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日海通信,6亿并购地理信息系统公司。
股价基本在上市最低点,比最低点9.60元高30%。
今天4G板块,
高鸿股份涨停,
大唐电信异动,日海通信就是做4G设备的配线架,以及光纤连接器(可比
三环集团)。
跌停买入,基本上是抢钱。
有可能是第二个长高集团!
0
0
亚太股份,
超图软件,
天舟文化,
珠江钢琴,四者的共同点:
1、停牌增发或收购。
2、机构出深度研报,作者都有影响力。
3、1个跌停后,超图软件,天舟文化,珠江钢琴,都涨停。
0
无人车涉及多产业链,或倒逼政策放开,上市公司忙布局
发布者:朗月发布:2016.01.20 15:4119|0
据分级基金网消息:四维图新与东软集团宣布在无人驾驶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在市场上反响十分热烈,据了解,无人驾驶所带来的机遇已成为业内外共识,但无人驾驶涉及到多条产业链,无论是传统车厂还是互联网软件公司或者地图商,都很难凭借一己之力独吞无人驾驶这块‘大蛋糕,且目前无人车在安全性和法律监管上仍是空白,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现阶段汽车无人驾驶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上市公司也纷纷布局进军无人车产业,产业倒逼法规提前改革的趋势明显。
无人车涉及庞大产业链
据了解,尽管各方积极布局,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独吞无人驾驶这块“大蛋糕”。百度的李彦宏曾公开表示,百度会与第三方汽车厂商合作,百度方面并不负责硬件。事实上,整车厂商、汽车电子制造商、高精度地图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在无人驾驶领域均有机会,但需要合纵连横,才能成事。近期宝马 、奔驰和戴姆勒三大汽车厂商以25亿欧元收购HERE地图,高德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战略合作进军无人驾驶,以及谷歌与福特强强联合等事件,已经印证了这一趋势。
在无人驾驶产业链中,前端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环境之间实时联网,对车、人、物、路、环境等进行有效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的网络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安信证券梳理相关A股上市公司后介绍,华工科技布局汽车传感器,水晶光电生产行车记录仪,长信科技投资车载触屏、增资智能后视镜公司智行畅联并成立车联网子公司长信智控。而机器学、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则主要是新兴互联网和软件企业的用武之地。据了解,谷歌、苹果、百度等巨头目前均在机器学以及辅助造作系统上下工夫。
此外,产业链还催生出汽车金融、汽车后市场、停车市场等投资机会。银河证券分析师指出,在汽车修理和养护领域,线下的资源整合能力、线上的用户拓展能力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是关键,看好专注某一细分领域的O2O服务平台。目前,二手车交易平台正围绕“车况评估”痛点,进行以交易服务、信息服务、二手车估值服务或三者综合服务的二手车服务体系的构建。至于UBI车险,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主要是借助OBD来实现,如荣之联子公司车网互联正推广OBD盒子以开展UBI车险业务。
上市公司纷纷布局无人机产业
据了解,目前无论是传统整车厂商,还是及苹果、谷歌、特斯拉、百度、阿里、腾讯等新兴科技业巨头,或是地图上,都在纷纷加大布局无人车市场,争夺无人驾驶的头把交椅。在日前举行的全球消费电子展上,奥迪 、奔驰 、福特 、丰田 、起亚等国际汽车巨头均发布了自动驾驶新车型或关键技术,如奔驰带来自动驾驶汽车E200和E300并表示会在两年内推出,现代起亚表示到2018年计划投资20亿美元发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
互联网公司更是积极,谷歌和百度等巨头凭借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结合方面的优势,已经在无人驾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据披露,苹果Titan预计在2019-2020年实现量产,谷歌计划在2020年量产无人驾驶车,百度计划在2018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
扶持政策或加快推出
虽然现阶段汽车无人驾驶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但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距离实际应用依然遥远。安全性和监管难题是当前摆在无人驾驶实际应用前面的主要障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指出,在相关技术应用到汽车上之前,所有能想到的安全问题都必须解决。
无人驾驶在法律监管层面仍属空白。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完全可以实现无人驾驶的这个智能汽车目标,但什么时间能实现,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包括法律上的,比如一旦撞到人以后,是追究生产这台车企业的责任还是车主的责任,在法律上还要研究这个问题。
日前,美国运输部部长安东尼·福克斯代表美国政府宣布未来十年将在无人驾驶领域投资40亿美元进行扶持。同时,美国交通部辖下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布,在两年内豁免2500辆无人驾驶汽车遵循现行相关交通安全规定,也就是说,允许这部分车辆在没有配备司机的情况下上路测试。
此前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也提出,2025年,驾驶辅助级、部分或高度自动驾驶级、完全自主驾驶级智能汽车的装备率分别达到40%、50%、10%。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无人驾驶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化预期临近,我国政府很可能在该领域加快推出支持措施,以形成追赶态势。
0
联合国就自动驾驶制定国际安全法规 概念股持续受益
2016-01-19 09:24文 / 王复生|财联社已阅 33525
财联社19日讯:据新浪财经消息,日媒称,联合国开始就自动驾驶制定国际安全法规。预计日本和德国将提出方案,关于高速公路的行驶法规最早将在2017年3月获得通过。成员国将遵照国际法规完善国内法。日本厂商争取到举行东京奥运会的2020年实现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明确制定有关法规或将有利于推广自动驾驶。
近期,无人驾驶成汽车行业最大热点,据谷歌近日表示,希望与传统汽车厂商和元件供应商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加速推进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在今年1月初举行的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多家汽车厂商发布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的产品与技术。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但在汽车智能化、5G技术发展和百度、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下,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辅助驾驶、激光雷达等细分领域,有望率先受益。未来3至5 年内,在无人驾驶等产业的推动下,预计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
据介绍,无人驾驶技术从使用过程来看,包括环境探测、自动决策、控制响应,其产业化进程主要依赖于上述三方面技术的成熟。其中,智能感知技术是前提,智能决策和控制技术是核心,高精度地图及智能交通设施等是重要支撑。另外,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还涉及到交通法规等方面完善。
机构认为,汽车业依靠销量超预期驱动的扩张阶段已经过去,未来更多是往智能化方向发展。A股市场中,可关注涉足自动驾驶领域的上市公司亚太股份、万安科技等,汽车及配件领域的东风科技、京威股份、中原内配等,以及自动驾驶可能延伸的互联网地图领域四维图新、超图软件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