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牛市的本质是流动性泛滥

16-07-10 21:44 922次浏览
七窍玲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牛市的庞氏骗局属性说起(一)

——牛市的本质是流动性泛滥
这是我写在QQ空间的文章,今天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07年和15年,中国A股经历了两场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严格来说2001年若不是朱总理刻意打压应该也会有一波。在牛市里,题材股,即便是垃圾公司,股价也都翻了个四五倍,超级大盘股也会有2~3倍的涨幅。巨大的财富效应让场外的小白们欢呼沸腾,争先恐后地开户入市,孰不知,进场的人接到的却是最后一棒,一轮暴跌,损失惨重。

本质上,牛市就是一场庞氏骗局。15年的这场,,郭树清等表态力撑蓝筹低估,李大霄等专家鼓吹国家牛市、改革牛市,甚至人民日报也鼓吹《4000只是牛市的起点》,各种股神传说满天飞,巨大的财富效应,让全民疯狂。各路资金跑步进场,大小散户、大小机构扛着杠杆,全民炒股,一时间场外配资、外围信贷1:5、1:8、1:10的杠杆不绝于耳。媒体疯了、全民疯了,4000点的时候还指望直捣6124,年内破万点。只可惜,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股价是流动性堆出来的,就像把金字塔的自上而下构造,要支撑起越来越大的金字塔,其基底的支撑必须以几何倍数累乘才行。对于牛市而言,百尺竿头难进半步,一旦新进资金无法支撑股价的继续上涨,泡沫便会破裂,崩盘无可避免。

这场庞氏骗局没有具体的设计者,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设计者,并且都受骗于自己的贪嗔痴慢。

许多散户套牢在股市的头部位置,目前财富已经缩水了一大半。就目前的趋势而言,继续下跌探底的可能性还很大,07年从最高点6124直跌到1664才止跌反转,足足跌了一年!!!

这还是建立在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强刺激的政策背景下实现的。而当下的经济形势,经不起像4万亿这样的鸡血的强刺激,即使能够经得起,恐怕相比7年前的体量,4万亿远远不够!更何况没有谁敢打包票——这重剂下去,不把经济医死。

当然,这篇文章旨在探讨牛市存在的条件,聊聊价值投资,需要涉及一些中国的经济状况。由于房地产 行业的一家独大,大部分中产阶段的资产都变现成房贷债务,这严重打击了他们通过消费支持其他行业发展的能力,也让房地产之外的行业发展空间受到压抑。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房地产在上行之时,吸金效应特别明显,除了本身房地产资金以外,其他行业资金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限制,转行炒地皮的有之,炒楼的亦有之,甚至不务正业拿地建房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在房地产上行的时候,大家不会明显感觉到流动性泛滥,因为市场的追涨,资金无暇他顾,不断地在房地产里打转。而一旦房地产出现低迷,资金便会另寻他处,其他实业的回报率受到市场消费的压抑,难以有发展,因此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股市和信贷这种投机便会成为投资的首选,于是有了15年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任何牛市的本质都是资产配置荒,流动性泛滥,而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经济的拐点前。15年是房地产上行承压所致的资产配置荒大背景下产生的大牛市,07年则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以及房地产保持估值承受所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大牛市。在此之后经济便步入萧条,而后的股市走熊则是因为套现的人太多,套牢盘层层高压,因为经济的正式下行,资金对资产(股票)配置持保守的态度,持续抽血外逃所致。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牛市正好出现在实业经济不振的时期,而实业向好时股市反而是向其正常估值回归。在经济由热转冷的拐点前会产生牛市,而在拐点后则产生熊市,而没有明显的经济拐点则表现为平衡市。

牛市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全球股市协同共振,并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协同共振并非说每天的齐涨共跌,而是指牛市的出现时间周期相似,时间节点相近。目前世界经济的通缩周期不太好把握,但牛市的周期却比较好分辨,打开世界各国的股市,基本上可以确定6-8年会有一波牛市。而牛市出现的时长和 时间点也相关不远。

因此,如果从投资的角度看,如果对国家经济宏观层面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的话,要想把握住牛市的节奏是不难的。简单地说,在整体经济准备走下坡路的时候,你提前半年入场买超级小盘股,你可以在一年内的时间里让你手上的资产一下子翻个四五倍甚至更高——因为你的入场点,正是流动性泛滥的起点——也是庞氏骗局的开端,你是庞氏骗局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真正去思考股市周期性的股民并不多,许多老股民提到07年的套牢,无不感慨一套七年,仅此感慨而已,再无深入思考。这大概也是因为人的贪嗔痴慢作祟吧。大部分散户入市的时间正好是牛市最高点,而在平常则完全不考虑在股市低迷期配置股票资产,只知道在全民炒股的时候进去亏一把,事后信誓旦旦地终身不炒股,却不知他实际上因为恐惧和无知错过了一样最值得参与的资本盛宴。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