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盯着前海人寿的目标股之一: 南宁百货

16-07-05 14:06 100319次浏览
mt19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016-03-31 十大流通股东情况 A股户数:45276 户均流通股:11876
累计持有:26743.39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例:49.73%,较上期变化:3384.62万股↑
股东名称 (单位:万股) 持股数 占流通股比(%) 股东性质 增减情况
─────────────────────────────────────
南宁沛宁资产经营有限责 9931.15 18.47 A股 公司 未变
任公司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 6094.58 11.33 A股 公司 ↑50.00
司-海利年年
洪琬玲 2725.00 5.07 A股 个人 新进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 1882.98 3.50 A股 公司 未变
司-自有资金
南宁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 1600.00 2.98 A股 公司 未变
公司
广州东百企业集团有限公 1105.23 2.06 A股 公司 未变

符如林 1023.34 1.90 A股 个人 新进
刘曼丽 926.79 1.72 A股 个人 新进
鹏华资产-浦发银行 -鹏 902.90 1.68 A股 基金专户 ↑245.00
华资产金润24号资产管理
计划
孙蕾 551.43 1.03 A股 个人 新进

大家都来聚会,加个筷子, 我也来吃点喝点。。。等等我
打开淘股吧APP
18
评论(48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t199

16-09-19 22:25

0
从濒临退市到获取公司实际控制人中石油集团旗下的金融资产,*ST济柴(000617.SZ)已经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
中秋节前,*ST济柴发布公告称,公司积极组织相关各方及中介机构就深交所重组问询函所提问题进行了回复,并对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等重组相关文件进行了修改、补充。经申请,公司股票即日起复牌。二级市场上,公司股票9月14日一字板涨停开盘之后,便直至终盘,报收13.56元,全天仅成交79.68万元,筹码极度惜售。
 根据公司重组方案,中石油集团拟将旗下755亿元的金融资产注入*ST济柴,这一交易金额创下今年以来A股并购重组之最。重组完成后,连续两年亏损的*ST济柴将变身为中石油集团的金控平台,并有望成功保壳。此前,*ST 金瑞(600390.SH)已成为央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金控平台,拥有信托、证券、期货和租赁公司等金融全牌照。对此,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欣琦表示,在央企金控集团扩围背后,传统企业主业萎靡,央企腾笼换鸟促进“保旧壳强新体”。近年来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星火燎原,央企金控、地方金控、民营金控、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各类机构层出不穷。
 “联合舰队”捧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ST济柴华丽转身背后,由多家央企联手的“联合舰队”也纷纷捧场,参与了此次重组。根据公司重组方案,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换,并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石油集团持有的中油资本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拟置入资产交易价格为755.09亿元。
 具体而言,中石油集团将其持有的金融业务资产,包含中油财务28%股权、昆仑银行77.10%股份、中油资产100%股权、昆仑金融租赁60%股权、专属保险40%股份、昆仑保险经纪51%股份、中意财险51%股权、中意人寿50%股权、中银国际15.92%股权和中债信增16.50%股份等,无偿划转至其全资子公司中油资本。从公司披露的配套融资方案表明,包括中海集运(601866.SH)、航天信息(600271.SH)、中国航发等在内的多家央企均参与了此次配套融资。公司拟以10.81元/股的价格发行17.58亿股,向中建资本、航天信息、中国航发、北京燃气、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泰康资产、海峡能源、中海集运、中信证券和中车金证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额不超过190亿元。
 实际上这一名单中多家央企同样处于重组风口。
 譬如中国航发为最新组建, 8月29日,中航动力(600893.SH)、成发科技(600391.SH)、中航动控(000738.SZ)三家A股公司齐齐发布了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航发。中海集运9月6日曾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宣布拟以9.5亿元现金参与*ST济柴此次重组配套融资。对此,中海集运宣布,将借战略入股石油济柴的方式,一方面汲取中石油集团金融业务发展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也可寻求与中石油集团的合作机会,从而加速自身金融业务的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海集运目前正在进行资产整合,由集装箱班轮运营商转变为依托航运金融、综合发展非航融资租赁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商。
 同样,航天信息也拟出资19亿元参与认购。航天信息通过本次合作基础,认为能够对航天信息金融支付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有助于航天信息与中油资本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9月19日,航天信息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 
 
