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开发千亿市场开启
04-28 16:19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6条评论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地热能利用量达到7000万吨标煤,河北省地热资源丰富是重点开发领域;雄安新区定位于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地热资源储备丰富、开发利用全国领先,国内有望开启一轮地热资源开发热潮。
研报指出,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巨大,河北是地热开发重点领域。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2015年调查结果,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水热型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19亿吨标准煤。
目前浅层和水热型地热能供暖技术已基本成熟,浅层地热能的应用范围已扩展至全国,其中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主要包括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区。根据规划目标,2020年我国地热能年利用量将达到7000万吨标准煤,其中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2000万吨标准煤。
相关概念股:
恒泰艾普:订单大幅增加推动业绩筑底回升
2017年一季度业绩亏损缩小,全年有望筑底回升:恒泰艾普发布2017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278.03%;归母净利润亏损57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减半。收入和成本大增是上海泰恒并表且毛利率较低所致。上海恒泰以贸易为依托,借助自身金融、贸易、物流等方面优势及专业能力,着力打造贸易及供应链综合服务
互联网 平台,是恒泰艾普2016年新增的贸易业务。此外,确认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损失285.6万元,同比减少998.56%。
五大业务板块成型,全产业链协同显成效:目前已形成G&G(地质及地球物理)、工程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及大数据、投资孵化五大板块,在石油、天然气、地热等领域布局基本完成,全产业链布局的综合性能源服务商业已形成。各核心公司的管理、技术团队磨合渐入佳境,协同效益和竞争力正逐步显现。
全球油气资本开支进入新的向上周期,2017年订单及业绩或出现双拐点由于中东等主要产区剩余产能较低,叠加油价持续好转,全球油气资本开支进入新向上周期,未来3年投资年增幅区间约10-20%。根据实地调研及产业验证,公司旗下各核心公司的设备及能源服务订单都已出现大幅度好转,预计收入和净利润的拐点或从第二季度财报开始显现。
地热领域,或受益“雄安新区”开发:“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得天独厚,
中石化 已表态大力推广及开发,预计总投资或达500亿元。据实地草根调研,勘探、钻完井、地源热泵等各类设备等三个环节较受益,其中钻完井业务受益弹性最大。西油联合西油联合地热钻完井技术成熟,且项目经验丰富,未来或受益。
天然气领域,收购新锦化、川油科技打造新增长极:从产业趋势看,中国出于优化能源结构的考虑,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6%上升至2020年的12%(全球平均水平为24%),天然气(包括管道气、LNG等)领域的投资也将持续增长。公司此前并购整合新锦化和川油设计,为重点打造天然气领域新增长极做好准备。
2017及2018年盈利或大幅超市场预期,整体来说,公司订单和盈利正处于拐点阶段,或大超市场预期。预计2017-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53、26.67和37.33亿元,净利润2.78、3.97和5.62亿元,对应EPS为0.39、0.56和0.79元/股,对应PE为24、17和12倍。17年给予35-38X。
盾安环境 :四季度迎来营收改善,积极布局产业转型升级
盾安环境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58.30亿元,同比增加-0.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1.31万元,同比增加1.07%,对应EPS为0.09元。
逐步脱离全球经济脆弱和家用空调渠道去库存的影响,公司营收第四季度实现反转。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58.30亿元,同比增加-0.49%,主要是受到全球经济脆弱和家用空调渠道去库存、节能业务原材料煤价上涨的影响。分季度来看,公司在Q1、Q2、Q3和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14.25亿元、12.88亿元和19.51亿元,同比增长-18.85%,-5.44%,-11.82%和34.18%;第四季度营收实现反转,公司进入营收平稳增长期。
减持
海螺型材 ,获取大额投资收益。公司累计减持海螺型材1,795.46万股股份,合计获投资收益约10,447.35万元。目前,公司还持有海螺型材无限售流通股1,599.99万股,占其总股本36,000万股的4.44%。
积极布局传感器等元器件产业,助推公司从制冷领域向工业、汽车等领域拓展。公司进入的MEMS压力传感器行业,是物联网的感知层。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传感器将更多地应用到汽车、工业等领域;进入传感器行业有助于公司的配件产业实现从制冷领域向工业、汽车等领域拓展,是公司元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此外,
新能源 汽车热管理核心部件也是公司战略发展产业,有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走上快车道。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紧紧围绕“高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部件等产业布局和产业化,加速自动化改造与精益化生产,未来收益可观。预计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11/0.13/0.19元。
汉钟精机 :需求回升叠加新产品,Q4业绩增速加快
汉钟精机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974百万元,同比增长9.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百万元,同比增长6.2%,EPS为0.31元。其中,2016年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8百万元,同比增长19.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百万元,同比增长26.0%。公司2016年的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
制冷产品:2016年,公司制冷产品的营业收入为579百万元,同比减少0.3%,这主要是中央空调类制冷压缩机的需求相对疲软所致,而冷链物流类的冷藏冷冻压缩机需求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随着
房地产 的旺盛销售向投资端的传导,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市场好转,以及基建、公共设施的投资回升,2017年中央空调类的制冷压缩机需求具有回升基础。
空气产品:公司的空气产品包括螺杆空压机体和空压机组,其需求与国内制造业投资形势具有较大关联,2016年呈现前低后高,增速加快的态势。2016年,公司空气产品的营业收入为238百万元,同比增长25.8%,其中,2016年下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42.7%。除了市场需求回暖以外,公司持续加大节能环保新产品的推广力度,例如AM永磁无刷系列产品。
整合加快:2016年,公司成立了再生能源事业部,第二厂区(兴塔厂)建设投入使用;公告拟以18.91亿元收购台湾新汉钟92.71%的股权;公告拟以不超过2,600万元人民币认购德耐尔(空压机整机企业)16.67%股份等。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3、1,335和1,523百万元,EPS分别为0.383、0.437和0.501元。公司核心技术突出、经营稳健,新产品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