相同权重持有自选股/金股一年,满一年后再换为下一年的自选股/金股,这是我的一种不择时的长线交易策略的测试(没有涉及到估值)。
我的这种长线交易操作模式,永远都满仓持有股票,只是假设在每年的年末调整一下持仓组合。
到目前为止的实践证明,我的这种长线交易操作模式的收益率,暂时大幅领先市场指数的收益率。从2005年初至2009年9月,我的金股累计收益率为552.73%,同期沪深300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为200.48%。
长线交易的核心在于选择股票。
如何选择到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我的学途径也是通过学证券投资书籍。我没有通过系统学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来选择公司。我选择股票时,从来没有去上市公司调研过,也从来没有直接与上市公司沟通过,甚至上市公司发布的所有公开报告也从来没有认真阅读过,甚至财务数据也只是大概扫几眼而已。
到目前为止,我每年独自选择自选股/金股的知识基本上来自于这两本书:欧奈尔的《笑傲股市》(How to Make Money in Stocks)、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The Future for Investors)。
欧奈尔的《笑傲股市》告诉我,超级大牛股的必备特征是每股收益(EPS)排名和股价相对强度(RS)排名前10%。
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告诉我,长线大牛股绝大部分(90%)来自于广义消费行业(食品饮料、零售连锁和医药)和能源行业。
三、我理解的中线交易操作模式
(一)我理解的中线交易操作模式的精髓内容
我的中期交易系统,以欧奈尔的CANSLIM系统为核心,以我自己总结的“四高”原则为基础,一般是每年下半年买入,第二年上半年卖出。
中期交易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1)公司的基本面变化;(2)必须考虑大盘的系统风险,大盘走势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3)资金面的变化,仅是价值不足以创造多头市场,资金才是涨势的燃料;(4)心理面的变化,股价的中期高低点基本上是投资人过度乐观或悲观所造成的。
1985年,泰勒和德邦特《股市是否反应过度》的论文,提出了行为金融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以3-5年为一个周期,一般而言,原来表现不佳的股票开始摆脱困境,而原来的赢家股票则开始走下坡路。
我的经验教训是这个行为金融学最重要的发现是中线大波段操作的理论基础,就看投资者个人能不能抓住处于主升浪的个股了。
我说的中期买入信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经过一轮中期调整后,大盘站上重要均线,一般是用50日线/10周均线,牛市里可用20日线。第二方面,有明显的主流热点板块。
主流板块超过2个月的持续上涨行情,才是我定义的中期行情。
大盘的中期交易系统,从技术指标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均线指标,10周均线/50日线是最可靠的参考指标。熊市中安全第一,大盘不站上50日线,很难出现一波值得参与的可靠的中级反弹。
均线指标是趋势投机第一最重要的指标,许多交易名家,都是将这个指标排第一位的,《以交易为生》的作者艾尔德博士、《专业投机原理》的作者斯波朗迪,还有史丹•温斯坦。
强调一点,主流热点板块的出现非常重要,如果有一波可靠的中级反弹,必然有一群股票具有持续的上涨空间(技术面要走强,基本面要有改善)。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是我好象没有发现证券书籍上有专门详细阐述的,是我自己多年来自己总结和领悟的。如何发现主流热点板块股票,技术面需要仔细跟踪观察盘面,没有统一的说法,基本面需要仔细研究行业和个股的很多信息,这是花时间最多的工作。
大道至简,我上面说的是我理解的中线趋势交易系统中最精华的部分。说起来非常简单,但要花的时间却是非常地多,特别是研究跟踪公司基本面的情况变化。
(二)2001年至2008年的中期交易信号的摘要回顾
结合大盘站上50日线和有主流板块这两个方面的特征,2001年-2003年中,只有两个可靠的中期反弹。
第一个确认信号出现在2003年1月14日,那天大盘站上50日线,同时有一批股票放量确认底部,那一波行情的主流板块是汽车板块:000625长安汽车、600104上海汽车、000800一汽轿车、0927一汽夏利,从2003年1月份一直涨到当年5月份,而且是持续不断地创历史新高的行情。另外,在2003年1月14日很多个股以放巨量的方式确认中长期底部,如600019宝钢股份、600028中国石化。
在2001年6月熊市开始,至2003年1月14日之前,有过几个站上50日线的信号,但由于没有明显的主流热点板块(或者说只有超跌反弹行情),则一律淘汰之。
第二个确认信号出现在2003年11月24日。这一波行情的主流热点板块是前一个中期信号出现时2003年1月已经启动的钢铁、石化板块(包括已经退市的0866扬子石化、600002齐鲁石化、600205山东铝业等)。
在第一个确认信号时,钢铁、石化板块可以不参与,因为处于主升浪的汽车板块已经足够容纳巨量的资金进行中期运作,可以获得足够的利润。第二个确认信号出现时,钢铁石化板块已经经过了几个月的上涨、回调及再度启动向上的走势,虽然离最低点已经较远,但2003年11月24日开始参与钢铁石化板块时,5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仍然有非常不错的收益。
在2003年11月24日前后出现第二个确认信号时,后来一直上涨至2007年牛市的超级长线大牛股纷纷正式启动,如600519贵州茅台、000869张裕、000538云南白药、600583海油工程。此时,这些股票也是可以不参与的,因为此时参与处于主升浪的钢铁石化板块已经足够容纳巨量的资金,可以获得足够的利润。
2004年9月17日,大盘再度站上50日线,此时是茅台、张裕、云南白药、海油工程等长线超级大牛股的最后、最佳买入时机。虽然后来大盘不断创出新低(进入熊市末期),但这些股票总体继续保持向上的趋势,用史丹•温斯坦的方法来说,就是30周均线继续向上,且股价基本上一直在30周均线上方。
我是2004年9月17日之后才买入600583海油工程、600309烟台万华、000039中集集团、600519贵州茅台等股票,才开始了我在股市中的持续赚钱过程(之前总体上是亏损的)。
可惜当时不明白史丹•温斯坦的卖出原则,在2005年4月清仓卖出了这些超级长线大牛股。这也是我最近几年中的最大经验教训。
2005年12月9日,出现2005年最后一个中期买入信号,进入两年的超级大牛市,不再详表。
2007年10月开始的超级熊市中,到2007年12月中旬,我发现冠农股份、盐湖钾肥、新安股份等农业板块、双鹭药业等药业板块,有进入主升浪的迹象,当时大盘从均线的角度判断仍然处于牛市,于是开始满仓做了一波行情,至2008年1月底,大盘指数连创新低(有效跌破了2007年11月的最低点),熊市迹象来临,于是我在2008年2月清仓出局,锁定这轮两个多月的主升行情40%以上的利润。
2008年2月至10月,大盘从来没有收盘站上10周均线/50日线(利好制造的4.24行情不能算),也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持续上涨的主流板块,熊市无疑,熊市空仓休息当为上策。
2008年11月14日,我的2008年熊市里的第一个中期买入信号出现。这个熊市里的第一个中期买入信号,在持续了9个月后,于2009年8月14日终于结束。如此长时间的中期买入信号,为A股近20年历史上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