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式蓝筹的泡沫已经非常严重
为什么叫中国式蓝筹?因为位居
上证50指数的绝大多数股票并不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不与世界蓝筹股潮流相吻合,更多是基于中国本土,依靠政策垄断获得的蓝筹地位。
最近半年来,这些中国式蓝筹得到充分演绎,已经明显对市场形成破坏作用了,与其他类别股票相比,高高在上,对资金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截至当前,A股前十大市值蓝筹股目前的估值大部分已创历史新高,至少超过近5年平均估值,以
贵州茅台最为典型,并且涨跌幅均大幅超过同期
中小板、创业板、
上证指数,明显出现泡沫化的趋势。
1、中国式蓝筹的严重泡沫化,与此同时,战略
新兴产业遭受人为贬损和打压,社会舆论导向非常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是有利于传统蓝筹。
(1)成长股被严重低估,比如说中小板、创业板直接忽略几年来20—30%以上的利润增长,指数创几年来的新低,大量科技类公司的动态估值只有十几倍市盈率,一批中小创公司市盈率不到30倍,已经与业绩不增长的部分中国式蓝筹靠近了,整个社会只看到小型公司的壳价格,而忽略了小型公司的创造潜力,以及改变自身的能力;
(2)上证50指数所谓的白马股被严重高估:一个几乎没有增长率的公司可以超过20倍以上的市盈率。国家队对传统蓝筹的救赎让指数虚高,特别是误导了投资者的价值观,让整个投资者以为,只要投资于传统蓝筹就不会亏损。
(3)从市盈率/增长率(PEG)的角度来看,更能反映中国式蓝筹的泡沫。众所周知,单纯的市盈率或者单纯的增长率都不全面,如果用市盈率/增长率则更为科学,PEG越高,泡沫化越严重,越低说明成长性能够很快消化估值。
从PEG角度分析,A股蓝筹的PEG在2017-2018均远远高于成长股,尤其在2017年超出一倍以上,目前成长股明显表现出更强的增长趋势,以及更好的投资价值。
2、以更为客观的市盈率/增长率(PEG)作为比较基准的话,与美国的蓝筹相比,已经明显处于泡沫化状态
按照2017年5月26日收盘价计算,2016年中国前10大市值公司的PE为15.3倍,增长率为负4.7%,PE/G极为难看,明显是老态龙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中国银行(
601988 )业低市盈率的原因是大量的不良资产并没有反映和处理,而是以一种不断展期的方式在进行拖延,一旦全面处理不良资产,则市盈率会急剧上升。
反观美国,2016年美国前10大市值公司的PE为27倍左右,增长率超过40%,PEG只有0.4左右,表现出明显的高增长势态。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前10大市值市盈率比较高的原因在于基本上由科技股组成,而美国的科技股在全球相关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增长率仍然可观,仍然享受高估值的溢价。即使像特斯拉这样仍在巨额亏损的企业,代表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企业,是能够享受超高估值的,而美国传统蓝筹代表传统经济,同样不被投资者追捧,表现非常一般。
与之形成对比的A股,情况完全相反。
3、中国式蓝筹绝大多数行业前景都十分堪忧,不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也不代表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是无法给予高估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