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盘下跌,个人账户收益18%,达到年初自己制定的目标。账户盈利和亏损主要有下几点:
1、2022年年初购买的垃圾地产债(龙光、时代、融创)全部进行了小额对付,基本把成本收回来了,账面盈利28万。还有60万面值债券,明年开始,就是小部分付息。不抱太大希望,能收一点是一点吧,反正是零成本了。看看同时期地产股票价格,还是满足了。
2、北交所:去年就看好低迷的北交所,太低估了,今年收益算不错了,特别是
广咨国际。5月份脉冲行情赚了8万,11月北交行情启动赚了些,虽然只吃了鱼头,波动太大了,也算满足。11月12月看北交所启动,一直打新北交所,效果不错。虽然因此卖错了水电和煤炭,但也卖对了招行。
3、水电股:今年盈利些,这个是我的基本盘,虽然做的不太好,年末因为打新北交所,持有的数量进行了减持,也不多了。但23年的收益还算满意。
4、煤炭:这个板块盈利些,但做的同样不好,神华H,中煤H,伊泰B,陕煤等做的不好。
5、电讯运营商:移动和电信都卖的过早,现在就持有一点移动H了。
6、高速板块:粤高速B也是基本盘,今年减持了些,错误,还有4万股。
皖通高速也是卖的太早,收益不高。
7、银行。招行总体是亏的,年底又买回来了些,招行准备24年加大仓位,有待观察。
8、B股:除了粤高速B,伊泰B和套利的鲁泰B赚了点外,其他张裕B,
京东方B,
陆家嘴B,锦江B都亏了些。特别是陆家B,国外指数基金退出那天竟然大仓位套利,以失败告终,第二天割肉,损失几万。后面一点底仓,在后来的下跌中也退出了。好在这几个B股仓位都不太重,大部分美元资金退到银行吃高息了。
9、华泰的香港账户是投资的第一年,买入一些低估小票,直到年前最后两个交易日才由亏转盈利,盈利5%个点。三个比较大仓位的票
金融街物业,
利福中国,
中国动向都亏损。美国股票错过了
苹果等公司,买的美债3倍杠杠,最低腰斩,2元买的
亘喜生物没赚钱跑掉,最后10元被收购。这是第一年,勉强接受吧,今年有额度,继续加点仓位。
2024的计划:
我的基本盘23年都涨的不错,水电,煤炭,高速,电信,北交等,年底价格也没下来。24年要想获得超额收益,这些板块很难再持续大涨。所以24年年初,我的仓位也就25%左右,很轻,资金打新北交所。这部分是稳定收益。我的美元资产重点还是B股,但,B的不确定性让我还没最终打定主意。另一个板块就是可转债,2024年要花些精力在这方面。另外,新三板也要注意。今年准备准备上仓位的品种依次是:打新北交,转债里面的
红相转债,新三板的
亚锦科技,
招商银行,
中国平安,
长江电力,
茅台,地产物业股,B股还在摇摆中。总的还是以防守为主,争取年收益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