mt199

16-09-19 22:16

0
日前,停牌四个月的金石东方终于发布重组预案,预案显示,金石东方拟以约21.6亿元收购亚洲制药100%股权。分析指出,金石东方2015年登陆创业板,但该公司从2013年开始至今,业绩逐年下滑,曾被质疑“带病上市”。这就导致了金石东方欲转型医药“自救”。
 但有质疑指出,监管层对跨界并购、重组审核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可能会增加公司重组方案的审批难度。此外,有投资者表示成立十多年主业还没做到多好,上市一年余就急于跨界两大陌生领域,真的能做好吗?此外,数据显示,金石东方2015年实现营收1.17亿元,实现净利2338万元。而亚洲制药2015年实现营收6.29亿,实现净利9597.68万元。从交易方案来看,亚洲制药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净资产均超过金石东方相应指标的100%。金石东方对此表示本次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金石东方虽然否认了重组上市,但在深交所问询函中,针对标的公司部分股东放弃表决权的设置,交易所询问是否为了规避借壳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邮件采访金石东方董秘办,截至发稿暂无回复。
曾被质疑“带病上市”
实际上,由于上市前业绩就已经连续出现疲软迹象,因而金石东方曾被质疑是“带病上市”。
金石东方在2015年4月24日正式登陆创业板。而财务数据显示,在2013年、2014年,金石东方就已经开始出现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迹象。
其中,2013年金石东方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约9.69%和14%。而在2014年,金石东方的营收和净利润又分别同比下滑约27.56%和34.34%。
由此可见,金石东方在上市前的业绩就已经出现连续承压的情况。令投资者失望的是,上市后金石东方仍未能扭转业绩颓势。
2015年,金石东方再度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局面,营业收入实现约1.17亿元,同比下滑32.24%;净利润约为2338万元,同比下滑约27.18%。
在今年上半年,金石东方的营业收入虽然出现同比10.6%的增长,但净利润却继续同比下滑20.55%,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格局。对于业绩不佳的原因,金石东方曾表示是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
21亿跨界收购蛇吞象
据北京商报报道,4月15日,金石东方停牌筹划收购海南亚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权,9月2日,公司发布重组预案。
据公告显示,金石东方拟以约21.6亿元收购亚洲制药100%股权。同时,金石东方拟通过锁价的方式向杨晓东、王玉连、谢世煌和天堂硅谷定增计划4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8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涉及的税费及中介费用。这意味着,在交易完成后,金石东方将进军医药健康领域。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金石东方试图跨界医药行业谋求自救的愿望要真正实现并不容易。北京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即使重组获批,金石东方新增加的医药业务能否与此前的传统主营实现优势互补而扭转公司业绩,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与医药行业跨度很大,对于没有医药企业运行管理经验的上市公司而言,完成业务整合也是一项重大挑战。一位医药行业人士则认为,亚洲制药过分依赖快克等单一产品,一旦市场出现新的可替代产品,则可能对公司业绩形成较大的冲击。此外,据证券时报网报道,亚洲制药2014年、2015年以及今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6.29亿元和1.44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1亿元、9597.68万元和929.89万元。相关交易方承诺,亚洲制药2016 年度-2018 年度各年度年末的累计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为1.27亿元、2.8亿元、4.44亿元。从交易方案来看,亚洲制药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净资产均超过金石东方相应指标的100%。金石东方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发生变更,因而本次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规避借壳? 自曝存控制权旁落风险
据时代周报报道,根据此次重组预案,金石东方及其全资子公司成都金石拟向亚洲制药的全体49名股东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亚洲制药100%股权。金石东方实际控制人蒯一希将其妻子杨晓东拉进来,构成一致行动人,参加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拟通过锁价的方式向杨晓东、王玉连、谢世煌和天堂硅谷4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8亿元,其中向杨晓东募集2.4亿元。一旦交易完成,亚洲制药的49名股东将身家暴涨,而这其中有41 名股东(亚洲制药另有8名股东选择全部现金对价)将获得金石东方的股权。此次金石东方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很巧妙地规避了亚洲制药的“借壳”重组上市。按照募集配套资金8亿元计算,本次重组完成后,金石东方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其中蒯一希持股16.64%,杨晓东持股4.54%,两人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合计持股21.18%。而交易完成后,楼金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1.43%的股权。“蒯家”和“楼家”的股权比例相差高达9.75%。金石东方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不发生变更。根据《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本次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国内一名擅长投资并购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交易各方如此“精心设计”,就是为了该并购能够获得证监会审批通过,“如果证监会认为存在实际控制人变更的话,那就变成借壳了,批准就会比较困难”。除此之外,交易各方还对控制权作出承诺:蒯一希、杨晓东承诺维持对金石东方的实际控制地位等;楼金及其近亲属等则承诺,不通过任何方式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谋求金石东方实际控制权等。虽然就未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问题,有了股权上的设计,以及上述各方的表态,但金石东方仍披露了实际控制人失去控制权的风险,“本次交易前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有所降低。尽管本次交易并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但交易后,上市公司股权较为分散,存在实际控制人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引深交所问询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深交所11日披露对金石东方收购“快克”的重组问询函,针对标的公司部分股东放弃表决权的设置,交易所询问是否为了规避借壳。根据重组方案,金石东方拟以“定增+现金”的方式,作价21亿元收购“快克”品牌感冒药制造商亚洲制药100%股权。同时,公司拟向杨晓东、王玉连、谢世煌和天堂硅谷定增计划4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8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涉及的税费及中介费用。重组草案显示,亚洲制药2014年、2015年以及今年1-3月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1亿元、6.29亿元和1.44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11亿元、9597.68万元和929.89万元。以此看来,亚洲制药近几年来的盈利能力似乎有下滑的迹象。不过,交易对方做出的业绩承诺却十分亮眼。根据《盈利补偿协议》,亚洲制药在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末的累计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为1.27亿元、2.8亿元、4.44亿元。交易完成后,金石东方实控人蒯一希将持有上市公司16.64%股权,亚洲制药实控人楼金、楼金控制企业及其近亲属合计持有上市公司9.51%股权,其他亚洲制药股东合计持有14.35%股份。由于标的公司股东较多,本方案在认定重组前后实控人保持不变一项着墨颇多。值得注意的是,在亚洲制药将近50名股东中,袁旭东、金华合成、楼晓峰、陶致德、王善庆、何天立、李婧和柴国林等8位股东自愿承诺自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之日起36个月内,无条件不可撤销地自愿放弃所持金石东方股份的表决权、提案权及提名权。方案显示,本次交易前,上述8位股东合计持有标的公司8.76%股权,交易完成后,其将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47%股权。
对此,交易所《问询函》指出,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其他亚洲制药自然人股东、机构股东及其实控人、本次交易除杨晓东(蒯一希配偶)之外的配套募资认购方与楼金、楼金控制企业及楼金近亲属是否构成一致行动关系;本次交易其他亚洲制药股东中有放弃表决权情形,请说明放弃原因;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变相借壳、绕道借壳的情形。
 同时,《问询函》还要求公司根据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中关于上市公司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拟认购配套募资股份在认定控制权是否变更时应剔除计算的规定,说明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是否发生变更,是否违反《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
mt199

