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央行“去杠杆、防风险”政策导向的信号意义更大于实际控制流动性的作用,一方面,MPA并没有那么严,从而形成了前期的市场预期差。另一方面,在目前央行紧平衡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一旦资金面过于偏紧,央行必然会出手缓解流动性,因此不可过于乐观和悲观。
资金面出现暂时性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加之近期山东邹平的信用风险事件频发,经济暂时也有“审美疲劳”之态,随着交易结构的不稳定,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资本市场做多热情。而市场都是舆论的先行指标,在MPA考核低于预期后,3月信贷存在着季末冲量的预期,致使舆论也开始担忧二季度的再融资风险。
不过,目前还是应该以“去杠杆”为主,如果资金面的过度紧张,可能也不利于执行。所以,从4月开始,经济复苏出现扰动的概率将逐渐上升,市场主要矛盾也将逐渐从经济复苏切换至流动性宽松。而从“央行”主管媒体的一篇《信贷资金该如何“输血”制造业》解读性文章中,进一步要求了金融机构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对于在去产能的“有扶有控”态度上,也是说稳妥有序的信贷退出。
由此可见,作为央行“去杠杆、防风险”政策导向的信号意义更大于实际控制流动性的作用,一方面,将表外理财纳入考核和MPA的趋严都已经有确定预期,而且,实际情况是并没有那么严,从而形成了前期的市场预期差。另一方面,在目前央行紧平衡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一旦资金面过于偏紧,央行必然会出手缓解流动性,因此同样不可对4月流动性过于乐观和悲观。
也许,是新的流动性管理让市场感觉不适应所致。而且,这里面有一种结构变化的特征,虽然央行已经连续五天没有作为,但是银行间利率影响不大,而交易所利率却较高。这也是此前流动性紧张的一种常态,大银行向非银供给资金的意愿明显下降,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紧缺,或者说其融出价格普遍高升。央行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停做,是考虑季节性财政政策投放带来资金释放而做出的配合性收紧,总体目的还是维持资金面的紧平衡,促进金融杠杆的不均衡。
所以,才会有近期信用风险方面的担忧,而且企业和政府在应对此类舆情事件上,还是处置较为拖沓,尤其是“外媒”的《焦点:互保链担忧施压山东邹平地区信用债 警惕火烧连营引发区域风险》的此类文章的带动下,引发市场对信用基本面的担忧。不过,目前政府已经出面加强担保和债务处置,至少舆论大可以放心。但还是需要警惕年报集中披露期民企、低评级企业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和交易所质押要求提高对信用债市场整体情绪的负面影响。
对于券商来说,当然在货币政策紧平衡下的“去杠杆”预期仍然不能放松,要不然舆论口诛笔伐肯定是会加大对券商的承担责任。但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面性,“去杠杆”的同时金融流动的破冰也能为行业带来不少项目的创新。比如,央行今天还出了一篇《货币政策、汇率和资本流动 ——从“等边三角形”到“不等边三角形”》研究货币政策的论文。
其中,明确提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是必要的,即使实现汇率清洁浮动以及货币政策完全的国际协调,也需要对资本流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这也说明了近期外管局为什么对资本项目回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了,这也是典型的“抓大放小”。而官媒下的《跨境资本流动新形势下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稳健前行》这篇文章或有向金融机构传递在资本项目中统一强化监管的目的。
这也是对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中提出的“债券通”,做了有效回应。确实,两会后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加快了政策落地的进度。另一方面,增加外界合作,不但人民币债券国际认可度显著增强,而且“引进来”渠道的完善也有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稳定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又可进一步的化解各种泡沫和风险。当然,基础设置建设的过程中,是利好券商机构的服务多元化的发展,重要的是,企业“走出去”也就顺理成章,这才是化解泡沫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此之外,自家后院的风控管理和项目尽职上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目前来看,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新三板,但按照新三板的政策,问题多了也影响券商自身的边际收益。比如,《又见8家券商挨罚 新三板挂牌增速继续放缓》一文来看,虽然被处罚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诸如信披时间的延迟等等,但今年股转系统监管标准抓得很严,形势很严峻,还需券商从挂牌企业的工作中做的越细越好。
对于信托来说,同样的逻辑,也算是对海外信托转型有了清晰的方向,当然前提只能是以信托和金融机构合规方式向外融资和投资。除此之外,最近又有银行完成了一期债转股,3月
中国人寿 有完成为了第一家非银机构的债转股,这对于行业的进度更是时不我待。
所以,《信托公司参与债转股的机会分析》此类分析报告的增多也说明这舆论预期正在变化,而不管是事务管理还是资金通道,甚至是目前所说的信托子公司有望迎来扶持政策,不一而足的指向,债转股有望成一个万亿市场空间的同业合作新热点。
领先的信托公司大可在资产运用型和管理服务型业务上以此为契机,提升主动管理资产的能力。而且,在《喜悦与隐忧 看信托业2017的超赶和洗牌》此文看来,行业转型时期,一些处于行业前列的信托公司不仅能够较好地应对和解决以往发展中的遗留问题,实现轻装上阵,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业务的尝试和探索中,打造新的核心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实现强者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