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7月25日 盘前汇:凋零的短线

16-07-23 17:48 859次浏览
十三笑笑雨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周市场赚钱不易,“吃饭”行情简直就是泥潭战,头天的热点,第二天就变成大杀器,指数上移,咋这么容易赔钱呢?面对囚徒困境的市场,也许应该更努力一些才行,开帖记录一下自己每天的想法和汇总消息及研究。

本轮行情的基础。一是股灾之后卖力竭尽,二是有护盘资金严防金融风险底线。被主力大资金利用,沿着护盘资金的思路出手打绩优股,利用事件推动题材。但是题材行情往往是一波死,想等第二波,没了,换题材了。延伸到近期的结局就是,头一天的热点,第二天领跌,最终短线资金暂时离场观望,成交量凋零。另一方面,次新和锂电们的高位破杀,也绞杀了市场的有生力量,存量博弈或等待半场买单,谨慎前行。

仓位:2%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十三笑笑雨

16-07-25 09:32

0
转自某球,秋路子。

波动与定投

经过几轮股灾的洗礼,只要是没有阵亡的,我相信风险意识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很多人在强调控制回撤的重要性,比如大家常念叨的:下跌50% 需要上涨100%才能回本,下跌30%,也要再涨43%才能回本,等等。
老佐@佐罗_厚恩投资  一直在念经“控制回撤,才能绘出美妙性感的净值曲线blabla”,因此我也一直在思考回撤的问题。最近受@非完全进化体  的两篇文章启发。我思考了一下这个上涨下跌的非对称性,才意识到是可以简单地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一下的:

1. 波动的破坏性

假设 a 是波动幅度的绝对值,从起点向上波动一次,因子为 1+a,向下波动一次,因子为 1-a。
那么波动一个来回,两个因子相乘,因子变成了 (1+a)(1-a) = 1 - a^2, 这就是波动的破坏性,波动越大,损耗与波动的平方成正比!结果中的这个负号表明,一次对称的波动,会造成 a^2 的本金损失,波动越大,损失越多。例如,设上证指数起点3000点,上涨50% 再下跌50%,那么最终的点位会变为3000(1-0.5x0.5) = 2250。
当然,用概率论推导或者更严格的模型进行模拟展示应该会更清楚。
注:尽管这个非线性的假设在有的时候不太严谨,但在实用中,人并不是理性的机器,由于锚定心理、期望理论、处置效应在起作用,我相信普通人对盈亏比例 a 还是非常重视的,所以这个假设在说明问题时应该足够了。(举个例子,4000点时群众纷纷入市,由于处置效应的作用,可能不到6000点就卖掉了盈利筹码,50%是吃不到的,但更有可能的是,如果从6000点跌50%到3000点,大部分人是不会割肉的。这些实际情况,比波幅 a 的非对称性更复杂得多得多得多,因此这里只是对一个极其理想的情况的数学描述)

2. 利用波动

损失 a^2 这个东西看起来有点可怕,似乎对投资者不利,那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利用这个特征呢?传说中的傻瓜投资法“定投”能不能客服这个波动的破坏性?
下面同样做一个简单的推导。
在定投的起点,设初始点位为1,每次花1的本金来定投,在起点处买入得到的份额为1,这部分我们忽略不计算,只计算在上下波动过程中的买入,能得到多少额外份额:
假设波动上下幅度百分比相同,为 a,
则从起点向上波动一次,点位变为 1+a,买入得到的份额为1/(1+a),
而从起点向下波动一次,点位变为 1-a,买入得到的份额为1/(1-a),
那么上下波动同样幅度一个来回,两次的总份额就是1/(1+a) + 1/(1-a) = 2/(1-a^2)
这时候,波动的 1-a^2 成为了分母,可见 a 越大(波动越大),那么定投得到的份额越多。
就上面这个推导本身,写一个简单的很不严谨的模拟小程序,直观一点。
在程序中生成一堆随机数(100个),范围在-a 和 a 之间,a 分别取10%,20%,30%,40%,看这个波动最终能带来多少额外的份额(见下图)。
例如,如果随机波动在 +-30%以内(红色数据点),我们每次都买入,平均能得到大约3%的额外筹码。
其实这是与A 股牛短熊长的实际情况差很多的,A 股的长熊,能为定投提供很多便宜筹码,实际是很利于定投的。
所以这个图只是对上述推导的一个简单展示,只说明我们可以如何利用波动性。

3. $蛋卷安睡二八平衡(CSI003)$  的简单剖析
趁热打铁,简单计算一下蛋卷安睡的再平衡触发条件。
蛋卷的说明是“本指数持有20%沪深300指数和80%企债指数,于每月第一个交易日检查持仓沪深300指数市值是否大于25%的整体市值或小于15%的整体市值,若满足条件,则进行再平衡,重新恢复到20%股和80%债的比例。”
我想算一下在股票市场涨跌达到多少的时候,会触发再平衡条件。因为主要的波动性是由股票市值贡献的,假设企债指数不变(实际的年化收益约5.2%),同时先不考虑每月平衡一次这个条件。
上涨时,0.2 (1+a) / 0.8 = 25/75
下跌时,0.2 (1-b) / 0.8 = 15/85
很简单,
a = 1/3 ~ 33%
b =5/17 ~ 29%
所以大概的结果是,在沪深300指数上涨 33% 时,或者下跌29% 时,会触发再平衡,那么对总份额(总市值)的影响是:
上涨时:0.2 (1+1/3) + 0.8 = 1.067
下跌时:0.2 (1-5/17) + 0.8 = 0.94
也就是说,大盘涨33%,安睡大概能涨 6.7%,大盘跌29%,安睡大概亏6%

举个极端的例子,在2008年,沪深300指数跌幅最大为-65.9%,我猜差不多能触发3次的再平衡,安睡的股票部分导致整体亏损大概1-0.94*0.94*0.94 = 17%, 但它当年还有企债的收益17%,同时还能利用企债来补仓股票。根据记录当年安睡的回撤为 4.8%,这个具体就凑数字计算了,只是说明在极端情况下,蛋卷安睡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经过以上非常简单的计算,我对安睡的潜在收益、波动、回撤等算是心理有数了。可以说,再出现08年那种相当于数次跌去 29%的情况,在15-16的数次股灾都没有出现,安睡的2:8配比也保证了极小的回撤。如果你的收益期望为年化10-15%,回撤<5-10%,那这真是一个很合适的准保本基金。

好了,花了2天时间,在给我家建设银行换尿布的间隙零碎地写完了,再写老婆要有意见啦。

总结:
1. 波动性造成的回撤与波动幅度的平方成正比,1-a^2 !
2. 定投可以反过来利用波动性,波动越大,定投能得到越多的额外份额。
3. 安睡的2:8配比保证了这几乎是一个保本基金,即使出现08年的暴跌,也能控制回撤在10%以内。
4. 以上只是个人思考、充满了不严谨的假设和推导。十分欢迎大家指正。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