16-09-19 21:52

0
因公司正在筹划涉及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经公司申请,本公司股票已于2016年7月19日起停牌。经与有关各方论证和协商,本次筹划的重大事项对公司构成了重大资产重组。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于2016年7月30日发布了《天津劝业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公告编号2016-018号),公司股票自2016年7月19日起预计停牌不超过一个月。公司于2016年8月18日发布了《天津劝业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公告》(公告编号2016-022号),公司股票自2016年8月19日起继续停牌,停牌时间预计不超过一个月。停牌期间公司根据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一、重组框架介绍  (一)主要交易对方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拟购买资产的主要交易对方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制下的国有企业,但尚有不确定性。  (二)交易方式  本次交易可能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根据目前审计和评估的初步结果及交易双方谈判的结果初步判断,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构成借壳上市。  (三)标的资产情况  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拟购买资产为江苏钱桥金属制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天物现代物流江苏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别为贸易和物流。  标的资产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  天津劝业华联集团有限公司  其它  A股  55,869,856  13.42%  不变  --
2  李润祥  个人  A股  16,184,396  3.89%  新进  --
3  天津中商联控股有限公司  其它  A股  10,000,000  2.40%  -13,362,688  -57.20%
4  天津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其它  A股  6,920,000  1.66%  不变  --
5  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限公司  其它  A股  6,221,190  1.49%  11,000  0.18%
6  潘文波  个人  A股  5,789,433  1.39%  68,500  1.20%
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  A股  5,328,600  1.28%  新进  --
8  长安基金-工商银行-长安誉享8号分级资产管理计划  基金资产管理计划  A股  4,457,793  1.07%  新进  --
9  邓冬梅  个人  A股  3,034,100  0.73%  新进  --
10  黄元土  个人  A股  3,008,495  0.72%  -362,500  -10.75%

