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收盘数据(大盘)。
周五市场一句话总结:弱势调整,调整空间有限。
从周五的数据上看,自然涨停急剧缩少,赚钱效应不佳。跌幅超过3%个股有302只。周五追涨的,受伤会较为严重。成交量有所放大,不过这个成交量主要还是集中在早盘买入,而非午后的卖出。这样意味着,资金对后市并没有太大的恐慌。
第二部分:消息面变化(大盘和行业)。
盘面回顾:强势题材开始补跌,整体氛围走差。不过注意,这里只是消化休整,暂非下跌周期开启。
简单看下今天的盘面,早盘对昨天的火热题材做一个加速的结束:要么点板就砸,要么封一会再砸。氛围至此,几乎已经不存在什么板块题材的联动。每一波行情的起步,都需要一个踊跃的题材率先站出来突围,而一般出来的这个题材都是近期有记忆的题材。记得关注那些近期不太起眼的助攻线。比如说,军工、国改、周期品种玻璃板块。市场只是一个短周期级别的休整,周五有减仓的,调下来可以重新考虑介入。没减仓的,也不要着急减了。
消息面上,周末证监会出台了比较重磅的消息。一个是通过IPO12家,消息显中性。一个是发布再融资政策,消息属于利好。
“再融资新规”对股市的影响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
新、旧规定的主要差异——新规主要针对再融资规模、再融资频率、资产状况、发行定价四方面做出新的规范。第一,限制了再融资规模——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第二,限制了再融资的频率——再融资发行的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不得少于18个月(除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第三,对资产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杜绝企业明明有闲置资金仍然要再融资的行为——非金融企业如果要再融资,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第四,优化了定价机制——取消了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
本次再融资新规相比过去,影响最大的是发行定价,14年以来的2167次定增案例中,有1983次是以董事会决议日为定价基准日,占比高达91.5%,仅有168次是以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占比为7.8%。影响第二大的是单次再融资规模,14年以来的2167次定增案例中,有751次的定增融资规模超过了总股本的20%,占比达到35%。影响第三大的是再融资频率,14年以来完成定增的1650家公司中又有438家再次发布了新的定增预案(占比27%),这438家新定增预案中又有298家是在前一次定增完成后18个月以内再次发布的(占比68%);此外,14年以来实现IPO的653家公司中也有100家此后实施了定增(占比16%),这100家定增公司中又有82家是在IPO后18个月之内再次发布了定增预案(占比82%)。
新规对再融资定价基准日的限制,可以明显降低大小非的解禁减持套利空间,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新规对再融资发行规模不超过20%总股本的限制以及对再融资发行时间跨度大于18个月的规定,可以有效控制过度融资,减少股市抽血担忧。新规对再融资企业不得持有大金额理财产品的要求,既能限制非必要性融资,又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对A股市场制度规范的信心.
综述:再融资新规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减少股市抽血担忧。短期有利于解除市场对于融资过度的担忧,属于利好。周五市场弱势,属于弱势震荡范畴,调整随时可能结束。周四周五减仓的资金,周一可逢低重新进场。当然,进场建议是出现明显企稳信号再进,可能会更合理点。中线反弹的趋势仍未见结束。
第三部分:市场观点总结。
周末市场观点总结:周五市场弱势调整,题材全面熄火,个股跌多涨少。成交量有所放大,不过主要集中在早盘买入,午后下跌。恐慌情绪并不大,短线调整空间有限。周末关于再融资新规出台,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减少股市抽血担忧,短期有利于解除市场对于融资过度的担忧,属于利好。短线操作,可逢调整精选个股低吸操作,切忌追高。中线反弹仍未结束,中线持股,继续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