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点儿红吧!” 在昨日(12月10日)下午召开的平安临时股东大会上,一位股东建议
中国平安增加分红频率和分红比例,到场的股东们纷纷附议。
对这个问题,中国平安总精算师姚波回应,
分红是根据公司营运利润的增长情况确定的,目前看还是有稳定增长空间的。
提到回购,姚波介绍,中国平安今年股东大会批准了50至100亿回购的方案,目前实施了约50亿的回购额度,未来还会根据市场情况、价格表现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操作。
股价还能涨吗?业绩增长有空间
谢永林还提到,平安集团整个生态圈的战略,是要把B端、C端、G端打通,光通一端没有另外一端,血管会断掉。团金会对五大生态圈的建立十分重要。
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平安集团有两大优势是支持团金会发展所独有的。第一是
综合金融,对企业的服务,可以从直接融资到间接融资,再到保险,从C端打到B端,从B端打到G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1+N大包围服务模式,实现多个专业公司对客户需求的全面服务,依靠银行对公的客户基础、产品以及渠道,支撑团金战略发展。
第二,平安集团的
科技优势,平安集团的科技,除了在个人端应用之外,在企业端也有极大的需求。
平安集团在这两方面有优势,有利于该公司把团金的事情做好。谢永林认为,目前平安集团的团金会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起步很低,所以未来的发展空间会很大。”
回应人事变动:
小胜靠人才,大胜靠平台蔡方方表示,平安太大了,而且
平安是整个国内保险行业、金融行业、科技行业的黄埔军校,大量公司从平安引进人才,所以平安更加强调的是通过平台维持整个经营的稳定,不是靠个别人维持经营的稳定。“整个系统平台和血液非常新鲜,这样的机制和平台是拿不走的优势,也是公司发展的基石。”
寿险改革:打法上做结构性调整
不久前,平安寿险改革领导小组成立,马明哲亲自挂帅组长。在目前寿险竞争压力增大、明年外资巨头将大量进入的背景下,平安建立寿险改革领导小组,其用意和目标是什么?
马明哲对此回应表示,平安寿险发展30多年来,随着市场环境外部变化,过去的打法要做一些结构性的调整,用以保持未来十年、二十年能再上一个台阶。
马明哲说,平安集团的目标是
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的服务(“1+N”),让客户买了寿险,拥有银行账户、信用卡、汽车保险,在产品方面结合得更好,让客户不用买保险跑保险公司,办
银行业务要到银行。
马明哲表示,平安推1+N很多年,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包括系统平台升级,寿险转型升级。因为寿险的个人客户比较多,1+N的产品体系要升级,所以有了此次寿险改革。
据姚波介绍,平安寿险目前发展到100多万的销售队伍,在此背景下,怎么让销售队伍更好地持续发展,提升他们的能力,平安寿险将会做一些调整。
在组织架构方面,平安寿险在过去一元二元事业群的基础上,分成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把一些主要的职能集中在寿险的总部和大脑,实施更精细化地管理,在未来打造的数据化经营中,达到先知、先决、先行。
上述几个方面的改革,
预计需要一年左右可以见效果。姚波表示,平安集团希望通过该工程实现“
四化”:经营管理智慧化、流程运营数据化、渠道建设精细化和客户服务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