一、本次权益变动方式  信息披露人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津劝业无限售流通股份。 
 二、信息披露人持股情况  本次权益变动前,信息披露人不持有津劝业股票;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持有津劝业20,813,403股,占津劝业总股本的5%
mt199

16-09-19 21:27

0
9月19日午间,财新网引述伊利管理层消息称,伊利紧急停牌或希望寻求与阳光保险及其他股东的沟通时间,同时,伊利管理层也在寻找“金主”支持,以避免恶意收购的风险,但由于时间紧迫,“金主”尚未有明确指向。
A股市场的险资举牌浪潮仍在延续。伊利股份9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阳光产险9月14日增持公司股份566.79万股,占总股本的0.09%,增持均价为16.10元。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合计持有公司普通股股票3.0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因同受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制而构成一致行动人。公告称,阳光集团此次增持目的是出于对伊利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所进行的财务投资,其支持伊利股份现有股权结构,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在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
但外界仍猜测,阳光系举牌并不会如此简单,不排除继续增持,获取伊利控制权,达到其资本运作的更多目的。伊利股份对于这一切似乎也有所担忧。一个多月前的8月10日,伊利股份曾公告拟修改公司章程,在超过10处的修改中,从“股东持股达3%须通报”到对于“恶意收购”的定义,多数条款都试图提高收购门槛,反制野蛮人控制公司董事会。不过,由于拟修改的公司章程多处条款与法律法规存在出入,被交易所问询,伊利股份不得对重新对议案进行完善,至今尚未完成修改。阳光保险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次举牌是个很普通的情况,只是正常的5%触发举牌。阳光保险认为,其是业内首家在举牌后主动表态,不谋求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对于资本市场“门口的野蛮人”猜想,阳光保险表示:“我们就是觉得伊利未来行情挺好的,你看我们投的这些双汇、涪陵榨菜承德露露,除了吃的就是喝的。咸菜吃多了,喝口奶嘛。”
 显然,伊利并不认为阳光保险只是喝口奶那么简单,9月19日早间,伊利公告称,从即日起停牌。
mt199

