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新入场的菜鸟新手,所具备的优点就是激情、自信、无畏,激情来自于年轻的心,自信源于对自我智商的认可,许多炒股的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不乏经济金融专业的,无畏则来自于从小一路走来的赌性,麻将、扎金花、赌球甚至连总统竞选都下过注,可以说就差股票了,作为一个赌徒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对神经的刺激可能是让人痴迷的重要原因。想要玩不懂规则肯定不行,为此我开始了疯狂的恶补,和多数的新菜鸟差不多,去书店扫书,巴菲特、林奇、杨百万、唐能通,宁波高手系列等,当时书籍也不多,凡事差不多的都买了,还有就是《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是最令我痛心的一本书,就是没有在2007年的时候好好的看一遍,哪怕是一遍。现在回过头来看,其他的所有书都是垃圾,不但是垃圾,而且是误导人思路的桎梏。而唯一的好书却被我在粗略翻到一半后被束之高阁,可以理解,在当时牛市的氛围,感觉自己是正确的,对于一个外国人写的一百年前的书能指导中国一百年后的股市嗤之以鼻,人的自信往往让自身过滤掉正确的东西。后来我把买的股票书全撕掉扔了,只留下了作手,每年都有翻看两遍。还有当时就是听黑嘴股评,一群西装革履的砖家口吐白沫的在那喷粪,引诱欺骗小散,我现在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当时
中石油上市时黑嘴在吹票中石油合理价位在60左右,这货不知道害了多少小散。上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证券报、东财博客,这些可能是千千万万小散的经历,而我可能是比较专注的一个。
2007年1月4日,终于可以交易了,提款5万转入,心里小激动着,毕竟是第一次。菜鸟的逻辑很简单,买最便宜的,买底部的。当然一个股评就可能够影响交易。当时的最大热门是什么,
工商银行,那种高歌猛进的势头感觉都要把天捅破了。终于在1月4日见顶,而我也第一次试手就被套了,感谢工行,让我第一次交易就意识到风险,意识到大热必死的道理。还好第一次只买了10手试手,等了几天感觉越走越差就卖了。接下来是权证了,因为价格低,当天可以买卖,感觉灵活,就胡乱买卖了一段时间包钢、原水、国电、马钢、首创等都交易过,基本上都是小篆小亏的,因为我对权证的理解,认购的权证是有价值的,认沽的都是卫生纸。但是当时有一个深刻的问题我倒后来才理解了,就是疯狂的末日轮。为什么明明是连卫生纸都没价值的东西却被资金进行了疯狂的炒作,一天涨十几倍。记得当时还有一个人无聊在一分钱位置挂单了竟然瞬间成交了,当日狂赚。可见认沽权证当时瞬时波动之大惊心动魄。还有啥啥的什么都不懂的股民最后一天了还买认沽权证拿着当股票一样。后来我才明白了,其实权证交易才真正揭示了股票的真谛,只要有资金驱动、只要有赚钱效益,炒什么重要吗?有没有所谓的价值重要吗?一分钱都不值的权证都能炒上天,还有啥不能炒的,这只是赌博的工具而已,总有人要赚、总有人要接最后一棒,当然大多数都是傻钱接最后一棒,也许这不公平,可这就是游戏规则,来玩这个游戏就要承担损失的勇气。而自己07年固守的垃圾股不碰、st不碰等等貌似正确的理念是多么的愚不可及。现在看来,权证轮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是在炒权证中成长了一批柚子,在后来的市场中快速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