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主流龙头 兄好,我也是06年底进入股市,这一路走来,只有我们这些亲身经历的才能明白其中的辛酸苦辣、绝望。 时至今日,不说自己做得多么成功,但应该也算小有成就。 14年前7个月,主打消息股,我盈利了200% 随之而来的大盘股行情,我完全失去了方向,消息股几乎失灵,随后在题材演变中结合打板策略逐步走入正轨。15年股灾中最大回撤5%,全年盈利了450%。不说多么成功,勉强能合格。
[淘股吧] 在此,我把我的经验和对市场的理解说下,如能能有点帮助,我将非常高兴。
第一:事件驱动,消息股。 分为两种,第一不切合近期热点的,这些消息主要靠经验积累,没啥好说的,可以开盘买,也有一部分要观察一下,追涨停。 其中有几点经常影响题材的成功率。 其中需要结合龙头股的股价、大盘的背景、大盘的预期。
切合近期热点题材的消息股,这种事最容易做的,我14年前7个月的的200%全是这种模型赚的,并且几乎都是开盘价进入。当时,金瑞科技受松下股价创40年新高消息影响,金瑞科技在短暂涨停后再次爆发,还有山水文化,受公告刺激,反复涨停。
第二:题材演变。 题材演变无非换龙头上攻、或者买入二线股,还有结合近期热点再次上涨。
换龙头有出现在主流热点板块连续涨停后,二线股再起成为一线龙头。15年的在线教育中的蓝盾股份就是后来居上。还有一种比较典型,近期热点再次崛起,二线股替代一线龙头。比如去年核电概念,太钢不锈替代了上海电气。当时人气品种是中国一重。
近期热点题材再起,更多的时候需要结合大盘调整之后再起。
以上只是思路。策略上,尽量不要追涨停板之后的股票,但又一部分却又是可以追的,其中区别在于:博弈中,由于T+1,第二天入场的都是些对题材崛起不敏感的人入场,加上一线资金第二天都是出货,所以第二天的卖盘压力很大,封板资金不坚决,容易受大盘的影响。 但也有部分不股票是可以的,牛市里面的主流互联网金融就非常明显。 也有一部分是大盘大涨当天,近期妖股,比如股灾之后的尤夫股份、深大通、七喜控股等等,这些股票由于当天大盘好,人气旺,自身在大盘走好后的第二天出现了加速涨停。
打板模式最重要的是要和主流一线资金同步,在第一个涨停入场,除去部分股票外。
在大盘的把握上,多体会近期市场的特点。 比如股灾来临时,创业板就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屡次暴跌,多次出现较长下影线,波段上攻不创新高,波段下跌反弹乏力。 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新的特点,还有要逐步学会根据市场阶段,判断大盘大涨第二天是否仍会大涨,或者小涨,最差的是大跌,这些细节性的因素都是当时市场强弱区别的重要因素。
可能调理不是很清晰,但这些是我9年来的最重要的心得,希望对兄能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