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蝴蝶到黑天鹅
辉山乳业 ,一个存在了60多年的老品牌,在3月24日当天的港交所,上演了股价断崖式下跌的惨剧,较前一日收盘价下跌85%,蒸发将近300亿港元的市值。并一举创造了港交所历史上最大的跌幅新纪录。
据资料显示:辉山乳业有70多家债权人,其中23家银行,十几家融资租赁公司,金融债权预计至少在120亿元-130亿元。3月20日,债权行突然接到辉山乳业通知,称因故无法还本付息,发酵几日后,终于引发资本市场股价的塌方。辉山乳业蹊跷暴跌,众说纷纭,真相还未可知,总之是企业运营资金周转出了问题所致。
同样在3月24日,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刺死辱母者,刷爆了
互联网 络,搅动着每一个读者的情绪。追根溯源,是经济不景气,一个合法经营的小制造企业,为了维系企业生存周转资金(包括企业200多员工的饭碗),万不得已向高利贷的黑产借钱所酿成。
令人唏嘘的是,钢铁行业,去年案发时间之后,就反弹了,企业经营正常后,债务的链条就可以解开了。
辉山乳业的老板杨凯以260亿排名胡润富豪榜第66位,却一天之内发生了股价断崖式下跌。不由得让我想起2015年5月,另一位富豪李河君控制的汉能集团,也发生了股价崩盘,半小时下跌千亿市值。
一个是经营几十年市值几百亿且产品可见的消费类大企业,另一个是典型低端制造业中的小型企业,均遭遇到资金链周转问题。虽不能推导出实业不济资金流向了虚处的结论,但由这一只黑蝴蝶一只黑天鹅,总能得到些启示吧。
人民日报:银行有钱却慎贷惜贷,企业缺钱但融不到资。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就容易助推资本脱实向虚,进而引发金融风险以及高利贷、非法集资等一系列问题。融资难的破解,必须与中央“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相结合。
蝴蝶扇动了翅膀,不知将把风暴引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