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
[淘股吧]好家伙,造假上市以及退市赔偿问题点赞度高达近30个……
审慎起见,面对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先问“是不是”,然后才是“为什么”,或者“对不对”。
这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基本。
1、
题主举例他因为生意关系,了解到一些科创板为了上市,实施种种“财务造假”以及大股东“掏空公司”现象,而且“太多了”……
先问“是不是”?
这么敏感的事情,不可能您说是就是,这一定需要切实的证据,而不是道听途说。
如果说,有投行在“合规”这个重要前提下,对拟上市企业做出一定程度的“美化”,可能性是有的,这无须讳言。
一箱有一些小烂点,但绝大多数地方依然新鲜的水果,直接兜售是卖不出好价格的。于是,商人把烂点削掉,做成漂亮的果盘,放在接受度更高的场景,价格或许可以上涨10倍。
这是对投行的一个形象比喻。
事实上,注册制对风险(烂点)的提示占据较多,而不是直接“削掉”。投行对优点进行总结提升。
监管层对真正的财务造假有认定标准,不排除市场会有极少数这样的现象,我希望一旦实锤,绝不姑息严惩到底,坚决从源头多方追责,兑现索赔。
2、退市的两家科创板,是“小散买单”。
先问“是不是”?
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均获得赔偿。
紫晶存储适格投资者获赔近11亿元。
我和大家一样,痛恨造假行为。
大家对此有诉求,很正常很合理。但前提是:“是不是普遍现象”?
尊重事实,不人云亦云,不信谣不传谣,建设好独立思考能力。
感谢题主的尖锐,我相信题主出发点是基于善意,以及在个体不信任前置下的迷茫和诉求。
但这种事情,在没有切实证据之前,越要慎言。因为情绪主导的人还是占据相对多数,他们可不会先问一句”是不是”,直接就上头了。
一些公司面值退市,多数而言是大股东自己的选择,投资者在股价2元以下时还参与,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本质都有赌博的意味了。
解决的方式是建立自己的止损原则,对大股东的可能选择要有合理预判,对风险要有清醒的认知。
请对市场的正本清源多一些信心,对市场的未来多一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