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传统行业汽车不是本帖重点,暂且不谈
2、并购的亿能电子 随着新能源 动力电池的放量,竞争加剧,电芯变成一种标准和模化产品,并无核心技术壁垒,而BMS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需要技术研发时间。因此,最终动力电池的核心竞争必然在BMS环节。
申万宏源 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从动力电池的成本角度来看,电芯约占70%,电池组装约占比20%,BMS系统约占10%。预计到2020年,车用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其中,乘用车 使用的BMS系统约占10%~16%,商用车的约占3%~5%,届时国内电动车 用BMS的市场规模将达170亿元。
曙光股份并购的亿能电子在动力锂动池BMS领域国内No.1,市场点有率20%以上,并且成功从BMS延伸切入PA CK领域,随着电动车 这块不断放量,其估值将提升。
3、重中之重 新能源汽车
先看下下面本人在11月24日发表的研究
现在看到公司公告后,其中的具体数字要确定一下了, 月产量上,2015年底之前交付600台,现在已经11月底了,每月300台以上已经是现实了
,可能还要高一点, 那么2016年每月按照2015年30%增长率 为平均每月390台,一年4680台。 单价上, 公告里很清楚了 和我预计的吻合
, 单台价值大约100万多一点 利润上, 这点明显超乎我当初的预期, 1-10月份 新能源客车 占整体毛利率26.77% 其中公司1-6月毛利
20788 那么按照每月平均下来 1-10月 为:20788/6X10=34646万元, 1-10月份新能源可出 整体毛利率为: 34646x26.77%=9274万元 销售额
4.63亿,由此 新能源客车 毛利率 为 0.9274/4.63=20% 由此可见 仅新能源客车 2016年毛利率 4680台X 103万元 X 20%= 9.6亿 要知道毛
利率中的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这些已经被曙光的非新能源客车均摊进去了,10月之前基本上新能源客车是没销量的, 所以大致可推
算 减去2016年的销售费用 财富费用 管理费用 有所增加的情况下 2016年非新能源客车业务 和2015年持平() 2016年公司的
利润额 可推算为 6个亿左右 ,每股收益大约1元。具体的还请精通财务和成本的专业人士指点, 因为 我的理解就是毛利率减去 销售费用 财
务费用 管理费用 就差不多为净利润了,其他的基本上可以忽略。 这3块 曙光非新能源客车业务已经包含了 2016年算上增加3.6亿。
好了 说了上面那么多 ,说结论 按照新能源客车业务比现在曙光的基础上 增加30% (这个数字增幅明显是偏低的,国家要求2020年500万辆,
今年到现在才25万辆左右) 因新能源客车业务增长 2016年公司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在2015年基础上增加 3.6亿的 情况下(大幅低
于这个数字非常可能,需要专业人士来指导具体的数字)
一个2016年每股收益 1元的 主营新能源电动车, 应该给多少PE的估值? 30倍 50倍 100倍? 30元 50元 100元?