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进入尾声,前阶段各大券商的年终策略会开得火热,去年我还听过一两场,今年一概没参加,大抵都是些涨时看涨跌时看跌的姿态。果真,券商们对于明年的行情普遍乐观,很多看到3800、4000一线,甚至有看高5000点的,保守点的也起码看到3500上方。这使我莫名生出些警惕,本来之前我对于17年偏乐观的预期也有了相当程度的调整。
本贴就将对于17年宏观层面一些主要的方面以及明年的大盘走势提出些概要性的、结论性的观点,后续视时间和精力情况再在跟帖里作适当讨论。但毕竟对于很多话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寻求过全面的数据支持,颇有一些仍停留在感觉的层面,希望20年的投资生涯能为这份感觉增加一层保险。
一,关于
大宗商品 的走势。
个人不认同目前颇占舆论主导氛围的大宗商品已进入长周期上涨阶段的观点,大宗商品这一轮的上涨目前判断更多仍只是强反弹性质。而此种上涨,既有经济周期本身规律性作用使然,也是供给侧去产能、需求侧补库存的结果。而此种助推价格上行的力量已有接近尾声的迹象,比如补库存周期,而宏观经济也仍然没有正式进入强有力复苏的上行阶段。
明年一季度后大宗商品的上行周期之说就很有可能被证伪。当然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可能多少会对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形成某种支撑,但也只是迟滞了反弹周期见顶的时间而已。
二,关于人民币汇率。17年贬值趋势依然维持,但大概率贬值空间会有限,贬值速率会放缓。破7基本不可阻挡,但7.3至7.5一线基本能撑住,除非出现宏观政策层面的重大调整和其他极端情况。从而资本外流的压力依然很大。
三,关于货币政策及资金面。货币政策定调已基本明晰了,实际操作中应能执行中性略偏紧的格局,指望资金面再恢复以往那种相当宽松的局面在17年已无可能,否则汇率的压力、资产价格的泡沫等等都将卷土重来,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相背离。
四,关于财政政策等其他宏观政策的基调。由于境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防风险的重要性将在17年更加凸显,相应的,稳增长的重要性将可能显得不再那么突出,比如目前已有迹象可能要弃守所谓6.5%的增长底线。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是否实质性弱化需要观察。而在防风险特别是防金融风险的背景下,监管趋严、去杠杆力度加大将是必然之举。比如对于保险、对于资管产品、对于私募、对于违法违规的市场交易行为等等的监管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甚至有所升级。
而在防风险、强监管的背景下,指望股市走出牛市行情或者很大级别的上升行情是不现实的。此外,17年推进改革的力度有可能较16年为大,比如国企改革 等,但总体上来说,依我的一贯观点,对于他们的改革不必抱太大的希望,力度有限。所以也会阶段性的为17年市场的炒作带来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五,关于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的危机是否完全过去还很不好说,
最起码债券市场的去杠杆将成17年的铁定事实。债券市场的此种态势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如果债券市场的危机后续继续发酵甚至更趋恶化,将对于金融股构成很大的打击,从而拖累大盘。但另一方面,也会驱使一部分投资债券的资金转移到股票市场,从而带来新增资金。所以债券市场的危机如果再次发生,一旦态势重新稳定,股市反而是阶段性的入场机会。
六,关于国际形势。最主要是特朗普的上台和欧洲几个大国的大选问题,都会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目前看美元的加息次数比原先市场预期的要更多,美元的强势有可能比原先预想的维系更久,特别还有欧元走弱因素的影响,欧洲经济本身的疲弱、欧洲的穆斯林化和部分国家的脱欧倾向强化等都是较长阶段存在的问题。而特朗普的强势和保守主义姿态(欧洲的保守主义倾向同样一直在强化)将会对于我们的国际贸易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七,关于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分析。除非市场走势极为恶化,否则新股发行速度很难降下来,这是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加的解禁股(其中就包括大量定增的解禁股)的抛售压力同样不容忽视。而在缺乏特别明显的赚钱效应的情况下,增量资金就会大多倾向于保持观望态势,中短期内增量资金进场有限。而市场的去杠杆和对于保险资金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及国家队逢高减持的交易行为等都客观上对于市场的资金面形成了负面影响。
所以整体的股票筹码供应和资金面的供求关系也很难支持17年走出特别大的行情。 八,再集中谈几点利多因素。上文提及的改革力度可能加大比如国企改革以及债券市场的走坏等都可能对股市构成某种积极的影响。但从以上罗列的事项看来,多数仍属不利的方面,而事实上,
对于股市后期走势最大的利多因素在于: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而言,股市的配置优势相对其他资产则是最明显的。而这一条利多因素的威力在长周期上将打破以上所有利空因素的干扰,所以我个人对于股市的长周期走势是相对乐观的,但需要大盘有个充分的下跌,特别是高估值品种的整体估值水平能回落到相对合理的位置,以形成对于场外资金的估值吸引力。此外,
从短周期看,微观上,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在明年上半年将会有个确定性的改善,这也会支持大盘的一个上行动作,但这个业绩改善的动能在明年下半年可能会逐步弱化。最后,养老金入市以及国家队的存在等等都将决定大盘特别是沪市大盘的下跌空间是有限的。 综合以上论点,个人对于明年大盘的走势再作个简单的展望。
总体而言,17年大盘仍是个过渡期,是为大牛市的到来而蓄势的一年,宽幅震荡为基本特征。初步判断明年上半年大盘会有个上行动作,但上涨的空间可能有限,如果能上到3500上方,可能就需要开始谨慎了。而下半年的风险会更大一些,会以回落为主,调整幅度上应不会太大。但中小创整体上估值重心都会继续下移,大盘的机会依然是结构性的。个股选择上,从我以上分析也不难得出结论,一是明年上半年业绩确定性改善的品种,股价及估值都在相对低位为佳,这需要一定的基本面分析功力,特别需要关注一些主导产品涨价的题材;相关改革主题,比如国企改革主题等;其他如次新股和重组类股票等等的机会也应该会不时涌现,但恐怕已经不是一般股民的菜了。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明年19大的因素,政策层面会以稳为主,重点防控风险;另一方面,确实需要密切关注某些风险点会否急剧恶化的问题,比如债券市场、人民币贬值问题、资本外流甚至是某些不可测的国内外的政治因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