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方面,营收增幅和净利润增幅大致同向变化,收入增速保持平稳,利润增速稳中有升,毛利率保持稳定,即使在经济下行期间,依然顶住了压力,保持住了增
长和毛利率的稳定,这是不容易的。而且毛利率非常高,看来确实是中高端的定位才有这样的毛利率。费用率比较平稳,但是如果和行业老大
正泰电器相比的话,费用率偏高了大概8个点,这是管理上的差距,也是行业小公司拓展市场的必然结果吧。公司在上下游结算方面,处理的不错,应收账款控制的比较细致,净运营资本大概2个亿,公司可以通过对上游的账款缓解资金压力。净资产收益率在2014年上市有所摊薄,近三年平稳略有上升,2016年上半年增发一次,又有所摊薄。净利润始终稳步提升,得益于毛利率的稳健提升,以及费用的平稳,未来如果费用率能够下降,将极大改善净利润率的情况,毕竟差距就在那里,比正泰电器高了8个点,而且这是随着规模扩张和加强管理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潜力。总周转率方面,由于总资产基数变大,数字变小了,但是营收的增长未显疲态,增发项目若能够转化为收入,空间还是蛮大的。财务杠杆始终很低,资产负债率上市前也只有30%多,公司还是比较稳健谨慎的,目前的资产负债率21%左右,有点低。经营性现金流情况良好。
总体上,公司处于一个成长阶段,只是行业空间不是很大,并且不是老大,属于跟随者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并且主要靠内生增长,也体现了一定的抗周期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有继续提升的潜力,无论是扩大营收还是降低费用,亦或是提高资产负债率,在一个净资产和ROE都能够上升的区间,公司还是有吸引力的。未来主要看能否继续稳健增长,费用能否管住,财务杠杆能否步子再大一些。外延部分公司很谨慎,有标的但是后来又否掉了,这部分不做更多想象。虽然公司做的东西老杨根本就不懂,但是也不至于从2014年上市之后,只在2016年3月有一篇
招商证券的研报,其他公司都没有一篇研报出来,是公司的外联做的不好还是券商都对这个行业不感兴趣呢?不得而知。就这样默默的存在着,让老杨更想看看了,也许老板不在乎名吧,这样蛮好的。
二、市场空间及潜力
中国的低压电器产业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是模仿苏联的产品,形成了第一代产品,但是极为低端。改革开放以后,直到1990年,第二代产品更新换代,引进了国外的技术,使技术指标明显提高。第三代产品大概经历了1990-2005年,国内企业相继自行开发试制,第三代产品相比第二代产品的突出特点是高性能、小型化和智能化。第四代自2005年开始已经由国外的厂商研发制造,国内尚处于跟随学阶段,网络化、可通信成为第四代产品的主要特征,同时还具有高性能、智能化、小型化、高可靠性等特征。
上面这一段是说这个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推断,中国基本上能做第三代产品的就是龙头了,第四代基本没戏。当然,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当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虽然那是2013年的事情了,老杨相信第四代产品中国人总有一天一样能做,虽然老杨并不想了解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