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以“量足价升”为主,虽然,回购利率中枢的趋势性抬升资金面或许会紧张,但是央行的对冲操作“流动性”可以维系,至少他就是想要机构“扛”到春暖花开,已达到“市场去杠杆”的目的。而且,随着接下来可转债冻结资金的解冻,在紧张的负面预期消化之后,流动性情况还将逐渐缓解。
“特朗普交易”出现逆转的风险还是来了,由于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经掉至其上任以来的最低点37%,所以,导致舆论对于起初抬高美国估值水平造成美股特朗普上任后大涨的税改和基建相关法案推进顺利程度的质疑,外围市场一片哀鸿遍野。资本市场是缺少耐心的,而这无疑会让我国跟涨过的风险资产也缺少信心和耐心,造成输入性风险。
而流动性方面,目前在“央行释放流动性约3000亿”的消息后,整体上都有好转的迹象。“稳杠杆”的政策基调,意味着央行会调整“市场去杠杆”的节奏,来对冲“监管去杠杆”的负面影响。而这次对冲操作保证了流动性不会“掉链子”,增加了机构扛过当前跨季资金紧张时期的概率,更大意义是说,则可以缓解市场对考核冲击的负面预期。
事实上,今天来看,不管是市场还是舆论也确实没有对流动性继续紧张的征兆。虽然《季末流动性再现趋紧 个别货基遭遇大额赎回》此篇文章有点恐吓意味,更爆出去年底的货基大额赎回的悲剧。不过由于报道的客观性存疑,也没有在舆论和市场上造成更大的影响,目前再看也有不少转载了的网站维稳之下做出了删除的动作。
目前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以“量足价升”为主,虽然,回购利率中枢的趋势性抬升资金面或许会紧张,但是央行的对冲操作“流动性”可以维系,至少他就是想要机构“扛”到春暖花开,已达到“市场去杠杆”的目的。而且,随着接下来可转债冻结资金的解冻,在紧张的负面预期消化之后,流动性情况还将逐渐缓解。
另一方面,随着“特朗普交易”的逆转,也减轻了来自汇率端的压力,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存在着时间差。反而,存在的输入性风险在波动之后还有利于我国的资产泡沫转移。而且,据彭博新闻报道,“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拟将可质押债券的评级提高至AAA级,AA+及以下评级的债券将无法入质押库。”
这也可以看出,最近监管层提前为应对风险做了不少工作,前天的“对外投资审核趋严”,而此次可能涉及到进一步“去杠杆”预期下的信用风险缓释。产能过剩行业虽然整体盈利显著回暖,但盈利好转到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仍需要很长的过程,在整体货币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可能反而会有所增大。而又随着刚兑的逐渐打破,信用违约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出于对信用风险的担忧也使得中证登进一步提高质押入库标准。
另外,也是对金融市场上,通过限制加杠杆的标的来限值未来加杠杆的空间。对于券商来说,季末的这场流动性压力,足以让非银机构自营及资管产品深刻的重温去年年末的那次“钱荒”。而现象都显示,非银机构的“去杠杆”是何等重要。
并且,从《非银机构"去杠杆"提速 多家券商上报风险管理方案》这篇文章来看,前天上交所质押式协议回购7日利率收于6.1%,创下了2016年底
国海证券 事件以来的新高,危机可谓一触即发。而且,目前非银机构仍有着相对较高的杠杆比例,又是流动性负反馈的导火索之一。
不过,欣慰的是,一些非银机构和资管产品为缓解资金状况,也在向外报价出售债券资产。并且,华龙、东海、中原等多家券商制定有关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的报告及方案,已向监管部门进行上报。这也可以看出,此轮资金紧张周期,也有望对非银机构的去杠杆形成促进作用。
从监管进度来说,这也是为后续资管新规和央行统一监管做的清理准备。《证券法下月提请审议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一文也说,下月的人大常委会议上就将对《证券法》修订。其中,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和混业经营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是重中之重,未来仍将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的打击处罚力度。
而近期我们也看到,因为九好集团的忽悠式重组而受到牵连的
西南证券 被暂停了投行业务,所以,一方面在监管风险预期兑现之后,压抑券商整体估值的风险偏好将得到缓释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内控和业务的差异性,券商自身又存在着分化的逻辑,所以,对于在项目能力上较弱的券商,也许也应该相应地提升内生增长的实力才是。
对此,《迎接IPO大年 券商投行战略大调整》一文也有介绍,由于IPO机遇市场已有一致预期,谁家不想分得一瓢羹,所以,把IPO作为投行业务主要抓手,投行内部进行转型已成为部分券商着重解决事项。又由于监管对券商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要求越加严厉,还必须相应地调整了公司的战略和资源投放。
对于信托来说,一份《2016年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的报告,揭示了行业已步入了20万亿的时代,作为资产规模第二大业态重要地位,行业更应该肩负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任,帮助企业实现产融结合的发展目标,支持实体经济,更好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对此,《携手机构资金 信托“掘金”PPP市场》一文就显示,在当前资管市场“资产荒”依旧的背景下,PPP资产又成了
一带一路 政策走出去的重要参与方式,自然参与度进一步的提升。而信托公司本就是盘活市场流动性,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入实体经济领域的重要主体,所以,信托公司不仅有资金整合能力,还参与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