16-09-19 14:53

0
股德道

16-09-18 23:14

0
hao
mt199

16-09-18 22:11

0
在航运业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一家又一家的航运企业面临亏损倒闭的考验,而中海海盛在2016年中报报亏7.15亿元的压力下,公司终于做出了改行的决定。近期,公司先后发布了《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与《关于转让中海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5%股权涉及资产评估备案结果的公告》等相关出售资产的公告。
公司称,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出售全部航运业务相关资产,从而集中资源和优势开展医疗健康服务产业。未来公司将进一步通过内部培育及外部并购医疗健康服务产业相关的优质资产,完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链布局。安信证券研究报告分析称:“公司本次出售船舶资产,转型加速变轨,未来将手握充沛现金、管理层经验、股东自贸区政策红利等,看好公司未来保险+医疗+养老的大健康产业链布局。”有市场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假设此次交易完成后,在公司原控股股东中国海运早已变更,航运资产也彻底置出的情况下,公司将实现控股股东变为览海系和资产变为医疗行业的另类“借壳”使命。
37.32亿元资产四折出售
公告显示,公司拟将海南海盛100%股权及上市公司子公司广州振华所持有的深圳三鼎43%股权转让给中远海运集团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散运,两项资产转让合计作价14.79亿元现金。安信证券研究报告分析,考虑公司计划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坚持的3456万股招商证券股份(按照9月5日收盘价折6.15亿元),公司未来将手握21亿左右现金。《证券日报》记者查阅“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公告发现,公司已聘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作为本次重大资产出售的审计机构。截至本回复出具日,天职国际会计师正在对标的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截至2016年7月31日,海南海盛资产合计(未经审计)37.32亿元。对于上述资产作价仅为14.79亿元的预估价格,有专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公司巨亏的关系。中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货运量586万吨,货运周转量90亿吨海里,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营业利润为-6.8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15亿元。《证券日报》记者发现,2016年上半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同期增长6.37亿元,增幅为187770.14%。公司称,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本期计提船舶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船舶资产减值准备直接导致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总成本直线增长至10亿元以上,而公司的营业利润也因此亏损了6.82亿元。公司称,由于与标的资产相关的审计及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具体财务和评估数据尚未确定,以下分析均以交易标的资产的预估值为基础。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航运业务及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受国内外干散货航运行业整体低迷影响,公司航运业务持续亏损。本次交易中,公司将出售全部航运业务相关资产。
公司称,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集中资源和优势开展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在已初步发展形成的高端康复医院、线上医院、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等业务板块以及正在筹备的高端医疗诊所和专科医院业务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内部培育与外部并购相结合方式完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链布局,增强上市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产业综合竞争力,有效整合上市公司业务资源,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在医疗诊断、全科诊所、疗养康复、医疗设备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的行业地位。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将有利于公司专注于医疗健康业务的发展,能够集中投入资金、人力和技术,用于拓宽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地位、增强行业内竞争能力,更快更好的实现公司业务转型,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览海系曲线借壳临近收官
中海海盛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中,上市公司向原控股股东关联方出售航运业务相关资产,不存在《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上市公司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的情形。因此本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上市。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中海海盛早在去年7月份就变更了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次交易完成的话,那么,昔日中国海运控股的中海海盛将会实现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资产的大变样。有市场人士猜测,这有可能是览海系在2015年控股中海海盛之前就策划的一场“曲线借壳”。从览海系一系列资本运作中可见其控股中海海盛也是耗费了一番精力的。2015年7月份,览海上寿协议受让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中国海运14.11%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016年3月份,上市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览海投资和览海上寿合计持有上市公司42.82%的股份,密春雷成为实际控制人。资料显示,览海上寿是一家2014年成立的公司,其控股股东览海集团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2.1亿元。览海集团主营业务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能源开发、医疗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其截至2014年末总资产为44.63亿元,净资产为14.91亿元。自2015年7月中海海盛第一大股东变更以来,览海上寿以“航运行业处于低潮,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乏力”为由,表示“未来览海上寿将协助中海海盛实施业务转型,向盈利能力较强的新兴行业发展,为上市公司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帮助上市公司实现战略转型”。
此后,览海集团协助上市公司先后投资设立了上海览海在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海盛上寿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上海览海康复医院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高端康复医院、线上医院、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等医疗业务板块,逐步向医疗健康服务产业转型发展。
从上述可见,览海系在成为中海海盛的大股东之后,就在为公司向医疗健康服务产业转型而铺路。而航运资产的置出则彻底标示着中国海运的退出和览海系的成功“上位”。
 对于此次交易,公司称,由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且本次交易的实施尚须满足多项前提条件,本次重组可能因为且不限于以下事项的发生而终止。例如:本次交易尚需完成审计、评估等相关工作;在本次交易审核过程中,交易各方可能需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不断完善交易方案;若本次交易存在因标的资产出现无法预见的风险、交易各方因其它重要原因无法达成一致等因素。
mt199

