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崔晓丽
青岛海尔(
600690 )29日发布了2016年报及2017年一季报。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1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17%,两项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同时,公司也保持了一贯的质量型增长路线,2016年,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17.9%;毛利率31.02%,同比提升3.09个百分点。
2017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7%、51%。
从单季度指标看,公司自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通道。2016第四季度收入增幅达到了84.6%,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幅近50%,显示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渠道零售转型见效和全球化深入效果明显。
公司方面表示,业绩的高增长首先得益于公司国内市场零售体系转型。自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更加关注客户、服务客户、传递产品价值、以及与用户深入交互,取得了良好效果。线下渠道专卖店、综合店竞争力得以提升,客户商业库存周转天数下降53%;电商渠道也实现快速发展,同比增长64%,顺逛微店平台依托OTO转型,交易额达到11.2亿元。
其次,海尔通过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差异化引领,并通过用户参与的交互式体验,优化盈利结构。2016年公司毛利率达到31.02%,领先于同行业。另外,公司高端成套厨电产品收入增长45%,自清洁空调收入增长283%。同时,在未来五年,公司将新增1500万智能空调产能,实现智能空调份额保持行业第一。
此外,2016年海外业务(含GEA)也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增速达154%;原有海外业务增速同比超10%。
2016年,海尔完成了对GEA的收购,这标志着海尔全球化战略迈入全新阶段,海尔形成海尔、美国GEA、新西兰FPA、日本AQUA、卡萨帝、统帅六大家电品牌的全球化布局。自海尔2016年6月6日完成了对GEA的交割之后,GEA运营良好,经营业绩好于预期。在采购、研发、供应链、渠道等方面,GEA与海尔产生B 巨大协同效应,仅在采购方面,2016年下半年,海尔在全球共计有142个协同项目,产生协同价值2200万美元,其中与GEA的协同即产生1400万美元。
在互联工厂建设方面,2016年10月,海尔第8家互联工厂——中央空调互联工厂投产运行,海尔智能化供应链体系得以升级。在汇聚用户个性化需求后,海尔互联工厂通过大数据实现大规模定制、个性化生产,也就是物联网,通过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2016年定制产品销量达109万台,增幅超过600%。
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沉淀互联工厂成功的经验、技术和模式,成功自主研发了智能制造云平台-COSMOPlat。该平台可提供知识智慧化、共享集约、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利于转型企业快速复制互联工厂成果、减少试错成本。
2016年,海尔围绕“物联网时代智慧家庭生态平台”的定位,持续推进U+智慧生活平台的探索与建设,并率先布局全场景生态。同时,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将
人工智能应用到智能家电与智慧家庭场景,提高U+平台能力体系与智能家电体验。公司通过建立网器场景社群与社群运营,激活价值用户,提升活跃度。截至2016年底,U+智慧生活平台用户规模达到4100万,接入设备数超过1500万,生态价值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