16-09-18 22:06

0
博云新材于今年6月20日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不过,时隔近3个月之后,博云新材还未向投资者交出公司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方案。近日,博云新材又公告称,公司股票拟申请继续停牌,继续停牌时间自 2016年9月20日起不超过3个月。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复牌事项的新规定是否会加速公司此次重大事项?对于此事,《证券日报》记者昨日多次致电博云新材董秘办,但电话均未接通。
方案披露延期
今年6月20日,博云新材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粉冶中心”)通知函,粉冶中心拟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预计使用发行股份或发行股份+现金的方式进行资产收购,拟收购的资产金额不超过9亿元人民币,标的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
7月2日,博云新材公告称,经公司确认,本次停牌购买资产事项构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公司承诺争取停牌时间不超过30个自然日,即最晚将于2016年7月20日前按照要求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信息。
7月19日,博云新材发布了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的公告。博云新材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与多方沟通尚未最终确定交易对方,但潜在交易对方之一与公司控股股东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因此,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可能构成关联交易。公司争取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1个月,即争取在2016年8月20日前披露符合要求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
8月18日,博云新材再次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的公告,这一次公司揭开了重组的标的资产,即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据了解,武汉元丰控股股东为上海海通创新锦程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海通创新锦程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海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博云新材表示,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此外,博云新材表示,公司承诺争取在2016年9月20日前披露符合要求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并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及时申请复牌。然而,博云新材9月2日再次公告称,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继续停牌相关事项,并提交将于2016年9月19日召开的公司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司拟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股票继续停牌不超过3个月的申请,申请停牌时间自停牌首日起累计不超过6个月。这意味着,博云新材披露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将有可能被延期至今年年底。长期停牌让投资者质疑公司的效率。
武汉元丰关联资金引关注
相比质疑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效率,投资者更担心此次重组能否顺利进行。据了解,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不是第一次与上市公司进行接洽。
浙江万安科技于2013年就与武汉元丰有了合作意向。浙江万安科技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于2013年12月14日与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就武汉元丰资产、股权转让事宜签订了《合作意向书》。2014年1月9日,万安科技公告称,自《合作意向书》签署后,公司与合作方一直就具体合作方式和合作内容进行多次深入的谈判,未能就合作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未签署正式合作协议,经审慎研究,公司与合作方决定终止本次《合作意向书》项下的合作事宜。然而,在2014年2月12日,万安科技又公告称,武汉元丰与公司就该项目合作事宜再次进行了沟通探讨,并口头洽谈商议,双方在目标公司的估值、价格及合作方式、内容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双方拟重新启动该项目的合作事宜。
不过,双方的合作最终还是告吹。2015年12月7日,万安科技公告称,《合作意向书》签订后,公司进入武汉元丰对其资产、财务、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尽职调查,双方就有关标的资产的估值、合作方式、关联资金等事项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鉴于武汉元丰关联资金事项对公司未来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双方重点对关联资金事项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最终未能就关联资金事项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公司经研究,并与武汉元丰协商,同意终止此次意向合作,2015年12月7日,公司与武汉元丰签署了《终止合作协议》。时隔9个月,万安科技所提及的武汉元丰关联资金事项是否会对博云新材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产生影响?《证券日报》记者昨日多次致电博云新材董秘办,但电话均未接通
mt199

16-09-18 22:02

0
 
  
  
 青松股份9月12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柯维龙、持股5%以上股东柯维新及其他股东陈尚和、傅耿声等共计9名公司股东于9月12日与山西广佳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广佳汇”)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向广佳汇转让上述股东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合计4962.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86%,转让价格为11.79元/股,转让价款总额为5.85亿元。公司股票将于9月13日复牌,停牌前股价为9.19元/股。
上述转让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柯维龙仍直接持有青松股份7146.44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8.52%,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柯维新仍直接持有青松股份2566.9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65%。由于柯维新为柯维龙胞弟,两者系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书显示,广佳汇成立于2015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杨一鸣。股权结构方面,杨建新持有广佳汇80%的股权,杨一鸣持有广佳汇20%的股权,杨建新与杨一鸣系父子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杨建新为另一家上市公司跨境通(股票代码: 002640 )实际控制人,并任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资料显示,其1969年出生,1998年创建山西百圆裤业有限公司,2003年创建跨境通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山西百缘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曾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青年创业奖等荣誉称号,现任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中青企协常务理事、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山西省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太原市人大代表等职务。
 对于此次股权受让,广佳汇表示,其通过此次权益变动进而实现对青松股份投资的目的,并且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增持或减持青松股份股份的可能。
mt199

16-09-18 21:52

0
特尔佳( 002213 )9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同日,公司收到股东深圳创通嘉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创通嘉里于9月6日至9月12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以2.78亿元增持公司股份1028万股,约占公司总股份的4.99%。本次权益变动后,创通嘉里的持股数为2528.04万股,持股比例为12.27%。
Wind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自然人凌兆蔚,持股数量为2575.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2.5%;深圳创通嘉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二股东。本次权益变动后,二股东与大股东持股比例仅差0.23%。
深圳创通嘉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表示,本次增持是基于对未来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信心,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进行的。
同时,公司表示于当日收到股东张慧民通知,张慧民于 9月 12 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555.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7%。本次减持后,张慧民持有公司股份 472.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29%。公司表示,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司第一大股东未发生变化。
 据了解,特尔佳是一家从事汽车电涡流缓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度专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缓速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涡流缓速器。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